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是电影《双镯》的主题曲,电影内容涉及女同性恋的问题,……听过这首歌后,我发觉可以适合小调的需要。这首歌是很齐整的,但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每句都很长.这首歌的每一段都有四句,每句有十三个字,每十三个字又可以很整齐地分为三个小节,而每小节又可以一个四四五的结构 (56i6 56i6 56365) 这种四言和五言的结构,给一人一种颇为“文言”的感觉,很易于诱人填出套句,但我警惕着自己不要填文言,但事实上我是需要用文字言去填,因此填词的整体语言策就是要用一些浅近的文言。 开始填写歌词的时候,我曾经徘徊于老套文和浅近文言之间,花了一些时间,但现在已经易于控制了。检读过去所填的歌词,我明白到自己在过去填词的时候,有些字是故意用的,目的是让人感到那些是浅近的文言,但有些句式是刻意将旧文言句式翻新,使人不会产生老套的感觉,歌词中某些词语,如“终老” \“苦短”\“执子之手”\“恨台上卿卿或台上我我”一类,如果填普通的歌曲或其他旋律的歌曲,一定是不会用的,但在这首歌中却一定要用。由于句子太长,若真的用文言,句子的密度会很高,也就会很复杂,而这首歌的 tempo(节奏) 是较快的,一点也不慢。即使现在的所谓慢歌,已不再是顾家辉时代慢歌,每个 bar(小节) 都有很多音,非常紧密的。填上复杂的文言,若是当作诗来听还可以,但当作歌词来听的话,听的人可能不易消化,没法感受。 歌词配合着旋律,目的是要感动听众,并非要给听众灌输什么深的道理,因此不能不让听众有一些舒徐的空间。四四五的句式,易于将文言句式翻新和运用叠句,例如“同时过路,同做过梦”,“何日再在,何地再聚”,“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间上终老”,“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都是将文言句式翻新的。这四句是完全没有浪费。刚才谈到要避用那些比较深的文言,其实“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间上终老”句中的“或”和“在”是十分白话化的,前面“同是过路,同做个梦”是比较传统的两两相对,但这却用“或”和“在”将上一句跟下一句扣上,使十三个字连在一起也不会使人感到堆砌。“台上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一句,其实都是相当白话的,只不过是用上文言句式。如果没有这首歌的结构,没有旋律,将这个句子当作诗来处理,看的人一定不会感到它的好处,这个句子一定要嵌入这个旋律,唱出来,才会感到歌词结构是有道理和有效的。如果我们是读诗的话,歌词的某些部份也许会是太过平铺直。 我绝不喜欢那些可以用读散文方法来读的诗,因为那些诗的思路如流水账,由第一行至最后都不用停,思想不须有任何跳跃,然而,这种情形在歌词中是自然的而且必须的。歌词当中是须要有些像“金句”之类的东西,指出什么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在诗中写出来,读者不会感到特别,只会感到过于直接,但在歌词中却可以是配合著旋律唱出来的最重要的部份,它可能成为重复,也可能成为整首歌的高潮。一般而言,我们称这些重句为 hook link。 这首歌其中有一段是属于变奏的,它是从前面四段脱离出来.在未填词以前,要预先计划好在哪个置上写些什么东西,比如歌名.这首歌最明显的是最后一句,“似是故人来,断肠是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若果在此处还不填上句可以使人上口的句子,给听众一个 concept(意念)的话,这首歌就会太过复杂了。因此,先清晰地 build up(建立)好,然后才用其他东西与之配合此外,这首歌是十分长的,差不多像是作文那般,整张原稿纸填得满满的,梅艳芳也曾投诉这首歌太长,难于记忆。假如要写一首这样长的诗,句子当中是需要运用一些比喻或意象之类的技巧。在这首歌当中,我不能在歌词中制造一些画面的效果,因为我没有看过这套电影,若果制造出来的画面跟电影内容不配合的话就会有问题……
