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羅大佑2002年北京演唱會專輯/圍爐之夜的感覺 |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圍爐之夜的感覺 文/靈子 新年夜,踏著北京街頭未淨的雪,一個人去聽了羅大佑的“圍爐”音樂會,好像是去赴許久以來的一個約會。一年的最后一天,很特殊的日子,應該永遠都不會忘記。 對于羅大佑的歌其實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好多,都是聽了別的歌手的翻唱,喜歡上了,到后來才知道,原來是羅大佑的作品。所以,從心底里,并沒有把他作為歌手,是所謂的歌人吧,也就是現在普遍叫做音樂人的那種稱謂,應該是更適合他的,我這樣想。 面前有一本發黃的日記,很前面的地方,認真地記下了那段著名的歌詞──《光陰的故事》,還記得那歌詞是在北京讀書的好友特意寄給我的呢。時間是1987年的四月,剛剛在大一渡過了一個學期的時候。知道羅大佑,好像就是從那時候開始──18歲的季節。在那以前,一直生活在北方閉塞的小城的我從沒有聽說過他,沒有那個環境,也一定是還不到聽他的歌的年齡。 他的歌連接著的是真正的青春的歲月,反叛著,憂傷著,溫馨著,堅忍著。這一定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感覺。 感覺上舞台上一襲黑衣的他,仿佛是一個教祖。台下的一萬八千人的信徒,溫信,卻并不狂熱。“48歲的老男人”,這是他自己的稱謂。一直感覺在這樣的年齡,以這樣一個瘦瘦長長的軀體,有些shy的性格,這樣的載歌載舞的舞台是有些難為他了。不僅僅是因為體力的問題,他自己好像也說過比起舞台,寧愿在錄音棚里錄歌。更喜歡他靜靜的抱著吉他淺唱的樣子──安靜,卻很有力量。 在北方寒冷的冬夜的舞台上,歌的間斷中不忘記喝水,“是為了補充干澀的軀體”。再飲放在保溫杯里的二十年的熱熱的花雕老酒,為了氣氛,甚至說為了“壯陽”。那種壞壞的笑,就几乎是一個任性的男孩子了。 三個小時的演唱會,好多歌,大家都在跟著他唱,我卻是不能(記歌詞是我的弱項?)。只有那支歌例外,臨近尾聲的時候,終于等來了──《戀曲 一九九零》。發黃的日記可以打開,塵封的畢業紀念冊卻是依然沒有勇氣再翻動。在那本紀念冊的最后,那一次,有人替我寫下了這支歌曲的全部歌詞。一九九零年上海的那個炎熱多雨的夏季,我好像走過了整整一支歌的故事。 十二年后的最后一個冬日,在首體。坐在周圍各種年齡不一的情侶中間,我,一襲紅衣,沒有愛人,沒有情人,沒有朋友,一個人,面對台上那個四十八歲的老男人,看痴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