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首页/精彩乐评/心中的大佑 |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
听说罗大佑结婚了,听说罗大佑要开演唱会了,听说罗大佑要出新专辑了,早就过了追星的年龄,但对于罗大佑总还是丢不下那一分的关注。 听罗大佑其实是很晚的事了。也可以说是很早,因为那时候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台湾校园歌曲,记得就有这首著名的《童年》。听的时候人还小,没有什么感觉,后来有了感觉,可惜已经不再是童年。那时候,可能也一直持续到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一个人伴着音乐,静静的读书或者胡思乱想。 上初中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听什么歌,那个时候好像好歌也非常难找,基本上是有什么听什么。一直到上了大学,还是需要去录歌,不向现在MP3和CD满大街都是,但好歌一样的难找是一样的。 到了高中的时候,正赶上当时台湾的一批歌手登陆大陆,应该讲这批人的作品绝对是一批精品。当时更加感兴趣的是齐秦,而绝对不是罗大佑。一起在街道上吼一声“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不仅是一种心声,也是一种时尚。比较齐秦和罗大佑,应该说在刚刚出道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罗大佑的歌更接近理性和反思,而齐秦更加热情一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在境界上的差别也就越来越大,罗大佑逐渐的加入了转向了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齐秦则仍然不停的重复这个人情感的轮回,直到激情耗尽,它的歌也就如同白开水一样了。 作为一个艺人而言,难能可贵的自我的突破。罗大佑就坐到了这一点,虽然大量的文章一直在推崇这他早期的作品,认为后期的是垃圾。的确罗大佑后期的作品和早期的差别极大,爱人同志和恋曲2000都是沉寂多年后的产品,代表这他几年来的成就。包括现在的沉寂,我认为还是暂时的,罗大佑会在适当的时候宰割我们一个惊喜。风格会再有变化,能不能接受是另外一回事情。 虽说我也喜欢他早期的作品胜过后期的,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恋曲2000在技法和思考的深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崔健的新作也一样。 真正的感受到罗大佑的魅力是从那首《亚细亚的孤儿》开始的。第一次听到这首 歌,那是在北京大学的门口,当时墙边的喇叭里在一次又一次的在播放这这首歌,吉他的每次拨动好像都在拨动着人的心弦,纯真童声和慑人军鼓的交错,产生这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从此罗大佑成为了我最喜欢的歌手。可惜这张《未来主人 翁》的CD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无论是正版还是盗版,无论在北京还是在香港。最后只找到了它的MP3:(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未来的主人翁这三首每一首都是经典之作,无论是作词还是作曲。 就这首歌的本身而言,是一首政治色彩很浓的歌,应该说讲的是台湾。罗大佑很多歌曲带有政治的色彩,不过好在都是自己对于社会、政治和民族的思考,而不是政治的宣传。就个人而言,对于亚细亚的孤儿的感受,以至于后来的大地的孩子,实际上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感悟。怀着浓浓的深情,用淡淡的语调,剖析血淋淋的人生。“没有人和你玩公平的游戏,每个人都想抢你手中的玩具”。 记不清是高二还是高三,反正是中学里的最后一次合唱赛,当时我们班就选择了《明天会更好》。这首歌应该是罗大佑不多的几首比较大气的作品。但很可惜的是,后来才知道,竟是也一首政治歌曲,是国民党当年的竞选歌。但不管是做什么用的,好歌还是好歌。罗大佑的作品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反叛和伤感,连这种作品都逃不掉那种淡淡的哀愁,现实并不美丽,但只要有青春和梦想就足够了。当时,正是充满着青春和梦想的年纪。 很快,就经历了自己的梦想的第一次的破碎,其实也算不了大事,高考的时候差了几分没有考中自己梦想的专业。有时候想想,如果真的有机会在过一遍,大概就要从那个时候重新开始。高考的确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关口,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命运的走向。本来我的志向应该是做个探索者。 我发现如果找我现在这样写下去,就要变成又一个《光阴的故事》了。用一种平平淡淡的叙事方式凭悼过往的美好时光。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 关于这首歌好像很多人都把它视为罗大佑最为经典的作品,这恐怕是吧这首歌和自己的青春和初恋联系在了一起。