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兆璽/專訪】
[attach]318[/attach] 非主流音樂人羅大佑,批評政府對台灣音樂文化毫無幫忙,懇求政府不要做人民之間的情緒挑撥者。 記者黃兆璽/攝影
以「美麗島」專輯入圍最佳專輯製作人等四項大獎,並獲得「最佳編曲人獎」的羅大佑,不畏高雄是綠色大本營,勇敢前來,「我沒什麼好怕的,只擔心嚇到別人。大家都以為我在『搞亂』,其實我真正的訴求是『求和』,只是政府必須反省,因為過去十年,台灣政府對音樂人不僅沒有任何幫忙,反而破壞。」 羅大佑原本遭臆測會在金曲典禮上猛烈開砲,不過在專輯「美麗島」獲得「最佳編曲人獎」後,他僅提到:「不會因為政治立場而改變我的作風,未來還是照做、照罵、照唱。」但在典禮現場接受本報專訪時,終於鬆口:「音樂的好壞,源自政府的文化扎根,過去十年,政府對音樂文化沒有任何幫忙,若論及十年前的舊政府為音樂人做些什麼?至少就是比較少挑撥人民之間的情緒。」
羅大佑說:「音樂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累積,而在生活經驗沉澱前,現在的政府卻竭盡所能挑撥人民情緒,當所有想法在沉澱時被攪亂,就變得連自己是誰、台灣認同、統獨問題都找不到答案,又如何創造出有價值的音樂。真正的音樂是來自認同感。」他又問:「目前有沒有一張專輯、一首歌可以流傳無數個十年?這主因是政府只做表面功夫,忘了扎根,於是人民的需求又回到整個音樂市場,導致膚淺化。」
對自己透過尖銳的音樂抒發意見,被解讀為搗亂分子,羅大佑喊冤:「我就是個音樂人,做音樂根本不擔心政府意見,大家都以為我在搗亂,事實上我是個求和者,希望透過音樂增加彼此的了解,達到和諧;整個流行音樂市場,若政府不再挑撥,就會沉澱出文化,音樂人自然會在其中尋找台灣新聲音。」
【2005/05/30 聯合報】 @ http://udn.com/
【記者黃兆璽/專訪】
非主流音樂人羅大佑,批評政府對台灣音樂文化毫無幫忙,懇求政府不要做人民之間的情緒挑撥者。 記者黃兆璽/攝影
以「美麗島」專輯入圍最佳專輯製作人等四項大獎,並獲得「最佳編曲人獎」的羅大佑,不畏高雄是綠色大本營,勇敢前來,「我沒什麼好怕的,只擔心嚇到別人。大家都以為我在『搞亂』,其實我真正的訴求是『求和』,只是政府必須反省,因為過去十年,台灣政府對音樂人不僅沒有任何幫忙,反而破壞。」 羅大佑原本遭臆測會在金曲典禮上猛烈開砲,不過在專輯「美麗島」獲得「最佳編曲人獎」後,他僅提到:「不會因為政治立場而改變我的作風,未來還是照做、照罵、照唱。」但在典禮現場接受本報專訪時,終於鬆口:「音樂的好壞,源自政府的文化扎根,過去十年,政府對音樂文化沒有任何幫忙,若論及十年前的舊政府為音樂人做些什麼?至少就是比較少挑撥人民之間的情緒。」
羅大佑說:「音樂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累積,而在生活經驗沉澱前,現在的政府卻竭盡所能挑撥人民情緒,當所有想法在沉澱時被攪亂,就變得連自己是誰、台灣認同、統獨問題都找不到答案,又如何創造出有價值的音樂。真正的音樂是來自認同感。」他又問:「目前有沒有一張專輯、一首歌可以流傳無數個十年?這主因是政府只做表面功夫,忘了扎根,於是人民的需求又回到整個音樂市場,導致膚淺化。」
對自己透過尖銳的音樂抒發意見,被解讀為搗亂分子,羅大佑喊冤:「我就是個音樂人,做音樂根本不擔心政府意見,大家都以為我在搗亂,事實上我是個求和者,希望透過音樂增加彼此的了解,達到和諧;整個流行音樂市場,若政府不再挑撥,就會沉澱出文化,音樂人自然會在其中尋找台灣新聲音。」
【2005/05/30 聯合報】 @ http://udn.com/
