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m974.tom.com2005年7月14日 来源:《音乐周刊》 平客
我出门往往背个大包,目的是装一堆堆的废塑料。所谓“废塑料”指的就是CD。
早年,我可不敢把CD当废塑料,那个年月CD对我太金贵了。做了十几年电台DJ,我唯一利用工作之便谋求私利的就是不遗余力搜集CD,且利欲熏心、乐此不疲。
九十年代初期,天涯还没若比邻,我在电台办公室抱着电话,拨着00852或008862(香港、台北区号),想像着弥敦道或光复南路上的宝丽金与滚石唱片究竟是个啥样子,怎么就出了那么多好音乐,然后在电话里和他们的企宣讨价还价。那时候,港台唱片公司对内地电台还是“百依百顺”,我的CD库存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最逗的是,人家寄来的是CD,电台直播那时候还以卡带为主,只能找一台音响复制成卡带再播出。其实,这也正合我意,我哪里舍得拿着那些精美的原版CD出出进进啊,恨不得打开之前都得洗手净身,生怕弄脏内页,划伤盘面。晚饭过后,打开台灯,沐浴更衣,端坐着打开歌词,陶醉于音乐的异度空间里,我就是在那段日子,结下了解不开的N多情结,达明的凄美天问、周启生的悠然低回,当然还有罗大佑的愤怒姿态等等等等。
滚石唱片十周年的时候,出了一套《十年朋友》,十张CD,配一个大盒子。我当时兼职帮着滚石干活,又是利用工作之便拿到了几套。把这套在日本生产的套装CD拿在手里的时候,就跟平生第一次怀抱一个姑娘的感觉一模一样。后来才和我认识的铁哥们,神侃到音乐时,我都会替他们惋惜地说,你要是早认识我,我可以送你一套《十年朋友》,我过手了不下十套吧,对方往往也露出绝望的眼神。还有一次经历比较难忘,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内地拜访各地电台,给我带来了上百张CD,其中包括我盼绿了眼睛的《邓丽君伊丽莎白体育馆演唱会》,还有他们出的所有达明一派的专辑。事隔多年,细节全然忘记,但我记得那天的开心胜过那年的春节。
后来,港台唱片公司开始纷纷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唱片业越来越不景气,为节省开支,他们很少给内地电台寄原版CD了。盗版CD悄然怒放,打口CD既而雄起,MP3傲视群雄。我在城市里逡巡,用一批批废塑料撑起我的大包,我盼绿了双眼的打口原盘老摇滚竟然只要10元,在Amazon上都绝迹了的《We Are The World》,竟然被我在西四的胡同里用5快钱拿下,兴奋瞬间达到高潮,只是回家后,听上几遍即刻打入冷宫。我家漫山遍野的CD有如原野上的山花,再难撩拨起我的内心波澜。
现在,废塑料的搜寻工作有一搭无一搭的继续着,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吧。在人影摇晃的小摊上,我蹲着,在一排排打口里找寻猎物。站起来的时候,两腿发麻,此时,八零后们滑着滑板从我身边飞驰而过。
http://fm974.tom.com2005年7月14日 来源:《音乐周刊》 平客
我出门往往背个大包,目的是装一堆堆的废塑料。所谓“废塑料”指的就是CD。
早年,我可不敢把CD当废塑料,那个年月CD对我太金贵了。做了十几年电台DJ,我唯一利用工作之便谋求私利的就是不遗余力搜集CD,且利欲熏心、乐此不疲。
九十年代初期,天涯还没若比邻,我在电台办公室抱着电话,拨着00852或008862(香港、台北区号),想像着弥敦道或光复南路上的宝丽金与滚石唱片究竟是个啥样子,怎么就出了那么多好音乐,然后在电话里和他们的企宣讨价还价。那时候,港台唱片公司对内地电台还是“百依百顺”,我的CD库存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最逗的是,人家寄来的是CD,电台直播那时候还以卡带为主,只能找一台音响复制成卡带再播出。其实,这也正合我意,我哪里舍得拿着那些精美的原版CD出出进进啊,恨不得打开之前都得洗手净身,生怕弄脏内页,划伤盘面。晚饭过后,打开台灯,沐浴更衣,端坐着打开歌词,陶醉于音乐的异度空间里,我就是在那段日子,结下了解不开的N多情结,达明的凄美天问、周启生的悠然低回,当然还有罗大佑的愤怒姿态等等等等。
