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南方都市报】罗大佑:我就是个老爸,蛮有爱心的老爸
[打印本页]
作者:
追梦人
时间:
2017-8-6 16:18
标题:
【南方都市报】罗大佑:我就是个老爸,蛮有爱心的老爸
浪子回家,时隔13年发新专辑《家III》
罗大佑:我就是个老爸,蛮有爱心的老爸
南方都市报 2017年08月02日 版次:GB02
如今“台北就是我的家”,罗大佑体验到了一次关于爱和家的轮回。“四海为家”成了罗大佑的过去时,“我觉得是很难动了,女儿在这边,她马上就五岁了。”
如果你是个活在刻板印象里的乐迷,那你一定会对罗大佑隔了13年才发布的这张专辑——— 《家III》大跌眼镜。这里没有尖锐的批判,处处都是温存的爱。
罗大佑变了,无论生活上,还是音乐上,“骂我的话,就是骂我的状态嘛,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就是个老爸,是个蛮有爱心的老爸。”
这一切的改变,罗大佑都归结于女儿的降生。2012年,女儿Gemma诞生于香港,罗大佑老来得女,终结了自己几十年四海为家的“浪子生涯”。为了让女儿学习国语,罗大佑携妻女搬回台北。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他曾经在代表作《鹿港小镇》里轰轰烈烈揭开城市化进程美好表象之下的矛盾,如今南都记者问道:现在台北是你的家了吧?
“对。”罗大佑不假思索。
“那你要写一首《台北就是我的家》。”南都记者补充。
“对!好主意!”罗大佑笑了。
从事音乐超过40年,罗大佑一直被奉为乐坛的精神领袖,横空出世时便敢言敢怒,棱角分明,这一艺术人格令许多知识分子倾倒。以至于在1984年推出专辑《家》时,唱家园唱故土,却被文艺批评家诟病其不关心社会。
33年后,罗大佑因组建家庭有感而发,再度对“家”感怀吟唱,推出最新专辑《家III》,借这个契机,罗大佑接受了南都专访,揭开自己的蜕变,他坦言,棱角已经收起,浑身充满爱,套用他的歌词———太阳西下倦鸟归,罗大佑已踏上旧时的归途。
创作之苦
唱亲近的人、熟悉的土地、你认识的环境
“这张唱片用了13年,前面大概七八年左右有点自己跟歌曲、创作、住的地方格格不入的感觉,东西合得起来才会真正把这个东西表达好。”
近二十年来,罗大佑只发行过两张录音室专辑,2004年的《美丽岛》和今天的《家III》。他的创作,讲究“共鸣”。过去是十三年里的前七八年,罗大佑找不到感动自己的创作和状态。“比如低音提琴跟小提琴,体积相差太大,有些共鸣没有办法合在一起,而跟一个定音鼓,它们就可以产生泛音。”罗大佑看重音乐和生活的“频率相投”,低产和减产,代表着他与环境没能好好地融为一体。
“这张唱片用了十三年,前面大概七八年左右有点自己跟歌曲、创作、住的地方格格不入的感觉,东西合得起来才会真正把这个东西表达好。”
彼时,唱出的歌声干涩,似乎没有“真正融入空气”,《家III》专辑的主打歌《家(III)》写于2010年罗大佑香港跑马地的家中,演唱会也有献唱,可歌曲唱起来十分吃力,直到2013年搬回台北,一个灵光乍现,经过转K ey、主乐器由吉他改为钢琴、重新编曲制作,又找来保加利亚的管弦乐队演奏,注入童声合唱,这首歌才成了。
这时的罗大佑已经变成了一位父亲。
罗大佑心里的家有三种面貌———年轻时父母给的家,成年后自己出去闯荡的家,这两种状态分别对应了《家I》、《家II》两首歌;而第三个家,是他现在的状态,妻女傍身,其乐融融。
正因有组建了自己的小家,罗大佑再次萌生了歌颂“家”的欲望,连专辑色调相比以往的沉重、严肃,都换上了明亮柔和的视觉色彩,山川、河流、田野之间,罗大佑凹着不同的造型,酷感依旧,却平添柔情。他与妻女的多张合照,也被收录进实体专辑内页。
专辑《家III》里都唱了些什么?“亲近的人、熟悉的土地,你认识的环境;然后这个年纪,你活两次,觉得自己死过好多次了,好像可以再活过来了。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女儿啦。”罗大佑三句不离女儿。
