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首頁/面對大佑/羅大佑談音樂 |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
●與音樂的關系 六歲開始彈鋼琴,與家庭背景一定有關系,爸爸媽媽逼住彈了七、八年,當時非常討厭,這與壓力問題一定有關系,同一件事,有人逼住去做,一定會抗拒。但一直都有聽西洋歌﹔真正是自己中意音樂,應該是初中時,十一、二歲,聽好多英文歌,不停地聽,沒想過要以音樂做職業。我是學醫,壓力很大,雖然有做音樂,但主要是做醫生,沒想過放棄做醫生,這決定不是一、兩個月或一、兩年的事,是十几年才Found decision(決定)。其實做什么也是一樣,需要定自己做什么可以做得好些﹔若果讓我做醫生的話,一邊做醫生,一邊做音樂也可以,但成績就不會那么好。可能這邊六十五分,那邊六十分,不是專業,專注慢慢地百分之一百去做音樂,成績反而比較明顯 音樂是『入邊』出來的。學醫,因為家里就是一個醫院,爸爸是醫生、媽媽是護士、姊姊是藥劑師、哥哥亦是醫生。學音樂,純粹是培養興趣,醫生、律師,傳統方面覺得是正正宗宗的職業,而不是唱歌、跳舞,旁門左道。辛苦,一定辛苦,走不掉,台灣大學學醫要七年,期間要pass Exam(考試),一邊要學�謢h𦺋,聽�謢h歌,寫�謢h𦺋,又要考牌,矛盾是你做得越好就越辛苦,如果我考不到牌,OK,就不用�㷍A就做音樂,好衰唔衰,畀我考到牌。1974年開始寫第一首歌,正式發表的歌,1980年畢業,1987至決定不做醫生,真正影響我是去美國紐約之后,看到好多東西,那里的藝人有好多機會表達自己意見、思想,藝朮形態的地位,西方世界點講都是對藝人比較好,思想自由有好大關系,作為一個醫生或一個藝人,試試畀自己孤注一擲。音樂是一種信念,好處是你可以把這信念當作是你的Career(職業),它是你的信念,也同時是你的事業,同時你又可以靠這東西跟別人去溝通,而且同自己生活本身�鍂鴘漲釩雂j關系,童年時代在台灣,寫了『童年』,社會動蕩不安時,寫了『明天會更好』,變成自己的信念、事業、生活,全部加埋一齊,其他行業是比較難達到這方面 除睡覺時不是外,接觸任何一樣東西都同音樂有關 ●眼中的香港樂壇 死路一條,好似鄧小平講話,不改革開放就是死路一條。現在抄歌抄得太犀利啦,點解呢?離九七不到三年,我不覺得有什么人會真正𧃒時間寫流行曲。用流行曲記錄香港作為一個殖民地一百五十年來的最后情況,我覺得這是很重要,對香港來說是很重要,因為時間已經不夠,�嚉鴴B移民的時間都不夠,而且,香港的唱片公司,根本都不是香港的,Polygram是荷蘭,CBS Sony是日本,BMG是德國,EMI是英國,真正是香港本地的就只有華星、娛樂。 香港作為殖民地,一定有作為殖民地本身做音樂特色,我看不到,聽不到好多歌講香港殖民地的人民的諗法,這方面好少、好少,全都是情歌﹔如果是一個地方的人,他沒有辦法聽自己的聲音,清楚表達自由,音樂是死的,That Mean(表示)自己不敢講自己應該講的東西,唱來唱去都是日本歌、英文歌、西班牙歌,難聽的,、是人地的音樂強奸自己�孆憭①C ●香港樂壇的發展與轉變 有些可惜,好似Sam Hui(許冠杰)時候,原創方面好好,有好�瓈@曲家,顧嘉輝、黃沾、林敏怡、Beyond�寗a駒,可能在九七前大家要�𥈡O否移民,點同上面的人溝通,自己有自己忙,所以有�洛i惜,尤其是家駒,最可惜,Beyond是香港唯一真正要做原創歌的樂隊。