[罗大佑]首页/面对大佑/罗大佑还是很罗大佑 |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
10月29日夜,「音乐工厂」在台北市一家pub开四周年生日party,台湾「音乐工厂」的员工忙里忙外地打理着,「厂长」罗大佑坐在靠墙的木椅上喝啤酒。我站着和「音乐工厂」台湾负责人王武雄聊天,看到艺人「娃娃」金智娟也和她聊,聊了会儿,「音乐工厂」的秘书兼打杂李烈说:「我们老板在那里,去和他坐一下吧!」这次我才比较认真地发觉罗大佑的另一种身分,叫老板。 一坐下来,罗大佑就盯着对面墙的电视大荧幕,一边对我说:「台湾的流行歌曲几乎都是港星和偶像明星的天下了!」口气颇有些感慨,却又气愤太多太多抄袭、唱老掉牙的作品在市面上泛滥成灾。我不能回答什么,但我知道罗大佑向来不是空口抱怨的人,他总是会去做一些他认为对的,潮流越庸俗、越没有生机,他就越有强大的创作力和企图心去「反击」。新专辑《恋曲二ΟΟΟ》就是这样的国语歌曲集,他说他想藉这张专辑「培养市场对『品格创作』与『创作品格』的重视」。 虽然有不少人说罗大佑变了,但我始终觉得他坚持的音乐理念丝毫也没有动摇过,忠于自己的思想、生活和创作,找不到一丁点妥协的痕迹,只不过不同于以前的罗大佑罢了!毕竟人的成长是多元的,音乐创作者也一样;罗大佑早期的作品锐气十足,小品清新婉约,近作气魄越来越大,音乐视野开阔,独树一格,而且挥洒自如,更深沉、内敛,须细品、常听才见到歌乐中散发的光采。这就是为什么罗大佑是音乐家,而不叫艺人,他从不用自己的音乐去讨好别人,更别说是市场口味了。 若要说他有变的话,我想是因为他身分多了,同时他摆脱了偶像明星的光环,像个平常人一样活在我们周遭。是个老板,他要懂得经营和管理,需要原则和沟通,这让他忙了好久,好在他总遇到不少人才帮他,经验一次又一次使罗大佑越来越有人味,而不只是一名沉溺在音乐的单面人。如果有机会和他谈天,你会发现,原来他那么亲切。 其实,作个单纯听歌的人是不必去管背后这个唱歌、写歌、弹奏乐器的人,现在变怎样了,应该把一首歌都当做是一种「真面目」,有最开放的心灵,有最纯真的眼神,最诚恳的笑,就对了,歌是唯一的表情。《恋曲二ΟΟΟ》中,他的情歌如诗,不风花雪月,而多的是智慧,像灵光的闪现,只渡「有缘人」。写实歌曲如〈五十块钱〉,他难免谈到中、港、台三地,难免讲到「主义」,我们不必再揣测他的意识形态,歌里没有怨气、怒气,而有问号和惊叹号,像面镜子,听了、想了,我们可以看清头上的天,或许也不,更乱,看你自己。 然而,还是可以觉得欣慰,罗大佑的音乐一直很罗大佑,环境越坏,他的音乐就越有「革命」的分量,是属于不断建设的革命行动,一张专辑是一次音乐的「希望工程」,这都是我们该珍惜而不放弃的,像他歌中的一句歌词:「就让血液如年轻时,一样是红。」 (选自《迷迷之音——蜕变中的台湾流行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