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杂谈随感]从春晚节目谈开,说说何为唱功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枣    时间: 2009-2-6 09:17     标题: [转帖][杂谈随感]从春晚节目谈开,说说何为唱功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music/1/161288.shtml

『音乐天地』 [杂谈随感]从春晚节目谈开,说说何为唱功
作者:好I都让猪D了 提交日期:2009-1-30 1:18:00 访问:9396 回复:30

一、从小沈阳谈开,说说“模仿秀”
  
   哲学老师教育我们认识事物的否定加否定,我对小沈阳也是这样。起先在耳边掠过这个“赵本山高徒”,我总是联想起赵氏连续剧和“卖拐”中的那些略显粗鄙、过于高调的形象,因此当春晚当天他真正出现时,给予我是一种清新的喜悦。
   当然,实际上我喜欢的是他那种先天的“囧”形五官和绝妙表情,而不是作为重点的“模仿秀”。后来搜了他几个视频,几乎都是些重复那几个包袱和笑点,尤其是把模仿秀当作杀手锏,有点不屑。
   不客气地说,模仿秀这是我们高中时玩剩下的了。我现在可以毫不费力地模仿出张学友、周华健、迪克牛仔、腾格尔、刘德华、刘欢、林志炫、郭富城等等。稍微关心点网络的人也经常会发现许多高人的模仿视频。
   不屑模仿秀的原因是在我们看来,那不算独特、技术含量不高。但我也不同意许多人故作高人状,对辛勤的参赛者或爱好者们告诫:你只是在做模仿,你要有自己的风格云云。以书法为例,日常工作写写字,可以从小自创字体;但如果想成书法家,必须先临帖。有了坚实基础后再做创新。如果毕加索没有先期那些优秀的具象画,我也会不喜欢他之后的成就。——真的有许多人连基本美术基础都没,就开始泼洒颜料、倒腾铁丝大搞创作。
   我们这代,很多人开口就是一副华仔唱腔,这是被毒害的结果。这说明临帖还是要有个好的样本:张学友时代,很多人都会一副华丽的友式唱腔;后来,刘浩龙等厮无耻地克隆陈奕迅,包括星光帮的新一批人,也掩饰不了模仿他的痕迹。王菲等人跟着磁带学邓丽君,后一批小妹妹又在学习王菲。在这里不客气地提一句,我自认为初中时忠实地死迷欧美音乐、并顽固模仿那些男声,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人们对那些模仿群星版《千里之外》、《青花瓷》等的人推崇备至。其实他们模仿的都是特点鲜明的歌手。想唱好张学友,注意多收下巴、用嗓子后面发音,低声搞点类似美声的感觉,高声撕扯一下就差不多,再刻意加点平翘舌不分,就更像了;刘德华,先花个三五天“喔”“喔”地练点共鸣,把声音调得浑厚,再把自己弄得S、SH不分就挺像;遇到张雨生、动力火车,就捏细嗓子眼;张国荣、陈奕迅,尽量让气息在嗓子里摩擦,事先抽点烟或者着点凉则效果更好……
  
   有一个现象我很早注意到了,无论在比较山寨、草根的大陆网友群里,还是在相对繁荣的港台文艺圈,能够模仿得惟妙惟肖、种类繁多的人,往往知名度不高。有人会很得意地指出,这正是这些人在模仿中迷失自我的表现。但我觉得除了这一点外,还有个原因,酷爱模仿的人往往喜欢一门心思钻进去,自得其乐。我们看到《康熙来了》请到的那几位嘉宾,在表演时自然威风八面,但准备表演时,给人的是一种渴望得到承认又略微战战兢兢的表情,让人觉得有些可怜。
  
   举个例子,说得更直白些吧!N多年之前台湾两个男孩组成了个组合,后来还一起主持节目。其中的矮个子能把很多明星模仿得很像,可是总是在对比中略显呆滞,游戏中总被对方捉弄;高个靓仔也酷爱在节目里搞模仿,可无论模仿陈奕迅、还是黄立行,他只能皱眉头、装猩猩似的搞笑而已。N年以后,高个子已经俨然宝岛的第一男子偶像,矮个子“沦落”到湖南台搭台主持。
  