滚石唱片十周年的时候,出了一套《十年朋友》,十张CD,配一个大盒子。我当时兼职帮着滚石干活,又是利用工作之便拿到了几套。把这套在日本生产的套装CD拿在手里的时候,就跟平生第一次怀抱一个姑娘的感觉一模一样。后来才和我认识的铁哥们,神侃到音乐时,我都会替他们惋惜地说,你要是早认识我,我可以送你一套《十年朋友》,我过手了不下十套吧,对方往往也露出绝望的眼神。还有一次经历比较难忘,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内地拜访各地电台,给我带来了上百张CD,其中包括我盼绿了眼睛的《邓丽君伊丽莎白体育馆演唱会》,还有他们出的所有达明一派的专辑。事隔多年,细节全然忘记,但我记得那天的开心胜过那年的春节。
后来,港台唱片公司开始纷纷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唱片业越来越不景气,为节省开支,他们很少给内地电台寄原版CD了。盗版CD悄然怒放,打口CD既而雄起,MP3傲视群雄。我在城市里逡巡,用一批批废塑料撑起我的大包,我盼绿了双眼的打口原盘老摇滚竟然只要10元,在Amazon上都绝迹了的《We Are The World》,竟然被我在西四的胡同里用5快钱拿下,兴奋瞬间达到高潮,只是回家后,听上几遍即刻打入冷宫。我家漫山遍野的CD有如原野上的山花,再难撩拨起我的内心波澜。
现在,废塑料的搜寻工作有一搭无一搭的继续着,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吧。在人影摇晃的小摊上,我蹲着,在一排排打口里找寻猎物。站起来的时候,两腿发麻,此时,八零后们滑着滑板从我身边飞驰而过。
作者想必是收藏了太多好原版CD,我看的眼睛是绿了又红,红了又绿,再绿再红...[em02]恨我为什么不早几年生
作者想必是收藏了太多好原版CD,我看的眼睛是绿了又红,红了又绿,再绿再红...[em02]恨我为什么不早几年生
还真别说,我到现在也有个习惯,或者说是毛病--听CD之前洗手。
真应该感谢打口盘扎眼盘,感谢洋垃圾,我绝大部分爵士萨克斯收藏,都是那么搞到手的。
还真别说,我到现在也有个习惯,或者说是毛病--听CD之前洗手。
真应该感谢打口盘扎眼盘,感谢洋垃圾,我绝大部分爵士萨克斯收藏,都是那么搞到手的。
我也凑热闹买过一些打孔盘,看着小贩们熟练的在盘上钻孔,又是打火机又是小刀的,称得上专业了.
可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打孔,反而放不出来呢?
我也凑热闹买过一些打孔盘,看着小贩们熟练的在盘上钻孔,又是打火机又是小刀的,称得上专业了.
可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打孔,反而放不出来呢?
怎么会是小贩们钻孔呢?
你看到的过程,应该是碟商们在修复打上的孔,比如毛边之类的。
不打孔才更应该放得出来,孔如果打在数据部分,那一部分的曲子就放不出来了(打口盘也是一个道理)。
至于为何打孔,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厂家清库,一是说海关如此对付走私盘。
以前看到别人说,CD机播放打口盘会对激光头有损害。
怎么会是小贩们钻孔呢?
你看到的过程,应该是碟商们在修复打上的孔,比如毛边之类的。
不打孔才更应该放得出来,孔如果打在数据部分,那一部分的曲子就放不出来了(打口盘也是一个道理)。
至于为何打孔,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厂家清库,一是说海关如此对付走私盘。
以前看到别人说,CD机播放打口盘会对激光头有损害。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luodayou.net/bbs2/)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