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羅大佑527演唱會專輯/我的羅大佑之夏 |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
我的羅大佑之夏(四) 文/云風 5月21日 禮拜一 晴 星期一總是令人提不起精神。上網看新聞是一周工作之前必須做的事情。 買了“5﹒27”羅大佑的單,所以在找他的相關新聞。可一向愛“炒抄吵”的網絡似乎對他的這次演唱會擺出了少有的吝嗇態度,各網站上都鮮有報道。 一個老友在QQ上對我暗暗地說:是因為這場演唱會有內幕……(以下因為政治因素被刪除數百字)。我在閃動的頭像前沉默,思緒走到了以前。 羅大佑在青年時期是個不折不扣的憤青。從他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的第一首歌曲--《鹿港小鎮》中,你就能聽到當時算得上石破天驚的電吉他前奏,一首標准的rock&roll。這種意識使得台北大街小巷倒處都放“台北不是我的家”,搞得好像人心惶惶的樣子。 在這以后的各張專輯,羅的叛逆也不時地左沖右突。這些歌曲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也帶來難免的麻煩。《超級市民》、《愛人同志》、《侏儒之歌》、《五十塊錢》,很難想象他會把政治色彩這么濃的意識寫得這么平民化,而且曲子譜得朗朗上口易于傳唱,這還了得? 過不了多久,羅大佑就不得不跑到香港成立“音樂工廠”與林夕等人打成一團,而那時候的林夕也是活力四溢,生怕惹不到麻煩--從《皇后大道東》開始,到《首都》形成一個高潮。用粵語對制度和社會現象進行諷刺,在當時來說再自由不過。在那以后,羅大佑已經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大的民族話題上,他想在歌中表達和捕捉東方民族命運,這個史詩般企圖已經令一般人停止了對他的跟隨。而他真正的歌迷卻跟著他走到了《戀曲2000》,并在新聞媒體的通氣下等待著他今年最新專輯的出場。 雖然羅大佑早宣布這是張電氣化的東西,而電子也已成為這兩年最濫俗的名詞,但他是否能在冰冷的采樣和電聲的冷漠中帶給我們新的沖動,這一點我不敢去想。可能也沒必要,當他這張專輯推出之時,我就不應該失望。 這樣說也許只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令人失望的事情太多了。 有一天在班上正忙活兒著,電話鈴響了,一接聽,是一派喧鬧無比的背景聲,聽不清人的說話。正想挂斷,突然背景響起了一個熟悉的聲線,唱的是一曲《東方之珠》。唱了兩句,電話里全是歡呼聲。一個記者朋友這時候說話了:來不來?他還要唱几首呢。語氣里掩飾不住的興奮。 我想了想老板的臉色,沒有去。 最近看北京台,看到以前的一期羅大佑專訪,也就是去年九月份的。羅大佑身穿透視裝(我倒~),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當時我的感覺就是,這個中年未發福的哥們還蠻新潮的。于是又想,要花几百大洋去聽這樣一個人在台上哼几十分鐘是否值得。 正猶豫間,鏡頭上的羅大佑開唱了,彈著吉它很投入很煸情地在唱著一首《光陰的故事》,我從他的臉上和我的心里看到了光陰的流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