似是故人来 词/林夕 曲/罗大佑 唱/梅艳芳 同是过路同造过梦本应是一对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 前事故人忘忧的你可曾记得起 欢喜伤悲老病生死说不上传奇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 俗尘渺渺天意茫茫将你共我分开 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何日再在何地再聚说今夜真暖 无份有缘回忆不断生命却苦短 一种相思二段苦恋半生说没完 在年月深渊望明月远远想像你忧怨 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间上终老 离别以前未知相对当日那么好 执子之手却又分手爱得有还无 十年后双双万年后对对只恨看不到
2004-3-10
罗大佑。陈升,一路货色,你们还好意思在这里宣传。
如此烂的曲,林夕居然给他做词,真的想不明白
梅艳方也敢拿出来唱
2004-7-30北京娱乐信报 www.stardaily.com.cn
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好多歌迷都尊称他“夕爷”,18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填写了约2500首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笑傲群雄。不过林夕为人低调,不喜欢接受采访,记者花了不少时间联系与等待之后,终于在他来京参加CCTV-MTV音乐盛典之际“抓到”了他,“夕爷”也努力克服连日疲倦和旅途劳累,打起精神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打笔仗因我年少气盛 记者(以下简称记):什么时候开始对填词有了兴趣? 林夕(以下简称夕):念高中的时候,开始参加一些填词比赛。 记:周慕瑜(本名罗锵鸣)在1982年9月10日的《唱片骑师周报》上发表文章,对你获得填词比赛冠军的《雨巷》提出批评,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 夕:对,我也对他的批评做了回应,打了一些笔仗。 记:当时这种对流行歌词的研究和探讨的风气很风行吗? 夕:很少。那时因我年少气盛,受不住别人说,就回了很多篇。大概有四五个来回。 记:你觉得这种探讨对于你的作用是什么? 夕(笑):让我很爽,可以有人让我骂——他骂我、我也骂他。 乐队词人比较自由 记:怎么认识的Raidas并且开始合作的? 夕:1986年,他们要组团参加比赛,经人介绍我们认识了,之前我是业余词人,参加了很多比赛,认识他们之后,就帮他们填词。 记:《吸烟的女人》是你最早发表的歌词吗? 夕:不是。我第一次发表的作品是在1985年,香港电台举办的一个比赛,我赢了冠军,那首歌后来由钟镇涛唱了。 记:大家都觉得说Raidas是一个二人组合并不恰当,因为林夕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你们的合作一定很紧密了? 夕:没有啦,他们只是给我歌,然后我就写,中间也没什么讨论。 记:都不用沟通的吗? 夕:没有啊,我写完他们就唱,也没有提出什么修改。 记:好奇怪啊? 夕:对,是很奇怪,很自由的一种方式。 记:对于当时所谓你和陈少琪、刘卓辉等人开创乐队“御用词人”先河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夕:这是个风气,好像有一个班底比较固定,有一些火花。我从乐队起家,是个巧合。 记: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乐队风潮,对你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夕:帮我在填词界当中有很好的发展,而且发展比较自由。 记:比给主流歌手填词自由? 夕:其实也差不多,我觉得现在证明了原本在地下的、给乐队填词的填词人也可以进入主流。 记:后来你过渡到“主流词人”,那么这个转折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者是给谁写的某一首歌呢? 夕:没有某一首特定的歌让我踏入主流,可能是那时候的乐坛需要一点新鲜的东西。 写歌不靠灵感靠体验 记:你说你十几年来总是处于欠债的状况——欠这个那个歌手的歌词,现在还是这样?为什么? 夕:对啊。他们要得太快了。 记:罗大佑说,你总是特别忙,一度他感觉你好像是一种濒临死亡的状态,你有过这种感觉吗?还是他太夸张? 夕:他太夸张了。 记:那你每天是怎么安排的? 夕:早上七八点上床休息,下午两三点起床,先去商台上班。(注:林夕是商台创意顾问) 林:罗大佑的音乐工厂你还在帮他管吗? 夕:很久没有管了。 记:还有其他的工作? 夕:没有了。够了。(夕爷语气中带一点埋怨,好像言外之意是:你想要累死我吗?) 