金曲獎評》昨夜,一場黑色音樂革命 王祖壽 民進黨創立14年就擊敗百年國民黨登上大位,另類音樂人革金曲獎的命,也只花了16年時間,昨晚變天,在下著傾城之雨的高雄美麗島,佔領了金曲舞台。 周杰倫、王力宏所代表的美式主流曲風變成陪榜,依然是美式咖啡,取而代之的是黃立行更黑、更銳(rap)的街頭嘻哈,以及陳珊妮式的電子迷幻附身。
陳珊妮、黃立行這兩張專輯不約而同都以「黑」做為創作與包裝意念,風格變成金曲得獎之鑰,講究音質、音色、音準、音域帶來美好聽覺饗宴,卻戴著悅耳、主流原罪高帽的金曲時代,終於被「黑衛兵」抄家放逐。
當然,有人會說,江蕙不也得獎了嗎,這正像台灣的藍綠競爭,必須是眾望所歸的武林高手才不被夾殺,江蕙正是這樣的萬流歸宗,不受主流、另類鬥爭影響,也在時髦轉到另類風格仍維繫著美聲一線香。
這樣的轉變,出自承辦金曲獎的官方改朝換代,遴選的評審從以往經常與市場脫節的學者,變成了急欲與主流脫勾的獨立急先鋒。
海洋音樂祭彷如今年評審的革命實踐搖籃,至少有四分之一評審來自海洋音樂祭,而陳珊妮也是第三回海洋音樂祭的評審,大家理念相當,培養出革命情誼,到了主流的舞台金曲獎,陳珊妮變候選人,裡應外合,高雄起義那一夜,該是多年以後把酒回首多麼值得歌頌的聖戰。
如果你不健忘的話,五年前,林生祥、鍾永豐就拿過金曲獎了,他們今年變成「生祥與瓦窯坑3」,抱走最佳樂團獎、最佳作詞獎,五年前,他們在金曲獎「非流行音樂作品類」角逐得獎,今年卻在「流行音樂作品類」角逐得獎,也暴露了金曲獎定位的矛盾。
雖說「一個真正的巨星,起始肯定並非出自別人的刻意安排」代表歌壇獨立精神,但如果金曲獎變成每年小眾歌手露臉的舞台,到底對閱聽大眾的用意何在?如果這個獎用意是提昇創意,鼓勵無須經過大眾市場檢驗的作品,那麼,請不妨也試試沒有周杰倫、王力宏這些主流歌手坐在第一排的畫面,金曲獎還能鍍金與否?
【2005/05/29 民生報】
金曲獎評》昨夜,一場黑色音樂革命 王祖壽 民進黨創立14年就擊敗百年國民黨登上大位,另類音樂人革金曲獎的命,也只花了16年時間,昨晚變天,在下著傾城之雨的高雄美麗島,佔領了金曲舞台。 周杰倫、王力宏所代表的美式主流曲風變成陪榜,依然是美式咖啡,取而代之的是黃立行更黑、更銳(rap)的街頭嘻哈,以及陳珊妮式的電子迷幻附身。
陳珊妮、黃立行這兩張專輯不約而同都以「黑」做為創作與包裝意念,風格變成金曲得獎之鑰,講究音質、音色、音準、音域帶來美好聽覺饗宴,卻戴著悅耳、主流原罪高帽的金曲時代,終於被「黑衛兵」抄家放逐。
當然,有人會說,江蕙不也得獎了嗎,這正像台灣的藍綠競爭,必須是眾望所歸的武林高手才不被夾殺,江蕙正是這樣的萬流歸宗,不受主流、另類鬥爭影響,也在時髦轉到另類風格仍維繫著美聲一線香。
這樣的轉變,出自承辦金曲獎的官方改朝換代,遴選的評審從以往經常與市場脫節的學者,變成了急欲與主流脫勾的獨立急先鋒。
海洋音樂祭彷如今年評審的革命實踐搖籃,至少有四分之一評審來自海洋音樂祭,而陳珊妮也是第三回海洋音樂祭的評審,大家理念相當,培養出革命情誼,到了主流的舞台金曲獎,陳珊妮變候選人,裡應外合,高雄起義那一夜,該是多年以後把酒回首多麼值得歌頌的聖戰。
如果你不健忘的話,五年前,林生祥、鍾永豐就拿過金曲獎了,他們今年變成「生祥與瓦窯坑3」,抱走最佳樂團獎、最佳作詞獎,五年前,他們在金曲獎「非流行音樂作品類」角逐得獎,今年卻在「流行音樂作品類」角逐得獎,也暴露了金曲獎定位的矛盾。
雖說「一個真正的巨星,起始肯定並非出自別人的刻意安排」代表歌壇獨立精神,但如果金曲獎變成每年小眾歌手露臉的舞台,到底對閱聽大眾的用意何在?如果這個獎用意是提昇創意,鼓勵無須經過大眾市場檢驗的作品,那麼,請不妨也試試沒有周杰倫、王力宏這些主流歌手坐在第一排的畫面,金曲獎還能鍍金與否?
【2005/05/29 民生報】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luodayou.net/bbs2/)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