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首页/精彩乐评/论罗大佑开拓“半古典”音乐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m
a
c
h
i
e
a
l

 

记得在早两年的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文章,说的是一些艺术型的流行歌手正在掀起一种“返璞归真”的音乐潮流,在音乐中一概只用不插电的乐器,藉此追求一种完完全全的艺术美。作者称之为“半古典”音乐。说到现在象 bbs这样的场合,人们明显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态去理解和对待古典音乐的,这种心态就是:既想“古典”而又因为不了解古典因而不敢“古典”,或干脆,抵制古典。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通过讨论一下罗大佑的这种“半古典”,来阐明本人的看法: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并不完全矛盾,它们是有可能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更新的音乐内涵的。

我想罗大佑大家是不会陌生的了,从《鹿港小镇》、《闪亮的日子》,到《峦曲1990》,再到《皇后大道东》,他的作品一直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和前瞻性。这次他凭借着其深厚的音乐功底,以及他过去“领导”潮流的能力,决定与香港爱乐管弦乐团合作,跨入陌生的严肃音乐圈,开拓古典音乐(或者说是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半古典”音乐领域。其实,除了罗大佑,一些歌手也开始走这条路了。例如,齐豫的歌就具有浓郁的古典气息,她的唱法也是以美声唱法为基础的。

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可自拔的怪圈,特别是香港的音乐圈,在高度商业化的营利的目的驱使下,唱片公司不断推出大量的“廉价”(在艺术上)的具有高回报的音乐作品,却使人们逐渐对每天都出版的越来越多差不多的新歌失去兴趣(至少在大陆是这样)。

这里面包含了两方面的原因:1)现时的流行音乐取材太过单一,随着现代人生活的多样化,流行音乐就越来越满足不了他们的口味; 2)现代人生活方式及追求的改变,以及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化的作品。因此,歌手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一直被他们所忽略的古典音乐领域,除了受近来流行的“怀旧”、“复古”风影响外,更希望结合古典音乐那深沉的极富内涵的表现手法,把流行音乐推向新的高度。

罗大佑的尝试无疑只是大胆的开始。他认为,“半古典”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一方面负有提升通俗文化的任务,另方面是精致艺术成型的基础。

“半古典”音乐的来源有很多,除了科班出身的音乐家外,还有摇滚乐、爵士乐、以及一些活跃的“地下音乐”。只是人们都不敢、不想、或没有想到把自己的作品定位为通俗与古典的中介。所以罗大佑要“拉近古典与流行”的努力,确是令人耳目一新。

罗大佑提倡先从乐器上有所改变,使用完全不插电的乐器。无疑是对现代 插电乐器那“技巧不足,电声搭救”的造成的对演奏表现力的不重视的一种否定,他认为只有完全采用不插电乐器,才能把作品的内涵完全表现出来,我想 这不一定是每一个原创歌手都能做到的,所以这样一来,一些“东郭先生”难免会现形了。

另外,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及技巧更是值得借鉴的,但这有赖于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其实,古典音乐并不难懂,只有有适当的引导,会有很多人迷恋上它的。起码,我本人经历了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这一点我是很有体会的。

文中提到,罗大佑目前的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比如,他在台湾的一些演唱会上,演唱了早期西洋歌曲、早期国语歌曲(大陆歌曲)、现代国语歌曲和王洛宾边疆民谣,透过时间与空间的回顾,为现代音乐文化作见证。

不管以后这种尝试是否成功,罗大佑提出的“半古典”的音乐形式,确是一种复杂的音乐哲学的改变,它将为流行音乐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是众多乐迷非常感兴趣的。

(来源:深圳一网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