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何惜薇:最动听的声音

何惜薇:最动听的声音

[中国早点-新上海人]最动听的声音
联合早报 2008-01-23
● 何惜薇

  从办公室乘德士回家,收音机传出一把熟悉的声音,主持人称呼说话的人为“姜哥”,还问他有关演唱会的事,我按捺不住,问德士司机:“姜哥是姜育恒吗?姜育恒要在哪里开演唱会呀?”  

  司机看了看望后镜:“是姜育恒啊,好像是要在台北开演唱会,主持人是娃娃金智娟,你懂吗?你不是本地人吧?”

  “娃娃,我懂,唱《就在今夜》的歌手嘛,我是新加坡人,去年还在新加坡观赏了她的演唱会。”

  “是吗?那你也懂香港歌手吧——张国荣的歌真好、真有意思……”

  我们俩就这样聊着,还为《童年》到底是罗大佑或者叶佳修的作品而争论不休(对不起司机大哥,我是对的,是罗大佑)。下车前,我总结:“无论哪里的华人,总有一些共同喜爱的歌曲,也就是拥有一些共同的回忆。”

  “是、是,……东西别忘了。”司机把自己从缅怀中拉回到现实。

  说华人都会因一些歌曲唤起一些共同的回忆,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去年12月15日,我和两个新加坡朋友到上海大舞台观赏了《青春舞曲——台湾民歌30周年上海纪念演唱会》,三人是有太多太多共同的回忆了——王梦麟唱《阿美阿美》时,M说:“我初听这首歌时,演唱的人是刘文正。”我说:“刘文正那时很红,其实很多他唱的歌曲都不是由他原唱的,《兰花草》、《雨中即景》、《童年》都不是。”

  台上出现徐晓菁时,M又说:“杨芳仪不来,她一个人怎么唱《秋蝉》?”我还来不及搭腔,据说已到美国定居的杨芳仪就出现了,一曲《秋蝉》让人忘记其实已经入冬。王海玲一出场,我自信地告诉H,她一定会唱李敖的《忘了我是谁》,但中国歌手叶蓓开腔时,我们三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倒是坐在后面一排、之前一言不发的小伙子,这下子乐得随着音乐打拍子,与歌手一同演绎了我们异常陌生的《在劫难逃》。

  然后轮到另一位中国歌手老狼上场,我们三人对他并不熟悉,只晓得他唱过《同桌的你》,但意外地他却没有表演这首曲子。

  就在差点儿要“盖棺定论”,说新加坡乐迷和中国粉丝各自为所好而出席这场演唱会时,齐豫的出现却把大家的心连在一起。后座看起来是80年代才出生的小伙子这时竟然跟同伴说:“终于等到她出来了。”

  后来齐豫和潘越云唱起《梦田》时,尽管小伙子显然不懂潘越云是谁,播出著名女作家三毛的录像时,他还是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这部作品,什么‘田’的。”三毛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尽管高高兴兴地在“安可”大合唱环节中,哼唱了年少时唱过的《今山古道》、《木棉道》、《捉泥鳅》和《让我们看云去》等歌曲,在职业病的驱使下,依然上网找资料,希望了解台湾校园民歌这个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究竟如何影响了大陆。后来发觉,民歌这个概念对于大陆歌迷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当台湾民歌传到大陆时,演绎的歌手已不是原唱人,而是他们更为熟悉的歌者,例如唱《童年》的已是大陆的成方圆而不是张艾嘉,唱《龙的传人》的不是李建复而是香港的张明敏。

  不知道是哪一位歌手在演唱会上说的,标志着一个逝去年代的歌曲,其原唱人虽然是歌手们,但歌曲却传唱于每个人口中,代表了所有人的情感,因此,这些歌不再是歌手的歌,而是所有人自己的歌,大家都是为自己而唱的。

  很多歌手开演唱会时,都喜欢把一两首歌(尤其是副歌)让歌迷们唱,虽然有些是要掩饰自己忘了歌词,但更多的是要搞气氛。这是因为,最动听的声音是大伙共同哼唱一首歌的声音;不需要卡拉ok伴唱机的提示,大家一字不漏地唱完一整首歌、温习了一场记忆,没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动情的了。

TOP

这篇文章很好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