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十年之后“美丽”归来 称自己已挣脱限制
2004年12月14日 都市快报
《美丽岛》是罗大佑对过去十年的一个总结———“过去十年,世界和中国都经历了太多太多。亚洲金融危机、9.11事件、伊拉克战争……这张专辑共有14首歌,每一首都代表着一个事件,这也是对于过去十年的一次总结,为过去十年画上一个句号。”
这一次,罗大佑的归来带着“英雄凯旋”的色彩,一张名为《美丽岛》的专辑囊括了他十年来全新创作的14首歌曲,豪气万丈地闯入唱片市场,不复两年前推出精选集《无法盗版的青春》时,那副只能吃老本的尴尬神情。
昨天,在上海音乐学院为《美丽岛》作宣传的罗大佑并不激动,反而变得很安静,他安静地听人诉说,安静地解答问题。伍佰和张震岳出现在VTR里,一个说罗大佑至今仍然生猛,一个评价罗大佑是天生的摇滚乐手,罗大佑闻听此言只是微微一笑,连坐姿都未作变化,他很清楚自己跟这一代人是有代沟的,所以他其实并不太在乎他们怎么评价自己。
专辑晚出了7年
现在这个世界的很多侧面对于罗大佑来说是陌生的,很多人的行为他根本无法理解,“之前我听说日本有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居然集体自杀,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如此年轻的孩子?我相信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缺少亲人的关怀,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他们,始终生活在挫折感里,那是我这代人难以体会的。所以,现在的我基本上不可能对年轻人表达些什么,我不知道与这些我不熟悉的族群该怎样对话?我能做到的只是把我走过的道路告诉他们。”罗大佑用这张有强烈总结意味的《美丽岛》来概括十年的人生路:“其实这张专辑我1997年时就录了一些音乐,当时想过要推出,但总觉得不太成熟。然后就碰到香港回归,1998年我父亲去世,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2001年是9.11事件,去年又发生了SARS……直到今年,我感觉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世界状况都可以画上一个句点了。”
罗大佑在《美丽岛》里寻找一个有关归属感的答案,这个答案都在“美丽岛”这三个字里,在纽约长岛创作的那些日子里,他时常隔海凝望故乡,那个故乡可以被狭义地理解成台北,也可以在罗大佑的口中变得更深刻:“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同时也越来越纷乱的世界,每个人都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大家都在努力寻找归宿,这个‘美丽岛’是我想像中的和平家园,那里永远没有战争,人们在此和谐共生。”
《伴侣》写给SARS
罗大佑显然跟一般的歌手不一样,他的音乐跟爱情有关,但更多的则关注世界、人类、命运这样的大话题,“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是一个冲突的世界,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国人都有避免这种冲突的义务。”去年的那场SARS灾难至今让罗大佑不寒而栗,一曲《伴侣》就是写给所有经历这场灾难的人:“这首歌首次发表是在去年6月。在SARS爆发当时,我并没有逃避,反而亲身经历了SARS对每个地方的影响。我想到人与人的隔离,想到了生命,于是就开始构思创作这首歌曲。”
陶喆为《美丽岛》中的《宁静温泉》做编曲,这是他第一次与罗大佑合作,在录影中,陶喆毫不掩饰对罗大佑的崇拜,在他眼中,罗大佑是可以和约翰.列侬媲美的摇滚教父。听到“教父”这个词,罗大佑开始摇头:“我现在特别烦‘教父’这个词,我更愿意别人叫我新人,以往背在我身上的沉重包袱我想在这张新专辑里完全释放。”他坚信自己还有继续走下去的能力:“人过不过时与歌过不过时是两回事,对于任何一首歌,我都会找到它们的生命力所在,热情是任何创作的原动力。”
我已挣脱了限制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罗大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没有什么是有限制,是冲不破的。问题倒是在于自己给自己什么限制,好比如果永远需要一部手机与人联络,那么人就受限于这部手机。最珍贵的东西其实都是免费的,比如,空气、太阳、水、青草……而人往往会受困于那些既要花钱又会将我们绑住的东西,我似乎已经挣脱了那些,我要做的就是将歌拉回到歌的本质,唱出人心里想表达的最纯粹的意念。”
据说,《美丽岛》在全国的预售已是出乎意料的火爆。罗大佑的这次归来,兴许又是他再次辉煌的开始。
(上海记者梅春艳特约摄影王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