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影《谁是杜普蕾》中的傅聪 [打印本页]

作者: okcb    时间: 2007-12-15 00:14     标题: 电影《谁是杜普蕾》中的傅聪


作者: 一横    时间: 2007-12-15 01:08

傅聪演出海报几乎都是同一张照片,看得我倒胃口了。
能看到这些形象,不容易。
作者: okcb    时间: 2007-12-15 22:45

北京演出有没有去看?我看以后很难见到他了.

香港12 2我去听了.不错.

香港现场发了一本小册子,有傅聪对曲目的介绍.并翻成中文.
作者: 一横    时间: 2007-12-15 23:50

没去啊。不过给你带了那场演出的小海报,你有空时到丹尼那儿去拿。
作者: okcb    时间: 2007-12-19 09:25     标题: 中国青年最新采访 傅聪

傅聪: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一个世界

--------------------------------------------------------------------------------

时间:2007-12-18 10:02 来源:中国青年

  傅聪,1934年出生,著名钢琴家。早年留学波兰,在国际艺术舞台享有“钢琴诗人”的美名。著名学者和文学翻译家傅雷之子。

  采访-郭宇宽

  不要忘记那只是成功,而不是成就

  《中国青年》 :采访之前听很多人谈到过您脾气很倔,不轻易接受采访。见面后,您给我的感觉却很随和平易。

  傅聪:不是我不喜欢讲话,而是太喜欢讲话。我工作很多,很吝啬时间,但一问我问题,我感兴趣就忍不住回答,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中国青年》 :昨天我看到了一个细节:您在演出前还仔细地看了一遍乐谱。

  傅聪:昨天我弹的第一个作品是最近才学的,所以有点儿紧张。不过,即使是弹了一万遍的作品,对于我也永远是新的。我经常在上台以前看看谱,发现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然后尝试去实现。

  《中国青年》:刚才听到您说紧张,如果这个词是说小孩应考,倒好理解,但用在您身上……

  傅聪:紧张是来自我对作曲家的责任感。对我来说,作曲家的每一个愿望都在他的曲子里表达出来,就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待《圣经》一样,或者可以说音乐就是他的宗教。

  《中国青年》:不过很多人对您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音乐,而是被傅雷先生耳提面命。很多人了解您,都是通过《傅雷家书》。

  傅聪:哈哈,人们都忘了我已是70岁的老人,好像我还是个小孩儿。不过,有时我自己也感觉,身边的年轻人好像都比我大。这里我特别声明:《家书》不是一部作品。我父亲是作家,文笔很好。有些人说他写家书时就准备发表,真是非常荒谬。家书后来跟公众见面,只是历史的偶然性。凭良心说,《家书》我很少看。因为一翻家书,我就不能自持,就整天若有所思,很难再工作下去。可是《家书》里的话都已经刻在我心里很深很深。

  《中国青年》:那么,父亲真正启发您的是什么呢?

  傅聪:《家书》中,我喜欢爸爸讲艺术讲人生。譬如,“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又比如他讲“孤独”的那段,我永远忘不了:“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父亲说:孩子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也是我父亲的那颗赤子之心。父亲朴素,简单,可他有真正的人的尊严。有段时间他内心非常痛苦,很多话只能跟我交流,但我却不能完全体会他的心境……

  《中国青年》:《家书》也体现了一位父亲的质朴感情:傅雷先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却不断提醒您不要在音乐中投入太多情感,要注意音乐和生活的平衡。

  傅聪:这里不完全仅是关心,还讲在美学上能入能出,达到感情和理智的平衡。我年轻时很感性。另一方面,他也主张一个人要对很多东西感兴趣。我虽然花在琴上太多时间,但实际上并没违背父亲的想法,因为我对世界所有事情都是永远关心的,并不是做了音乐的奴隶。

  《中国青年》 :您父亲说过,与其做个不上不下的艺术家,不如做个好的木匠。您那时非常勤奋地练琴,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呢?

  傅聪:我对物质的需求很有限。父亲也为此高兴,觉得我身上真正有了中国人乐于清贫的精神。我从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家,不过是爱音乐而已。我和很多参加比赛的青年钢琴家谈话,觉得他们虽然有些人很有才能,但还是有点急功近利,希望马上就得第一。实际上全世界每年几千个第一,就算得了也不一定能成名,开过十几场音乐会也许就消失了。所以我总是跟他们说:音乐是一种宗教,真是爱音乐的话,你在音乐上的满足感应该是音乐本身。因此我想强调一点:假如你幸运地得到了承认,千万不要忘记那是成功,而不是成就。

  祖国是土地、文化、人民,她融入了我的血液和梦

  《中国青年》:您的东方气质非常浓烈,而您所选择的钢琴则是西方乐器,所弹奏的也是西方的音乐作品。您怎么在两者之间平衡?

