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的日子/羅大佑
大五那一年,劉維彬導演拍了一部電影《閃亮的日子》,主角是劉文正,當時他們把這部電影定位成藍調的音樂片,想找人做一點藍調音樂。劉文正介紹了王正華他們給劉維彬,而王正華又向劉維彬推薦我,說我會寫曲子。其實我也不瞭解為什麼這部片要做藍調音樂的東西,大概是想聽起來搖滾一點,然後又比民歌有深度,總之我接到了劉維彬的電話,就替他們寫了一首曲子,他聽了還滿喜歡的,馬上就決定錄用。這算是我的第一首創作。很多人都覺得劉維彬很大膽,居然敢啟用我這樣的新人,其實我覺得他是想要一種全新的音樂。
當時校園民歌很流行,我卻有一種反抗的心理,畢竟鄉村音樂怎麼說都是模仿,這樣的想法和劉維彬滿契合的,所以他才會用我的東西。包括〈閃亮的日子〉在內,我剛開始寫的五首歌都是免費的,給電影公司當主題曲,他們付了我一萬塊,但是唱片公司卻一毛也沒有給我,我也沒有力量跟他們要。這樣的經驗讓我體認到一個有制度的環境對音樂創作者是很重要的,創作者只有個人,他們的力量往往都是很小的。
這是華人流行音樂的轉捩點,時間發生在七○年代末期,地點就在台灣,或者更準確地說,就在台北,各種經濟、社會和文化條件趨於成熟,因此大眾流行歌手的出現不僅是個人力求表現的結果,也是客觀上的需求。我就屬於這個特殊地點,特殊時間裡被時代挑出來的第一批音樂創作者,當時這一批人打出的口號是「唱中國人自己的歌」,大概他們厭倦了模仿美國鄉村音樂歌手,那種穿著牛仔裝彈著吉他,故意用鼻音擠出來的美國南方腔的調調,從一開始的時髦無比,到變得滑稽可笑。我想基於自尊使然,也為了證明自己的創作毫不遜色,我們那一批滿腔熱血的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摩拳擦掌,準備接受時代的邀請,來填補一切的空白。我並沒有跟著高舉那樣的旗幟,但實際的行動卻符合這個標準,甚至還自立門派,多衝擊出了一塊新的領域。
聯合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