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仁:向当年的伙伴道歉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4年12月23日
魔岩文化创办人 红磡演唱会总策划谈十年摇滚乐
张培仁:本来我们有长期的准备,但因为张炬的事情以及后来的一些问题,虽然尝试去做了,但是后继乏力。在这儿,我希望能借新京报跟当年所有合作伙伴致歉。
选择香港是因为内地市场不成熟
新京报:当年是怎么想到要在香港做一场内地摇滚乐的演出的?
张培仁: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已经在内地做了3、4年的“中国火”,已经推出不少非常好的中国摇滚音乐,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股生猛的新文化力量。但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局限,我们没有办法在内地做这样一个比较集中的表演,而且内地的消费市场也不够成熟。所以我们选择了香港,然后间接地也会对内地的市场有一些影响。
新京报:但是香港当年的大型摇滚乐演出也不是很多,有没有考虑到能否盈利?
张培仁:当然没有赚钱。其实虽然香港人的眼界比较开阔,但摇滚乐在大多数香港人的眼里也是“牛鬼蛇神”(笑),因此运作起来难度也比较大。还好当时香港滚石的总经理陆少康非常支持做这场演出。
观众大多是站着看完的,包括黄秋生
新京报:整个运作似乎还算比较顺利。
张培仁:还好吧。当时我们是37个人一起从北京飞到香港。整个演出的团队是272个人,包括内地、台湾、香港各地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完成了两岸三地年轻人一个共同的梦想。
其实到了香港我们还是有两个不安。一个是担心香港乐迷的反应,他们能不能接受这种音乐。另一个担心来自何勇的“四大天王小丑论”。当时我们的演出海报、地铁广告统统被撕掉或者打破,所以我们很担心到时候演出会出什么问题。
但当演出开始了之后,我们的担心就统统化解了。在场的所有香港歌迷都统统被震撼了。以前他们看流行音乐演出都是坐着看。但是这场演出让大部分观众都站了起来,而且很多人都兴奋得大喊大叫。其中有个人边撕自己的衣服边大声叫喊,给我很深刻的印象。这个人就是黄秋生。
新京报:后来香港媒体对这场演出的反应如何?
张培仁:第二天演出结束了,所有的报纸都大篇幅地报道,我印象最深刻的题目大概是《中国摇滚震撼香江》。还有文章说,香港乐队在他们面前,就如同“跳梁小丑”。香港这么繁华,有自己的文化,能不能不要这么轻浮呢?当时我们在经济上没有多少自信,但带来的是巨大无比的文化的力量,是“上国文化”进入小地方引发的剧烈震荡。
对魔岩做出的成绩,我们非常自豪
新京报:在那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演出之后,中国摇滚乐的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说你们当年的作为有些“揠苗助长”。你怎么看“魔岩文化”在中国摇滚乐历史中的作用?
张培仁:我,贾敏恕,陆少康,当时是在极大的压力下做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情况下,面对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压力。能做成,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觉得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是有商业性的一面。但我们要先有文艺复兴才能有与此相关的商业机制。先有创作力的爆发,才有商业的跟进。
如果只以商业结果论,那我们永远都有在台前能赚钱的明星。但当我们从整个文化层面来看,如果想要有长久的影响力,那就需要有人跳开只想赚钱的层面,去做文化上的播种,这样才有日后的野火燎原。
对当年的伙伴,我感到遗憾和歉疚
新京报:当年名噪一时的“魔岩三杰”现在都和当年大众心目中的摇滚明星的形象相差很远。有评论说,魔岩把他们捧到了天上,然后突然松了手。
张培仁:对于当年的伙伴,我个人感到非常的遗憾跟歉疚。首先,张炬的过世对我的打击非常大。他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朋友,我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我和贾敏恕来到内地的时候,真的是非常低调小心刻苦谨慎。希望能借由我们的力量,对华人文化做一些改变。本来我们有长期的准备,但因为张炬的事情以及后来的一些问题,虽然尝试去做了,但是后继乏力。在这儿,我希望能借新京报跟所有人致歉。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台湾滚石的运营也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我就应公司的要求回到了台湾。本来计划在台湾呆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内地。但阴错阳差地就一直没有回来。回到台湾之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在国内做事情。而且我的文化理想和当时的状况也有些差异,我父亲的生病及过世,也让我整整一年都没有工作。
新京报:你现在在做些什么?
