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黄耀明:罗大佑协助我做“单飞”音乐 [打印本页]

作者: 追梦人    时间: 2010-5-18 17:26     标题: 黄耀明:罗大佑协助我做“单飞”音乐

网易娱乐 2010-04-21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文/粤港组 Mandy) 黄耀明被誉为是香港乐坛难得的“怪才”, 他成名于与刘以达组成的乐队“达明一派”。1990年“达明一派”解散后,他加入滚石旗下厂牌、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在罗大佑的协助下迈出单飞的步伐。回忆起与罗大佑合作发行三张个人专辑的情景,他表示是罗大佑及滚石教会了那个疯狂沉溺自己音乐的黄耀明,学习如何在创意和市场中寻找平衡点。

  首张个人专辑太疯狂 罗大佑把关平衡

  网易娱乐:还记得当年你与滚石合作的情景吗?

  黄耀明:其实是我与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合作,在香港的专辑发行是滚石。我签约的时候是跟音乐工厂签约,签约也是因为罗大佑。后来我也有跟一些滚石的音乐人合作,那是我做第一张个人专辑就是罗大佑制作。其实第一张个人专辑罗大佑参与得不是很多,第二张开始多起来。

  网易娱乐:与滚石一共合作了多少张专辑?

  黄耀明:不多,就三张:《信望爱》、《借借你的爱》和《明明不是天使》。

  网易娱乐: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的时候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黄耀明:是我离开达明一派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有点患得患失的感觉。因为“达明一派”在80年代到90年初的时候已经建立了不错的成绩,突然决定放弃做“达明一派”。但是也很兴奋,因为你可以用一个不同的方法,跟以往不同的方法做,跟一群不同的人做,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当然也想到“这全部都是我的”,觉得自己蛮骄傲的。但后来坐下来,原来是蛮辛苦的,没有以前的搭档一起合作,原来是那么难!最后出来那个作品《信望爱》,我就想“我一定是疯了,做了这样的专辑”。现在回头看,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真的觉得骄傲,有成功感,虽然他不完美。

  网易娱乐:发行的成绩满意吗?

  黄耀明:市场的成绩不算好,只能算还可以,因为相比以前而言,“达明一派”的成绩无论在商业上还是评论上都很不错,那张专辑比不上我在“达明一派”时期专辑的销量。对《信望爱》很多人说:“怎么那么难懂?”有两三首歌有七、八分钟长,还有很多民族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还有题材也蛮奇怪的,很真理性的题材。有人评论这张唱片是“走过头了”,销量也不够好,但我觉得还可以继续下去,慢慢下去的几张唱片才找到一个平衡点,后来罗大佑有了多一点的参与,他是大师,无论是创意上还是对市场把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我们后来又与音乐工厂的音乐人在一起,做了第二张唱片。

  网易娱乐:罗大佑怎样帮你找平衡点?

  黄耀明:一起开会、讨论,其实也没有太刻意要怎样怎样操作。做第一张个人唱片的时候,觉得全部都要自己做决定,很疯狂。第二次我自己也学到了,怎样在吸引歌迷的同时,也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第二张专辑做了些自己觉得蛮有趣、市场也比较容易接受的歌,同时那些歌也没有失去自己的创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在市场还是创意上罗大佑都有给一些意见,所以第二张跟第一张出来的效果很不同。算上去其实第一张专辑没有罗大佑的参与,从第二张才开始有,从那个时候我也开始与林夕合作。第二张专辑是我跟熟人以外的人合作的先例。

  首张国语专辑:台湾手法处理港乐失特色

  网易娱乐:对于发行上面的问题有与滚石保持沟通吗?

  黄耀明:有,我有去台湾发行自己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的国语专辑,叫《明明不是天使》。当年我还住在台北一段时间,讨论了我的音乐该为了台湾市场做怎样的调整,造型怎样设计。我的粤语专辑因为还在香港发行,就更多由自己决定。但《明明不是天使》主打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市场,那时候还不能发到内地,其实这也是一张很奇怪的专辑,但最后却走了出来,我也觉得太怪了。反正一直下来我的音乐对很多人来说都很怪。(笑)现在可能不是了吧?