罗大佑早期的作品一般比较平铺直叙,因此讲这首歌是描写初恋应该是不错的。今后的感情也许浪漫,也许现实,但这样的感觉应该是再也找不到了。后来有一次看足球之夜,那是中国队的又一次的进军世界杯的失利,电视上反复的播出这首歌。看来和我有一样观感的人还是有的,不管这种感觉是不是罗大佑当时写歌时的目的。 其实上一段歌词中我故意的遗漏了两句词: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著旧日狂热的梦 因为实在是太伤感了。每当听到上面这两句,心里就有一种怆然被击的感觉,觉得自已已经生活在下一世了,而上辈子的事情想起来已经那么遥远,但又偶尔会在自已的天空上掠过。候鸟已经飞过,天空上能够留下翅膀的影踪么? 上了大学以后,歌就越听越多了。在我上大一、大二的时候,偶像歌手还没有流行,那个时候应该是港台歌曲的黄金时代。大佑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无足重轻了,因为诱惑多了。仅仅是在某些的不经意的场所,不经意的时间会突然的想起。记得当时我疯狂的寻找它的歌并录了下来,可惜的是后来的全丢了。现在又开始收集MP3,应该是收集全了。 罗大佑的歌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它的歌特别是比较早期的作品,曲调比较简单优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但在这些平易的曲调后面往往蕴藏着深刻的思考。摇滚本来就是叛逆的,罗大佑更是其中的杰出者。我说的叛逆不是 指的《侏儒之歌》,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东西。《之呼者也》是对传统的叛逆,《鹿港小镇》是对现代化的叛逆,《恋曲1980》是对爱情的叛逆。叛逆也许说成思考更恰当一些。它的歌唱唱出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心中的思绪。对过去,对未来,对人生,对社会,对梦想,对现实。 好像有人说过,我们都是被罗大佑所诅咒的一代,可能真的是如此吧。《未来的主人翁》是首老歌了,但现在听来一样的感伤,特别是最后反复吟诵的飘来飘去,大概总有50遍吧。初听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聊,现在觉得这个篇章不是太长,而是太短,真希望能永远的这样飘下去。都市的迷茫,儿时理想的失落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歌大概是20年前的歌,20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也许20年 后依然不变。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 有时候觉得罗大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歌,那种真正的柔情万种的。除去非常早期的作品和替别人的作曲。我觉得罗大佑的情歌应该近似于李商隐的情诗,看似谈情,其实里面的东西很多很多。恋曲2000就很有代表性,里面的歌应该全算是以爱情为主题吧,可细想一想,又有那首是在真正的在谈情呢?就看那三首著名的恋曲,恋曲80几乎就是对爱情的彻底的反叛,恋曲90可以说是被糟踏的最惨的罗大佑的歌了,另一首就是东方之珠。美好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一句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是多么的荡气回肠。恋曲2000就不用多说了吧。 正因为罗大佑的歌有着太多的思考,所以也就很不讨人喜欢。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从本质上是反对一切的强权的,这和政治观点没有关系。作为社会而言,并不喜欢个体有太多的思考,所以罗大佑在那里也不讨人喜欢。在台湾被禁,在大陆也被禁,连心中最最向往的世纪末的大佑演唱会也是一拖再拖。 初听《皇后大道东》的时候有着些许的反感,但后来也就越来越喜欢的,也算是自己变得成熟了?在子夜的上海的街道上,曾经留下过一群醉汉不少的五音不全的吼声,“皇后大道西呀皇后大道东……”。这首歌和反共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是一种市民心态的真实思考。正向绝对不能因为那首明天会更好就说他关心政治支持国民党一样。 喜欢罗大佑,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于他那颗浓浓的中国心,听听皇后、原乡、首都的三部曲就可以充分的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原于中国的摇滚的精神,而不是西方的东西的翻版。所有的歌手中,只有罗大佑是在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试图超越自己,不管这种进步是不是我所喜欢的。100多首歌,几乎没有一首在音乐上是重复的,这真的只有天才加自虐狂才能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