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丽岛/罗大佑离我们越来越远
w w w . L u o D a y o u . n e t

罗大佑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烟灰散烬

罗大佑这张自己掏钱发行、名为《美丽岛》的新专辑在去年成为音乐圈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是因为一场灾难的契机,再度令他和这张专辑成为大众关注的重心——日前罗大佑来北京为专辑作宣传,宣布把首版版权1万美元捐给海啸灾民,以爱心支援涉难者。

不知道一张唱片是不是真的可以背负得起宣扬救扶精神的重任;反正我更愿意把《美丽岛》简单地看成罗大佑蛰伏十年之后,对自我时光的总结,对一个纷杂时代的思考与感悟,对一份感情流失掉的惋惜。不是非要把音乐作为一种武器和手段不可,还它一个纯粹的使命,让它温暖一些人的内心,使人能从中得到一些思考和顿悟就足够了。

很多人会从音乐制作方面来评价罗大佑的作品,例如分析作曲填词与配器有何优势和缺陷,归纳它们到底是印度音乐还是电子爵士抑或说唱……无可厚非,这是评论一张音乐专辑好坏的基础,但是我一直认为,罗大佑最大的意义不是在音乐专业范畴内的阐述;他的感染力在歌“外”而非歌“内”。

从早期风靡一时的《童年》,到后来的《阿郎的故事》、《皇后大道》、《爱人同志》……再到这张《美丽岛》,罗大佑的音乐一直并不是纯粹为了人们的耳朵服务。没有人会执着于他的声音或配器完美与否,从他有所缺陷的声音之中,人们总能够得到一些真实的共鸣。比如新作里面,有他因SARS有感而发写下的《伴侣》;有他因“白晓燕案”送给白冰冰的《倾城之雨》,还有对跳舞女孩进行情感探索的《舞女》等,始终伴随着人文精神,充满着他对这个社会许多现象的思考。要是这张专辑不包含这些,即使有所谓全新的音乐元素加入,也难以拔高它的可听性。

或许《美丽岛》不是一张完美的专辑,但撇开几首政治味道过于浓厚的歌曲,我觉得它仍可算得上一张不可多得的作品。同时我还发现,过去那个罗大佑依然还在,尽管他离我的距离越来越远。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