记:你说流行音乐就是你的爱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哪里? 夕:就是爱啊。不介意为对方做牺牲,比如我为写歌会牺牲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休息、娱乐。 记:这样不停地写,有没有把自己掏空的感觉? 夕:不会。 记:哪来这么多灵感? 夕:不是靠灵感,是靠体验。灵感会跑不出来,如果有体验的话,你就会写很多东西出来。 记:你的体验比别人多,因为你敏感? 夕:是。 性格其实很理智 记:曾经有篇文章提到你的泪比别人多——填过一首很好的歌,发现监制没有用,曾经哭得不可收拾。还有一次说你在母亲家吃饭,可是有很多歌词还没有写,面对美味佳肴又没时间、也不敢吃饭,别人还一个劲儿地追逼歌词,你气愤地把传呼机摔在地上崩溃到痛哭。你是一个很容易落泪的人吗? 夕:应该不会。 记:现在还有什么情况是最能勾引你的眼泪的? 夕:没有了,我很久没有哭过了。 记:你觉得自己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夕:我很理智。 记:我看你的歌词常常觉得很矛盾。 夕:那是个假象,让人以为我很感性。 记:我听你写的《暗涌》,觉得好绝望,听得几乎想要自杀,但有很多时候你的态度却又很冷静、很客观、很理智,有种洞悉事情之后的嘲讽态度,比如《传说》。你是怎么把这种悲观、绝望跟理智、客观融合起来的? 夕:好难回答啊!凭经验吧。 记:你是不是也有些双重性格? 夕:是。 会用不同角度 写广东版和国语版 记:通常我觉得你的歌词都很悲情,但不是很毒辣、很咬牙切齿的那种,比如黄伟文会写出《你没有好结果》那样的,我觉得你最怨毒的一首是《风月宝鉴》——“想要见一面,谁要见你的面……想免却生离,谁介意你死别……”为什么这首歌写得如此怨毒? 夕:我不觉得它怨毒,它是怨,但不毒,是在怨自己。主要也是为了配合那个舞台剧(《石头记》)的剧情来写的。 记:我很喜欢《春光乍泄》,黄耀明说那是你们去看了一个午夜场电影之后的杰作,能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夕:那个电影是《Before Sun Rise》,看完那个电影,我们有一种感觉,就是在爱情上要抓紧机会,于是就把这个感觉写出来。 记:有点及时行乐的意味? 夕:是。 记:一般来说,我们感觉广东歌的国语版都没有广东版歌词好,你觉得呢? 夕:也没有啦,不一定是广东版就比国语版要好,没有这个定律,而且我自己的习惯是,如果一首歌要写广东版和国语版的话,我会用不同的角度去写。 给刘德华写“心灵鸡汤” 记:你曾说“我会警惕自己,往后无论如何匆忙,都不可以写下让自己事后后悔的歌词”。目前有没有令自己后悔的歌词呢? 夕:当然有,因为人会不断地发现有些东西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记:最近写过一些像你自己期望写出来的那种“心灵鸡汤”的歌词吗? 夕:最近给刘德华写了这样的歌。 记:有没有兴趣可能来内地多做一些交流的活动?你希望参加什么形式的活动? 夕:我当然希望,但是要看情况。 记:有没有发掘词坛新人、栽培新人的计划? 夕:目前来讲我没有这样的计划,我还是愿意将我的时间用在专心创作上面。如果跟新人有这个缘分,我会愿意交流,但不会刻意去做这个事情。 后记 做成林夕的专访,如释重负,仿佛是终于给了自己一个交待——因为我在过去的6年里曾经有过两次采访他的机会,但都因种种原因而失之交臂。这一次我对自己说,如果还要错过,可能就是你真的和林夕无缘了,因为身为记者总有那么一些人是你特别想要做访问的,而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也未必还会有下一次,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珍惜“这一次”,就像林夕在《春光乍泄》里面表达的意思,一定要抓紧机会。其实,不仅仅是爱情,任何事情都应这样,惟有如此,生命中才会少一点追悔。
信报记者 唐 峥
引用:
以下是引用上帝保佑在2004-7-29 18:16:40的发言:罗大佑。陈升,一路货色,你们还好意思在这里宣传。
如此烂的曲,林夕居然给他做词,真的想不明白
梅艳方也敢拿出来唱
我两盏路灯就这样被轻易的否定了???
罗大佑、陈升,,怎样了,,,
或者有,,更好的推荐?
上帝保佑
我从来不在网上骂人,不过这次我忍不住了,你不会是个无脑儿吧,可怜。
--《似是故人来》是梅艳芳唱的最好的歌。
欢迎光临 罗大佑音乐联盟网论坛 (http://luodayou.net/bbs2/)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