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首页/精彩乐评/罗大佑和崔健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这里有一篇文章,评论大佑和崔健的,发表于1992年的《广州青年报》上。我略作修改。

唱汉语歌的有罗大佑、李宗盛、崔健可一提。罗、李是台岛的南星北斗。不过,罗大佑最擅长的当属情歌,词曲无一不佳妙,难有其匹,当“童年”、“是否”、“一样的月光”、“恋曲1980”等被人唱厌了的时候,崔健“一无所有”横扫过来,接着,这个唱“不是我不明白”冲出来的人,以爆破般的激情用“解决”为自己告一段落。罗大佑柔情似水,崔健叮叮铛铛的撞击,这给人的感觉是,20世纪的80年代只有这两人充满软硬激情。世界热热闹闹的,可是一转眼,崔健柔情了,罗大佑撞击了。崔健炮制“我们本来不该这么多说”、“拿错的雨伞”,又用“浪子归”把柔情荡出更细腻的涟漪,“又推开这扇篱笆小门,今天我回归,不见妈妈往日泪水,不认我小妹妹”,而罗大佑能唱的是“爱人同志”、“游戏规则”,把这段撞击声推向高潮的是“皇后大道东”和它的闽南话版的“大家免着惊”。其间,两人在各自的选择中杂有异调,崔健有“花房姑娘”,罗大佑有“恋曲1990”、“你的样子”(这首歌的粤语版较为流行),之后还有“滚滚红尘”。

拿罗、崔的歌做一些对照,倒还有些意思:“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花房姑娘”(流言与传统);“鹿港小镇”、“家”、“出走”(家);“一样的月光”、“现象”、“不是我不明白”(人与工业);“恋曲八O”、 “一无所有”、“光阴的故事”、“浪子归”(时间与理想)。

不管怎么样,在这个世纪的最后的岁月里,罗大佑、崔健各自用流行曲的面孔,做了“星星之火”。我甚至认为他们是歌坛的辛弃疾,他们的忧怀想要表达而不能全部表达。他们局部流行了,他们也只能局部流行。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可以触及,对80%的唱友,罗大佑和崔健只能是天外来物。这种估计没有任何道德和美学色彩,每个人都有权拒绝和热爱。古人说,天才的标志就是所有人都反对他。如果罗大佑、崔健能比较多地进入唱坛,那么,三年后就不会再有人记得,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三十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们。

罗大佑和崔健都有不少歌是不能大家唱的,只是一种“纯撞击”意义的东西。如“京城夜”、“侏儒之歌”、“亚细亚的孤儿”、“解决”、“让我睡个好觉”、“象是一把刀子”、“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等。但正如梁启超诗云:“十年以后当思我”,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和理解这种撞击声的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更好地修理这个早就需要修理的地球和现实。

——老佑迷——


最早注意崔健当然是源于《一无所有》,大抵把中国几十年的“唯一现状”给抖出来了,在他之前没人敢,更何况对自身否定得如此彻底,完全不考虑所谓的“面子问题”。

崔健和大佑都在剖析社会,只不过老崔更如他自己说的“象把刀子”(军刀?),劈开创口,放出脓血,在运动中自然愈合;大佑也在用刀,但却是手术刀,大佑的刀是伴随着关爱的,也许是知识分子潜在的温情在起作用,实际 上他的音乐从未真正的“摇滚”过。我说这话也许有些朋友会立马反击,说《鹿港小镇》云云,那你说他是种怎样的摇滚呢?比之西方或是国内的哪一派别 ?说成是“文人摇滚”大抵不差吧。文人的一大特点是“怀旧”情结,大佑的抗议歌曲也无一不显露出对现实和过去的留恋,尽管他一再尖锐的鞭笞现实社会,但他的音乐却从未传递过任何“破坏”和“毁灭”的讯息,甚至连“抛弃”都少有提起,只让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罢了。

所以大佑一直在逃,因为他面对现实,找不到“十全必克”之术,他可以象诸葛亮那样的“六出祈山”,却永远不可能“兵出子午谷(摇滚乎?)”

大佑是一位被传统文化赋于太多“传统爱心”的音乐人。

在大佑和崔健之间,我选择大佑!

——小符——


我觉得:崔健比大佑,挺像王朔比米兰·昆德拉,又有点儿嬉皮与雅皮的比较。

崔健和王朔就像摸中六合彩的人——其实在北京有极多像王朔那样码字和像崔健那样玩儿音乐的人,而能大红大紫的仅此两人。

崔健在香港傲慢因此受大佑非议,我想崔健是这种人。

有个朋友跟我相反——他是因大佑烦崔健而不喜欢大佑,我问他时他说就喜欢崔健这种没文化劲儿。

我像他是想说那种反叛,但像崔健这种反叛的表现,在数年前北京的Party中就有歌手光着膀子往观众身上吐口水了(这更反叛、更没文化吧!)

那个喜欢崔健的朋友挺年轻,而我已不再年轻,所以我只喜欢大佑。

——大仲——

(来源:闪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