  网易娱乐:还是很有个人风格。

  黄耀明:我希望我的音乐对于乐迷来说不是怪,是有个人风格。

  网易娱乐:当时对发行国语专辑有信心吗?

  黄耀明:当时我不知道,想不清楚。我觉得台湾没有这种音乐,信心一半一半吧,一半是觉得自己应该是有机会的,另一半就是:可能他们根本不会习惯这种音乐。而且也是我第一次录国语,之前录过一两首单曲,那次是第一次录全国语,很不习惯,有很多语言上的问题,虽然是由音乐工厂制作,但是台湾的音乐人帮我配唱,后来我们觉得用他们的方式处理我的歌,好像慢慢就失去了我们的感觉和特色,后来我们又决定回到香港,用自己的方法处理这个专辑。罗大佑、林夕都有很多的参与,用了一个香港的方式处理国语专辑。

  网易娱乐:后来那张国语专辑有被台湾乐迷接受吗?

  黄耀明:我觉得不算是被接受了,也不算卖得很好。

  网易娱乐:所以从这次以后就决定不做全国语专辑?

  黄耀明:不是决定不做,我还是用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特色、有香港的特色是很重要的。现在我制作中的专辑中有国语也有粤语,要分得那么清楚吗?要分得清楚这个人说的话是来自香港还是台湾还是北京、广州吗?每个人都会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味道,反而是有趣的地方。这几年下来我觉得反正自己做事情这么慢,要兼顾香港也要发展内地,干脆就把不同的语言都放在里面吧。

  网易娱乐:做了三张专辑,最喜欢哪一张?

  黄耀明:可能是第三张,因为有对前两张的总结放在里面,有一些前两张的精选歌曲在里面,同时也是总结在“音乐工厂”的那个阶段。

  “企业化”操作唱片有启发也有反思

  网易娱乐:与滚石合作的时期,对这家公司有什么印象?

  黄耀明:滚石在那个时候是台湾一家很重要的唱片公司,它在80年代很有创意,我与他们合作以后,才发现有的时候香港做唱片反而没有别人这么好的计划,当然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会不会计划得太厉害了,我跟滚石有策划过的唱片就是《明明不是天使》,但到了最后,我还是回到了香港做,企划和宣传他们真的很有自己的一套,对此我也很有启发;不过后来我一直想:怎样在创意跟企划之间找到平衡,因为创作不是计划出来的,宣传可以计划,但创作就很难了,不能说“我计划要怎样创作这个音乐”,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感觉不单只是滚石,是这么多年来我的心得体会。后来这种观念也来到香港了,很“企业化”,像四大天王的年代。

  网易娱乐:你觉得这种风气让市场变得太“商业”?

  黄耀明:我不会用“商业”这个词形容,这个词有点贬义,我不想贬低这种做法。这么多年来,从达明一派到现在差不多25年来,我都在两面试试看,看应该怎样做。很有计划去做,很有商业头脑去做,有的时候会帮我做事情更顺利,不过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创意更重要。

  华人音乐衰落不只是滚石的责任

  网易娱乐:滚石在鼎盛时期旗下有很多音乐厂牌,不过很多人说现在滚石已经衰落;而你现在已经有自己的音乐厂牌“人山人海”,能否以你的经验分享一下这个现象?

  黄耀明:其实现在我已经没有对哪个歌手是滚石旗下有很深刻的印象,或许这也是一个问题,以前哪个歌手是滚石的,印象很清楚,他身上有很明显的滚石特质,现在没有很明显了。但这不但是滚石的问题,你说在华人音乐里有哪个品牌可以做到?这是华人的流行音乐需要去反省的东西。每个歌手应该培养自己的特点,我可以说我无论在哪个公司,我还是黄耀明;罗大佑无论去了哪家公司,他还是罗大佑。在中国内地很多歌手常常换公司,只要他本身是好歌手就没有问题,陈珊妮、崔健、陈绮贞在哪个公司都没有区别。整个行业、所有音乐创作者都需要反省,媒体没有责任吗?媒体在推什么,所有唱片公司都跟着要玩这个游戏,不要把所有责任放在一个公司上,全社会的人都有责任。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luodayou.net/bbs2/)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