为父之乐
“我强力赞成大家在年纪差不多时生儿育女”
“以前就是不想要,但是生了下一代,会激发这一代,虽然你都是付出,但从这个付出里面你会感觉到快乐。”
“你习惯别人称呼你‘大佑哥’、‘大佑叔’,还是别的什么称呼?”7月25日,新专辑台北记者会后,罗大佑听到南都记者这样问后,一脸苦笑:“大佑哥……‘叔’就叫老了嘛,大叔的感觉更老哈哈,大佑哥多亲切,哥很好!”显然,罗大佑并不服老。
女儿Gemma即将迎来5岁生日,这对父女年纪相差58岁。女儿不仅是罗大佑推出新专辑的原动力,还终结了他的浪子情怀,磨圆了罗大佑的棱角。
《家III》讲的是一种和谐的状态,“以前写这个东西会被骂的。”1984年,推出专辑《家》时,少了出道专辑《之乎者也》里的尖锐,而多了家园故土情怀,却被乐评人诟病不关心社会,罗大佑当年还因此郁闷而不自信。
如今再推一张《家III》,罗大佑不再担心:“骂我的话,就是骂我的状态嘛,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就是个老爸,是个蛮有爱心的老爸。”
许多旧时的艺术家习惯,也被迫要改变。接受南都专访时,罗大佑回忆起了上一段婚姻里自己恼人的特例独行———“记得我第一次婚姻的时候,我常常在睡觉的时候听音乐,到后来太太终于忍不住,起来‘啪’地就……(罗大佑做出一连串抓狂的动作)。”
生活习惯因为女儿的降生,变得更彻底。5年前,从产房抱起女儿的那一刻起,罗大佑觉得该面对的终于到了。他特意把家搬回台北,给女儿更理想的成长环境。女儿不到5岁,他和妻子便培养女儿的独立性,让女儿独住一个房间,只有星期六日才让女儿与他们同住。每当听到夜半哭喊,他和妻子都“腾”地惊醒,“我们就看谁第一个蹦起来。通常是妈妈啊哈哈,爸爸十次里面大概三次(起来)吧!”
罗大佑也遭遇着每一个父亲都躲不了的抓狂情形。女儿小的时候在沙发上爬来爬去,爬到柜子上,“咚”的一声栽到地上,满脸是血,差点撞到牙齿,罗大佑无比紧张,虽然曾经学医从医,但面对女儿依旧无措,“小朋友肚子痛,可能是吃了什么才痛,她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你会紧张,因为你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女儿出任何状况,罗大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急诊电话。他自嘲,过去虽然学医,如今功力大概仅停留在“药到命除”。
“四海为家,我们这种就是浪子,浪荡惯了。”———这句出自2011年《新京报》罗大佑专访的原话,转眼就反悔了。曾经生儿育女是无所谓的事情,如今罗大佑却强烈建议年纪适合的人们要及时享受天伦、积极造人。
“我强力赞成大家在年纪差不多的时候生儿育女。”女儿对罗大佑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以前就是不想要,但是生了下一代,会激发这一代,虽然你都是付出,但从这个付出里面你会感觉到快乐。”
罗大佑深刻体会到父母之爱的重要,以致他觉得,世上慷慨解囊不求回报的富豪,施善的动机大概都来自幼年时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爱,“我现在高度怀疑做好事的人,不求回报的那种人,他们这种动机都应该是来自于自己父母给自己的那种爱或付出。”
罗大佑透露,太太会播放《恋曲1980》给女儿听。如果女儿没有继承父业从事音乐工作,他并不觉得可惜,他对女儿采取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连学钢琴这事都不会亲自传授。
倦鸟归时
“人一辈子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不在家,一种是在家”