  傅聪:我从没有觉得要在西方音乐里硬加一些中国的成分,假如有,那是因为我流的是中国人的血,身上有很多中国文化的烙印。有很多欧洲音乐界的朋友都说,只有一个中国人才会这么理解音乐。

  《中国青年》:可是您体现出的是一种微妙的融合。换了别人,也许会是一种冲突。

  傅聪:回过来说中国的诗吧。我从小热爱李后主和李白的浪漫,也很喜欢陶渊明,但这两种喜欢不太一样。一种是远距离的欣赏,另一种则是有共鸣。性格上我最接近的是肖邦,可是人的精神境界也有很多层次,尤其因为中国文化的熏陶,很难解释。事实上所有伟大的创作,都是浪漫的也都是现实的。

  《中国青年》 :您是不是曾经在《约翰·克里斯朵夫 》这本书里找到了共鸣?

  傅聪:我父亲翻译过这本书,所以我很早就看过。我觉得它恐怕是近代国外文学作品里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书,因为它代表着中国最需要的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宣扬了个性解放。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特别容易为这本书所感动、所鼓舞,让你觉得有一种力量去与社会的压抑对抗。

  《中国青年》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读者会觉得这个人物缺少了一点老子、庄子那种东方的智慧。

  傅聪:那当然,本来就不是东方人写的作品,象征的是意大利地中海文明的那种恬静清明的境界。但是单纯从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经历而言,会引起中国人的共鸣。你感觉他就像一条河流,初期很窄,但是激起的浪花很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河面越宽阔,也越平静。

  《中国青年》:我记得您和您的父亲都强调东方艺术所能表现出来的“华”,和西方艺术家所表现出的关注是有差别的。那么您在演奏中怎么传达这种“华”?

  傅聪:“华”无法具体分析解释。我第一次面对某个作品,必须得有强烈的感受,才能作出分析。但经过一个阶段,我会一时找不到那种直觉,这是最艰难的时候。

  这就是艺术的升华:一定要有强烈的感受,一定要有很冷静的分析;最后一定要忘我,才能达到那种境界。我不敢说我已经达到某种境界,但我一辈子都在那条路上追求,自然而然的。这就是一个中国文化人的……气质。

  《中国青年》 :刚才您谈到割不断的中国气质,我就想到跟您很像的音乐家肖邦。他在漫长的漂泊过程中,身边总带着个银杯,可以说那是维系他与家乡的纽带。您也长时间地在异乡漂泊,那么祖国或者家国,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傅聪:我想文化的成分远过于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我来讲,祖国是土地、文化、人民,她融入了我的血液和梦。

  在孤独中感受到丰富

  《中国青年》 :您承认,如果纯粹谈技术,您也许还比不上那些从3岁开始练琴的青年。那您怎样看待一个钢琴艺术家的技术和“华”之间的辩证关系?

  傅聪:这一点上我能够说的很少。因为学琴学得晚,加上天生手的条件不是太好,所以学得很辛苦。这次回国和我弟弟比了一下手,他的手张得开,灵活性远远比我好。可是我相信,最主要的应该还是心里的感觉。假如心里能听到那个声音,就算手不如别人灵活,也照样能做到。

  《中国青年》:您说您12岁才开始练琴?

  傅聪:不是。我从8岁半开始,到11岁学琴又中止了。17岁正式开始学琴,18岁第一次在上海演出,一年后我去波兰留学,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时还不到20岁。

  《中国青年》:您那次就拿到了比赛的第三名。这简直像是神话。17岁才真正练琴,恐怕很多人连勇气都没有。

  傅聪:的确。不过历史上也有先例。波兰一位曾经做总统的钢琴家,真正下功夫练琴也是十七八岁以后。那时他到维也纳找名师,大师说太晚了没希望。可是他发奋努力,有了了不起的音乐造诣。我听波兰人讲他的故事,他常说:“一天不练琴自己知道,两天不练琴朋友知道,三天不练琴听众知道。”这个话我觉得对极了。

  《中国青年》 :像您这样的长者,应该只要让自己快乐就行。可现在您还是这么勤奋,每天练琴八个小时以上,而且还经常组织音乐会。为什么这样苛求自己呢?