一個社會人面一定要有一些表現現實的歌,如果沒有這些歌,呢個社會就沒感覺﹔呢個社會的音樂被國際唱片控制,歌手沒管道去唱這類歌,變成國際唱片公司在控制香港的Voice(聲音),Control(控制)香港自己的Voice、市場,點解Beyond要自己寫歌,其他人只是去抄歌,因為快得多,1比4,做音樂好辛苦﹔所以Beyond要去日本發展,日本是一個好尊重原創的國家,聽日本人講,覺得Beyond有香港人真正屬于中文歌曲的聲音﹔我曾經寫過,我覺得是香港樂壇害死家駒,若果香港樂壇尊重原創,Beyond不會去日本,如果這個教訓都不夠,我覺得是死路一條。 提倡原創,講�囍n耐,但唔去到九七,解決不到,好似原創人音樂會都做�囍n耐啦,始終沒改變,反而抄歌越來越多,因為五大唱片公司控制市場,一定要到九七,但去到九七之后,改變一定好激烈。 其實我寫情歌多過政治意識的歌,只是別人少寫,變成我在這方面突出些,其實不重要,自己有自己想法,自己有自己路線、方向﹔音樂,最重要是需要時間去証明自己做什么,三、五年看不到一個人潛質在那里,如果我要講,Twenty years(20年),最少20年才知道邊個真正做到𦺋,好簡單,明報几耐、信報几耐、東方几耐,做音樂一樣,做音樂就做音樂,不要試,Don't Try!這個想法同我做醫生的訓練好有關系,做醫生比較嚴肅,不可以錯,若果沒能力醫病人,就不要試,不要賺這些錢,我覺得這是不道德,這方面的訓練影響自己寫歌的態度,有關系。 香港其實是唱片公司與媒介的一個deal(交易),唱片公司與媒介關系好,才可以做多些Noise(宣傳)﹔唱片公司攬住四大天王,可以賣錢歌手,目的是�嚉鴴A不是音樂,香港是反過來,不是找有才華的作曲家,而是找可以賺錢的歌手,公司地位提高就靠天王、天后,這不是做音樂方式,花這么多錢找天王、天后,唯有減低制作費,反其到二位,香港音樂不可救藥。 我們看到日本音樂根基穩固,因為做音樂就是做音樂﹔點解香港抄日本歌,香港沒這方面精神,變成日本越寫越好,香港越來越靠日本,形成音樂方面,香港有一半是日本殖民地,我覺得更衰,不可以這樣,要靠長時間去找出方向,現實為止,真正可以代表香港的音樂就只有廣東大戲,有民族性,其他是Zero(零),流行曲不能﹔若歐美流行Disco,香港就Disco,歐美流行Rap,香港就Rap,跟住人地行,沒自己風格,只有廣東大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 香港好矛盾,政治會有何變化,沒人知,寫歌敏感些,怕有危險,但音樂就是音樂,要清楚自己做什么﹔香港出生的音樂家要表達得盡些,但現在我聽不到有這些聲音,刺激是有,但沒反應,他們撿了逃避這條路,我覺得Beyond有勇氣,堅持信念,非常之好,如果連Beyond都沒有,就什么都沒有,真正死路一條,我不是講笑! ●香港的歌手 唱歌本身是好專業的,但歌壇與樂壇是兩樣東西,歌壇是唱歌,樂壇是音樂、創作方面﹔如果香港是一個有歌壇沒樂壇的地方,就好似一個超級大卡拉OK地方。要看九七,一個轉機,很多人怕九七后北京會否管得更犀利,我不是這樣�㷍A一國兩制,河水不犯井水,九七后,應該會好好多,起死回生,大家試試看! 我寫歌已寫了二十年,不需再計較這兩三年時間,賺什么錢、買几多張唱片、寫什么流行歌,而是看十年、二十年后的變化,計划九七之后,所以我暫時只是籌備Studio(錄音室),預備將來面對的事,要有長遠計划,這行業不是一兩年可以看到成績,阿梅(梅艷芳)好紅,但要培養一個好似阿梅的歌手,要几長時間,就是阿梅都唱了二十几年,她几歲就唱歌﹔成龍,五、六歲就練功,個個紅人,有哪個不是經長時間鍛煉,學友算是較幸運,但最少也要十年,新人紅得快,跌得亦快。 ●將來的音樂 現在有同中國藝朮學院音樂研究所洽談,怎樣將中國民歌用現代方式表達,將中國民歌發揚光大,變成放在本地市場時間少些,全世界都看大陸市場﹔不少國際得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活著』、『霸王別姬』色彩濃厚,富中國精神,有功力,音樂一樣,要將音樂國際化一定要將香港真正特色表達出來,是香港原創、中國原創,沒理由抄日本歌,日本人一定看不起你。 