“你会牵着女儿这样走走走,后来才发现,好像是反过来,是她牵着你往哪里走一样。”
第一张《家》推出时的1984年,罗大佑还没有离开父母给的家,还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样。那时起,罗大佑积极践行着“四海为家”的誓言,纽约、香港、北京、上海,搬家近20次,他曾解释,自己是在一种动的过程中,寻找归属感。
他在颠沛动荡的生活里体验生活。回顾过往,他选不出最喜爱的地方,因为逗留过的地方都是他成长中的养分,这些地方又都生活着罗大佑的朋友,这是他与这些地方的纽带。
如今这个归属感落在了台北,“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生活最重要嘛,你管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对不对?”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这句歌词成为多少异乡漂泊人的心声,如今倦鸟回归,罗大佑终究把这里当成了家,台北对罗大佑来说是故土,这里熟人满地———“我的父母葬在纽约,而我其他家人全部都在,我婆婆啦、我叔叔啦、三个姑姑啦,家里全部都还在。我们是客家人嘛,所以我们去扫墓的时候全都是一起去的。”
罗大佑觉得,并不是自己选择去哪里,而是女儿出生后,是女儿在牵引着他走向下一个目的地,“好像是女儿带我回台北的感觉。”是女儿让罗大佑有了家的感觉,是女儿迫使罗大佑选择回到台北,女儿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罗大佑的心,“你会牵着女儿这样走走走,后来才发现,好像是反过来,是她牵着你往哪里走一样。”
家在罗大佑心里很重要,“人一辈子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不在家,一种是在家。你仔细想一想。不管是你从你父母的家出来以后,或是你现在在外面工作,或是哪里,你只有在家和不在家两种状态。我们曾经想逃离父母,(觉得)他们管太多了,到外面去闯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要成立家,没那么简单。一直到终于定下来的时候,你发现,父母给你的那个家,它已经不在了,它可能已经瓦解了,或者是父母之一可能已经走了。家的定义很大,我们一路在成长,它一路在变。家的感觉跟社会一步步在变。”
甚至回想起最初创作的《童年》,罗大佑觉得这是因为受到父母的呵护、家的庇佑,才会写出开心的童年,“你不用去担心那些意外、温饱、碰到不好的事情,长大了才知道,这跟家是有关系的……家是人类最小的单位里面你可以找到最多的爱的一个地方。”
如今“台北就是我的家”,罗大佑体验到了一次关于爱和家的轮回。“四海为家”成了罗大佑的过去时,“我觉得是很难动了,女儿在这边,她马上就五岁了。”
罗大佑的改变突如其来。为了新专辑的宣传,罗大佑还破天荒玩起了Facebook和微博。“就觉得说跟年轻人、跟社会应该多沟通一点。”自认科技白痴,罗大佑并不爱追随科技上的潮流,但年轻人在讲什么、沟通什么,他也逐渐重视起来,“我们不可避免一定会用iPhone的嘛!可是我就是那么慢!”各种账号密码会记混,但罗大佑还是下定决心通过网络,跟年轻人拉近一些距离。
网络并不总是可爱,倘若遇到网络暴力,罗大佑该如何应对?“他们那个暴力,比起我们成长里的时代的暴力,差远了。”
逐曲聆听
1.《同学会》
2012年中国医药学院校庆请罗大佑回去表演,他见到很多学弟学妹,很多往事涌上心头。回来之后,他就尝试跟初中同学联系,开始联络,每半年碰一次面。罗大佑的体会是,同学就像家人一样,是没得选择的。不像朋友,还可以挑。日子久了,会发现同学就像是一面镜子。在他们身上我们照见自己的成长历程,自己的模样,像是对自己的一种探险。珍惜同学,就好像在珍惜自己一起成长的一个个体对象。