  傅聪:我父亲说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精神。”艺术里头的完美你要心里有数。施纳勃曾说,伟大的音乐你永远不可能达到,你的演奏永远不可能像作品那样完美。对此你心里有数,可你还是孜孜不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去追求,追求过程中有一种无穷的乐趣,你每一分钟都会发现新东西,而且这还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啊!对我来讲,音乐中永远有新天地让我去发现去追求,即使以前弹过的作品。

  弹奏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享受,就是我说的造化,谈不上什么苛求。

  《中国青年》 :多年来您受国外的艺术熏陶,回国演出时,文化氛围的差别应该很大,在这种碰撞中您感受到了什么?

  傅聪:当然,有些国家的听众水平比较高。比如俄国,特别是过去,音乐对他们来说是惟一的寄托。我记得40年前在列宁格勒演出,结束后有很多听众通宵达旦地和我讨论音乐,有说不完的感受。所以,我认为艺术家有责任去创造他的听众,而不应该是相反。有些听众对音乐不太理解,那是因为他们过去没有机会听,基础不太好;但假如演奏的人有虔诚的心,一样能够吸引听众。对我而言,每一场音乐会,如果10秒之内我感觉不到整个音乐厅都跟着我一起呼吸,我就认为我失败了,或者说我还不够虔诚。不管音乐怎样,只要你有这种精神力量在后面,就一定会传达出去。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人间词话》里说:“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演奏者也是如此,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同时又要具有创造性。所以我只讲大课,不愿教私人学生,因为怕学生模仿我。

  我的一辈子都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特别最后一句是很重要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国青年》:这是您60 多岁以后的感悟?

  傅聪:基本从小在家就有如此感受。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立功立德立言”,都有一种情绪,生怕自己才华埋没于后世。他们的所谓不朽,就是一个名。虚荣人人都有,我不敢说自己没有一点点名利思想,但是我很讨厌这个。记得小时候上音乐课,教室的墙上挂了些伟人的画像。也许很多学音乐的人看了就会想:将来我在音乐史上留下一个怎样的位置呢?但我认为有这种想法,他本身就不是真正的音乐家。

  像舒伯特,空前绝后的大音乐家,才活了31岁,却写出了多少伟大的作品!他的创造来自心中,从没考虑过将来是什么地位。贝多芬则对自己的历史使命看得更重。这一点上我更喜欢舒伯特。

  《中国青年》:您刚才谈到了不同作品的不同性格,我就想到了有人谈文学:少读《水浒》,会让你好斗;老看《三国》,会让你老谋深算。您觉得您的音乐经历,有可类比的地方吗?

  傅聪:十七八岁时我特别喜欢听一张唱片,好像叫“爱之死”,喜欢得发疯,天天要听,而且喜欢在暴风骤雨的晚上听。我父亲后来还把唱片收了起来,怕我上瘾!现在听的是贝多芬的后期,他给人的感觉像慈祥的长者;莫扎特很特殊,就像仙人一样,洞察人间万象,对人的理解到了最细微之处,简直不可捉摸;而贝多芬非常幽默,那种人情味、那种智慧,有一种返老还童的调皮……是他们陪伴我,让我在孤独中感受丰富。
作者: okcb    时间: 2007-12-19 09:31

采访的真不错,虽然很多问题是国内记者最爱重复问的,也没有问及音乐层面的问题,但还是很多新东西。

他说,以前俄罗斯人把音乐当作唯一的寄托。

一开始 本人对 音乐教父这个叫法很反感,但是后来想
如果把音乐当作宗教,那么音乐家不就是教父了。

这是去年说的。不是看了这个才说的。
70年代美国的青少年开口不说老师怎么说,是说《教父》怎么说!(不是 子曰,是 父曰。)
作者: okcb    时间: 2007-12-19 10:03

杜普雷是谁?中,采访傅聪有两段,(确实问题一出来,这位赤子就滔滔不绝,有时手舞足蹈)傅聪这么说:
第一段:
(杜普蕾的演奏)都是发自内心。
对于我 我认为音乐不会说谎
听音乐 就如同看她的眼神
她的演奏 非常pure,truthful

非常爱她,非常想念她。
第二段:
先谈她的莫扎特
谈她演奏贝多芬令人透不过气
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so Big.
her play is SO BIG.


dvd没有英文字幕,所以听了五六遍也只能听这么多。
有错误概不负责。
作者: 一横    时间: 2007-12-19 14:11

梁文道说,你看美国黑社会人物的对话举止,就能清晰分出《教父》上映前后的两代人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luodayou.net/bbs2/)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