路線已經好清楚,尤其這兩三年,更清楚,看到市場限制在那里。一百五十年的殖民地時代已經過去,玩完!音樂方向、文化方向到時會慢慢出現,真正香港講什么、想什么,真正香港同大陸關系會是怎樣,慢慢會出來,逼都沒用。外國人的唱片公司一定看實自己利益,最后可賺錢几多,除非有誠意替香港做原創歌,但有沒有做是看得到,不是淨得個講字。 ●音樂與科技 科技是好重要,現在聽到的音樂,差不多百分之九十是電腦做出來,但這些音樂欠『人氣』,要講電腦做出來的音樂加入人真正自然的聲音,還有中國特色傳統音樂,好想做這些事,將三樣加埋一齊,清楚以后路線。電腦好犀利,不識用電腦,直情不需要搞音樂,科技是一樣好重要的溝通工具,就算我身在北京,通過電腦可聽到香港正在做什么,知道錄音情形,距離近了,世界縮細好多。人不可以分身,而科技可做到,但科技又沒人的感覺,所以將它加入人的特色是很重要,以后的共通語言就是電腦語言,不識就被淘汰。 ●音樂方面的獎項 得獎一定是好的,開心的,獎是一種結果,不是動機,寫歌目的不是得獎,所以得獎是附帶性,是一種認可、認同……成績。但相比大眾買你的唱碟的認同性,反而買碟更重要,別人買你的唱碟才有影響力,所以𨫌獎對我來說,是有好的,無亦不重要,但香港人𨫌獎,變成畸形。每年年尾很多獎,邊個是真正重要,其實沒什么獎是真正重要,我覺得學友、華仔不一定介意𨫌這些獎,但不𨫌就不畀面,播歌機會就減少,變成一種交易。阿梅、Leslie(張國榮)、Alan(譚詠麟)不唱歌𨫌獎,可能同這有關系,如果𨫌不到,別人會話你跌緊,人有比較心理,Leslie拍戲但不參加音樂方面的演出,因為媒介方面的交易太犀利,電影最多是上畫時亮相宣傳,所以只有人話不唱歌,沒有話不拍戲,實在浪費太多時間做招待會。一時音樂會,一時賑災,一時又……太多名堂,做音樂就做音樂,反其道而行就一定死。 羅大佑談愛情好穩定,與女朋友好穩定,我不是要結婚那種人,我覺得如果兩個人之間感情好時,不需要結婚去証明兩人之間需要法律去保護才可以一齊,感情完全是看心與心之間的共鳴。與她一起已五、六年,男女雙方都要獨立,有能力去適應社會﹔感情對我來講,見面時間少是好,會特別珍惜見面時,我覺得好多婚姻出現問題,是因大家成日見面,起身見面、食飯見面、收工又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年就七千几日,會厭倦,給雙方多些空間。 其實我是一個傳統的人,但方式就不傳統,好似我寫歌好傳統,但用的公式就不傳統﹔婚姻是一個傳統模式,但婚姻最重要是感情。我是做創作,如果有子女,會花很多時間去面對,一定有影響,我情愿將自己的時間放在創作方面。 羅大佑談親情人一生當中,你要感謝最多的就是你的父母,是你的父母把你生到這世上來,然后培養你,給你一個好環境去發展,好少父母不中意自己子女。 親情是一種不會變動的東西,男女之間的感情會變,但親情不會。古語有句話,我記不起怎么講,就是說: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樣,一直在流,子女想父母就像風吹樹葉,風吹一下就動一下,風不吹就不動。這就是父母對子女及子女對父母不同的地方,親情是好珍貴好珍貴的一樣東西,比愛情珍貴。 如果將所有價值觀加在一起,就變成─我是一個做音樂的人,但音樂不會比我的生活重要,因音樂是來自我的生活,但我的生活也是很多人給我,周遭所有的人,父母、同事、朋友……我的生活也不重要過我自己周遭人的生活,沒有他們的存在就不會有我﹔用我的音樂來影響自己周遭的人、聽眾,又是好重要,一個良性循環,音樂有什么意義?就在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