张培仁:目前我新的计划已经到了一个突破的关口。或许明年,在谨慎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会帮一些有自己梦想的伙伴做一些事情。此外我还在帮罗大佑做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现在多说无益,过一段时间有了成果再说吧。
贾敏恕:对“三杰”缺少整体策略
魔岩唱片创办人之一 红磡演唱会组织者之一谈“魔岩三杰”
新京报:当年的魔岩离开内地后,魔岩三杰的辉煌就成了大众和媒体的群体回忆。
贾敏恕:我1989年就来到了内地,看到这边其实有很多好的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在内地被广泛地认同。
我知道他们的作品其实有很好的思想跟内涵。但好的作品需要时间。当时我们的摇滚乐和商业资源都非常有限。而因为资讯的相对不畅通导致沟通和教学相长都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比较少的演出,结果这个良性循环一直没有打开。
而且当时那场演出之后,我们对三个人并没有一个整体的策略。包括艺人经济管理、唱片发行、版权回收、宣传等等。我想把渠道完善更重要。
另外,音乐人能找到好的经纪人也很重要,之间要建立一个互信。从公司来讲,如果财务无法平衡,就很难持续下去。所以后来魔岩离开了内地。
新京报:后来的魔岩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贾敏恕:从制作人的角度来说,内地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很容易出好的音乐。但到了后期滚石公司内部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就回到了台湾。本来打算是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内地。1998年—1999年的时候,又赶上全球唱片业不景气。到了2001年,魔岩这个厂牌也消失了。
新京报:你对现在的华语流行音乐环境怎么看?
贾敏恕:创作人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周杰伦总会有的,现在的问题是艺人面对的是世世代代不同的年轻人。到目前我似乎只看见麦当娜能摆平这个问题。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一样,沟通和挑战都是永远的问题。作为幕后工作者,我期待大环境能够变好。
而至于内地的摇滚乐是否能够再度繁荣,我想除了盗版和网络下载之外,还取决于是否真的有很多人接受这种音乐。而我们做事情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作品至少维持在一个水准上。
采写:本报记者贾维
■张培仁的信
十年间,我们彻夜难眠
12月17日,在北京九霄俱乐部举办纪念红磡十年演唱会前夕,张培仁给相关组织者发来一封信……
谢谢你们的来电,接到电话之后,如同我过去的这十年间一样,只要想到我们以前的一些事,就彻夜难眠。
我和贾敏恕,确实有一个巨大的梦想,在当年那个仍然封闭保守的环境里,我们选择了低调的工作方式,希望自己勤谨地耕耘,能够看到鲜花盛开,野火燎原。我们相信,要先有文艺的复兴,才能有产业的繁荣。
我们确实有长期的计划,以及辉煌的理想,但是我们的母公司当时的财力不允许,我们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持续下去。所以奉命调回台湾,经营台湾的唱片事业。这中间许多难言的痛苦,深切的挣扎与反省,都在这十年间,让我们彻夜难眠。
十年前红磡的那个晚上,我们确实在一起做了一件事,是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年轻人首次在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梦想,也是第一次,让文化带来的震动,超过了娱乐的感官刺激。无论后来的发展如何,我都认为当时在舞台上的乐手,站在一个历史的起点上。我仍然对他们的倾力演出,以及当时两岸三地的年轻中国人共同完成的专业表现,充满敬意。
这十年间,我和我的同事各自经历许多的考验,我们都在过程中付出巨大的、成长的代价。对所有的老友,充满怀念,但是无以为报,甚至不敢相见,惟恐泪水夺眶而出。在十年后的今天回顾,我只想说,红磡的演出,也许是一个历史的起点,但是现在,却绝对不是历史的终点。
有许多事,可能要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整理清楚,才能证明,我们都还没有走到终点。
张培仁2004/12/17
■结语
纪念红磡“摇滚中国乐势力”十周年的系列对话到今天就全部结束了。我们这一番费力的寻找———追寻当年演唱会的相关人员,捕捉人们的只言片语———其目的绝不仅在于炒一盘关于10年的“概念冷饭”。对于媒体来说,事实本身的价值可能会大过其衍生出的“意义”,媒体所能做到的最好,便是做一个冷静的、透视度良好的窗口,读者可以通过这个窗口阅读摇滚音乐人的回忆,并进行不同的个体解读。
张培仁在接受采访时说:要先有文艺的复兴,再有产业的繁荣。但遗憾的是这个完美的时间序列在我们这里并没有实现。十年前我们有充分的激情和“复兴”的状态,但产业方面却一片凋零;十年后我们积攒了一定的商业经验,当年那种纯洁的音乐理想却早就断了链子……
也或许并没有断链子。音乐如今不只是单纯热血的理想,而是渐渐融入并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唱片工业在经历了整合的低潮期之后,目前也走出低谷开始渐渐“复元”。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十年前的红磡演唱会,是“文艺”和“产业”电光火石般地“偶遇”,而两者间真正的结合和互相促进发展,也许还在不远的/遥远的未来。(松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