2 .《致观音山》
用地理看人生,一直是罗大佑音乐里,很重要的特色之一。致观音山,是生命经另一次转折之后,回到原点的罗大佑,再次审视自己成长的地方,视觉角度上,有了另一种变化,是从渐渐远离的俯视,慢慢变成步步靠近后的仰望。
3 .《家(III)》
《家(III)》是暨1984年的《家(I)》、《家(II)》之后,睽违33年的续曲。延续同样主题,却有更深沉的领悟,及更细致的音乐。
4 .《人生爱继续》
专辑中唯一的台语歌。这是罗大佑与身边同世代朋友互相勉励的一句话。好多人走了,罗曼菲(罗大佑好友,台湾知名舞蹈家)在2005年3月过世,给罗大佑很大的冲击。2011年罗大佑在南宁,一个睡不着的清晨,爬起来写了这首歌。台语“爱”有两个意思,人生爱继续,人生要继续。
5 .《北西南风》
原先是电影《华丽上班族》的插曲,原声带的版本由儿童合唱团来演绎。而《家III》这张专辑在制作上的主轴之一也是合唱团的声音,因此罗大佑加入这首歌,呈现他与合唱团之间的连结。
6 .《握手》
是罗大佑给年轻人的歌,所以歌词中有“女孩、男孩”这些称谓。这首歌想提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结,面对面、握手接触的温度,这种实在的感受,在数字科技进步的影响之下,已经慢慢消失中。
7 .《Do Re Mi》
这首歌原先是给郑秀文唱的粤语歌,2012年电影《高海拔之恋Ⅱ》的主题曲。专辑中除了《童话爱情》比较抒情之外(但也是看起来像情歌,实际是给女儿的歌),没有一首情歌,觉得专辑需要这样的情绪,就制作一个罗大佑的版本的情歌。
8 .《你准备要活两次》
这首歌原本是写给萧煌奇的,而因为它承接了《人生爱继续》的主轴,讲的是活着的力量,属于慢板,这两首歌像是阴性与阳性,都在讲同一个主题。
9 .《没有时间》
《没有时间》演绎的是罗大佑对现代社会的焦虑跟恐惧。
10 .《童话爱情》
“哪天,成长的你,和年迈的我,将这么回到现在这良辰美景。”歌词充满父亲的爱,和一生的牵绊,是专辑中最贴近内心的歌曲。
采写:南都记者 麻乐 实习生 林可涵
作者:
追梦人
时间:
2017-8-30 15:46
标题:
罗大佑为让女儿无后顾之忧已立好遗嘱
网易娱乐 2017-08-20
网易娱乐8月20日报道 据台湾媒体报道,63岁“音乐教父”罗大佑推出《家III》专辑接受专访,提到妈妈生前曾反对他弃医当歌手,甚至不惜撂下“不做医生把你杀死”等狠话,他经过10多年抗争,父母才妥协。而第2任妻子Elaine的好脾气,让他学会更有耐性,女儿出世后,更让他平淡的生命受到鼓舞,笑容也变多,并透露已立好遗嘱分配财产,让女儿无后顾之忧;因老婆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好,再怀孕恐有命危风险,已不打算让她再生。
他与5岁女儿年龄差距悬殊,是否担心无法陪伴女儿成长到出嫁的完整历程?他笑说,最好的方式是让女儿喜欢活着,每天笑着醒来,也要让旁边的人喜欢她,这年头天灾人祸,“活在当下,她快乐我也快乐”。
他也谈到女儿令他转变最大,“她好笑、好玩呀,小朋友身上有种往上生长的力量,大到不可思议,长大的能量不断往上冲,年纪大有个好处,接受这样的能量,便鼓舞你,让你变开心”。他不因女儿出世而变得容易伤感掉泪,表示:“来之不易,是很快乐的事。”
他“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的巡演10月14日将在小巨蛋举行,坚持不用提词机,要将歌练到滚瓜烂熟,他戏称“要练到在台上被番茄丢到脸,都要会说谢谢你”,而是否邀前妻李烈来?他笑说:“不要邀请比较好,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luodayou.net/bbs2/)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