   精于模仿的人精于技、钝于行。
   其实哪一行不是这样呢,能冲到台面上,做拔尖的角色,往往不是靠业务技能本身。
  
   当然,不是说善于模仿的人,就不能出头,陈奕迅曾在演唱会上一人分饰两角,演唱《一生中最爱》,传说中他还很能模仿张学友;庾澄庆和张信哲在《爱转动》里相互模仿……
  
   小沈阳这种阴柔嗓模仿刀郎反而很常见,如果一个沧桑嗓能模仿细腻嗓,可能吗?有的——康康模仿齐秦,这是我见过最不形似、却又最神似的模仿。
  
   最后我想说:模仿张学友八九分像的人,我们身边一抓一大把;可是世界上就只有一个人能唱到十分,这就是歌神与凡人的区别。
  
  二、不同歌手的技术含量差值
  
   张学友和模仿者的区别,这是一个明显的差距;另外各个歌星之间也有着事实存在的差距。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唱歌如果划为一项技术活,肯定还是要分高下的;当然,更高层面上来讲,它更是一项以个人修养、感情为基础的艺术创作,这个角度来讲,不便评高低。
   先就技术层面来讲讲。上高中时遇到一个哥们也很爱听歌,一天高谈阔论中,我说到张国荣唱不高,他立即反驳说:赵传就唱得高!说罢两人均哑然失笑。这里的潜台词是两人都认同赵传的唱功不过尔尔。当然后来我对老赵的看法有所提升,这是后话。这里主要说明一点,音域宽广与否、音高的高低,可以作为认定一个好歌手的标尺,但不能用来否定一个歌手。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那么技术含量应该有哪些指标?
   首先还是音色吧,这可以作为一个静态指标,比如说到陈奕迅人们想起他略带沙哑的磁性嗓音,说到张信哲会想起他温润如玉的声音。这需要先天生成、也需要后天熔炼和保养。静态指标另外还应包括一个音准,据说黎天王这点上有些寒碜;
   然后是动态指标,包括气息、音域、节奏感之类,以及什么真假声之类。
   又拿画画来举例吧,静态指标相当于每个人手中的笔,这笔的粗细、毛质要看你之前下的成本;动态指标相当于你挥毫泼墨的能力,如何在勾、皴、点、染时用笔老道。稚嫩者落笔则一大块墨色晕染,高手则能行云流水,粗细相间,再玩点少墨留白等技巧。以前我就认为席琳迪翁是一根钢笔,可以写出一幅幅漂亮的硬笔书法,但都是那么宽点的线条;惠特尼休斯顿有点排笔的意味,太粗了;玛丽亚凯莉则是一只比较好的狼毫,能粗能细,能湿能干。
   以这两项指标衡量乐坛诸子,则可见端倪:许多人是拿了支好笔,可是不善用笔。比如李克勤,他曾恬不知耻地唱了一首《我不会唱歌》,隐含的意思是说我这么能唱歌的人唱这首歌才有矛盾冲突效应。但他确实不会唱歌:音色靓丽,腔调呆板。他曾翻唱过《情非得已》,那几句“哦哦哦”听得让人难受。
   歌手们主要的技术差距在于动态指标,我们往往会在现场听歌时对许多人大跌眼镜,也多是因为动态指标不够高。但有意思的是,真正在声势上拉下对手的,反倒是静态指标“音色”,因为要靠独具个性的标签来独立门户、吸引眼球,至于音高、节奏,交给录音师搞定了。
  
   真正的英雄是词曲、制作人,尤其是那些量身定做的。他们可以为单薄的声线打造一面适合的升降坡度,符合其嗓音斜率的韵律来凸显歌手特色,或是强调性地塞些爆破音、浊辅音等等,如此这般,让人感觉刘德华也能飙上高音、让成龙大哥难打卷的舌头别具韵味。
  
  
  三、从“纵贯线”,谈谈更高的境界
  
   开头说到西方哲学之否定之否定,其实佛家思想也有,就是所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就是山”。当我们纵览了流行歌手前仆后继的滔滔大军,这时候,我们适合站得更高,用新的价值体系衡量所谓唱功。
   前面说到,我对自己模仿功力颇为自得,可是有一天听到女友夸张震岳唱得好时,不禁哑然。这样的嗓子……
   春晚上,这小子跟三个老男人的乐团震惊全场。四人里,除了周华健外,几乎都不是传统概念里“唱功好”的范围。可是还是那么激动人心。
   还是前面说到的,唱歌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我们当然希望罗大佑能像保罗西蒙那样唱作俱佳,但他就是典型的鲍勃迪伦了,可是豪不损伤他在舞台上的魅力。
   这不仅仅是创作型歌手的优势,这是个人格局、修养、情感所汇聚的力量,这种力量高于一切技术含量。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luodayou.net/bbs2/)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