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首页/精彩乐评/我们要向罗大佑学习什么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有一位朋友问我:“你最欣赏罗大佑什么?”我想了一下说:“情怀。”

罗大佑通过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他迷人的情怀:既愤世嫉俗,又充满爱心。林语堂说过:真正愤世嫉俗的人常常是心肠最好的,因为他看到了世界的虚无,由此生发出一种普遍的怜悯和同情。罗大佑的作品就集中在这两方面。

尽管罗大佑的处女作“闪亮的日子”和成名作“童年”都是非常抒情的慢歌,但人们总愿意把早期的罗大佑定位于“台湾摇滚乐宗师”。这是因为七十年代的罗大佑总是一袭黑衫再配墨镜,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作品:“现象”、“盲聋”、“之乎者也”、“超级市民”、“未来的主人翁”等者是批判现实之作,就连“恋曲1980”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口吻:“你曾经对我说,你永远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

其实,即使在批判之作里,也处处流露出罗大佑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人类文明前途的关怀。如“现象” 中的现象: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 家见面越来越少;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而“鹿港小镇”简直是农业文明的一篇悼辞,在愤怒中夹杂着无比的缅怀之情。

终于,在纯抒情的慢歌里,罗大佑的好心肠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不管罗大佑是否真正地愤世嫉俗,至少他希望我们这样相信他,于是正象林语堂所说:罗大佑的爱心就表现得比一般的通俗歌曲作者更为“普遍”。

崔苔菁有一次采访齐秦,夸奖他说:“‘给未来的孩子’是你第一次想到别人,你进步了!”的确,我们的通俗歌曲作者大都只想到自己,顶多再想到爱人,那也是“我的爱人”。罗大佑则不同,他把他的爱心洒向他所能想到的人和物,并且是那样的一往情深。我真想把这些歌一首一首放给大家听: “吾乡印象”、“母亲”、“小妹”、“牧童”、“海上花”、“火车”、“稻草人”、“草螟弄鸡公”、“蒲公英”、“大地的孩子”、“家”、“赤子”、“风儿轻轻地吹”、“追梦人”等等。单看这些曲目,我想也足以让我们的作者汗颜。

当然,罗大佑还有一部分作品是写给他的“爱人同志”的,这部分作品也最为人们所熟知:“恋曲1990”、“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痴痴地等”、“野百合也有春天”、“思念”、“是否”、“神话”、“暗恋”、“爱人同志”等等。在这类作品中,罗大佑的哀而不伤、唯美而不滥情,非常值得称赞。

罗大佑是个宿命论者,还顽固地坚持“距离就是美”,因此,在他的歌里,往往都是些没有结果的爱情,甚至是单相思,“神话”和“暗恋”就是。但是罗大佑并不哭哭啼啼,或者装出一副孤独无助的 样子。相反,他高唱:“如果我们生存的冰冷的世界依然难改变,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学习保护自己,让我相信你的忠贞,爱人同志!”、“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令世上的每个恋人都振作不已!

以上谈了罗大佑的迷人情怀,肯定会有溢美之辞,这是每个中“罗毒”的人都无法避免的。而“情怀”不属于创作技巧,是不容易学习的。只有拥有完善、崇高人格的创作者才能向众人展示他的美好情怀,而只有崇高人格而不能赋之恰当形式的人也做不到。我们期待流行歌坛涌现越来越多这样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