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聯合報]跨越時空 7月6日台中引爆戀曲1990…

[聯合報]跨越時空 7月6日台中引爆戀曲1990…

狂Fun暑假 台中民歌會
【聯合報╱文/林睿俐】
2007.06.18

今年暑假最溫馨浪漫的大型戶外演唱會─「清音台中民歌會」,7月6日、7日一連兩天在台中市圓滿戶外劇場開唱,民歌世代的代表性人物蔡琴、羅大佑、王海玲、殷正洋、葉佳修、娃娃等人,將輪流登場,與四、五年級生同聚歡唱。

這次由台中市政府主辦,聯聚建設贊助,台中市文教基金會、聯聚和平文教基會共同承辦的民歌會,是國內歷年來首次完全免費的民歌演唱會,邀請的民歌世代唱將堪稱是一時之選,7月6日首場演唱會,將由唱紅「戀曲1980」的羅大佑領軍,另外還邀請萬芳、周治平、許景淳、殷正洋、動力火車等人,展現清純嘹亮的歌喉。

在70年代,學生族群逐漸興起台灣回歸鄉土的自覺性意識,因而帶動台灣音樂界民歌的本土化。也造就70年代到8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的出現,並影響台灣音樂史的轉折以及歌手的音樂表現。當時由楊弦、余光中所帶動的「中國現代民歌」,一直到以李雙澤、楊祖珺為代表的「淡江--夏潮」路線,更讓「校園民歌」深深轉變了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

當年年輕學子熱烈投入民歌創作,自彈自唱、自編自寫的隨興風格,展現清新自然、浪漫純真的曲風,跳脫當時充斥在台灣流行音樂市場的悲苦小調、以及西洋搖滾,更開創了一種潮流,那就是「唱自己的歌」,激發更多學子及一般大眾的情感共鳴,於是專屬於台灣人的歌謠就這麼誕生了,而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四、五年級生更是琅琅上口,為音樂界孕育出豐富的生命力。

跨越時空 7月6日引爆戀曲1990…
【聯合報╱文/林睿俐】
2007.06.18

一生中有多少歌能夠在你的心靈深處,不斷地激起悸動,有那些歌曾經讓你在午夜夢迴時,依然讓你低迴不已,唱紅這些歌曲的偶像,你是否還惦記著他?民歌世代的四、五年級生,大家來個約定,七月第一個禮拜的周五(7/6)晚上,大家相偕到圓滿戶外劇場與羅大佑、殷正洋、許景淳、萬芳、動力火車、周治平相見歡,不見不散。

7月6日清音台中民歌會首場演出,將由上述唱將輪番上台獻唱拿手歌曲,為大家獻唱超過三十首的經典民歌及情歌。

以製作張艾嘉的「童年」而走紅的羅大佑,將以其獨特的嗓音獻唱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野百合也有春天、亞細亞的孤兒、愛人同志、童年。

而以創新民歌風格「時間仍然繼續在走」出道的萬芳,將演唱拿手歌曲新不了情、拜訪春天、猜心、七月涼山、愛情限時批。

製作專輯及歌曲的創作型歌手周治平,演唱的曲目包括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夢不到你、怎麼能、驛動的心。

多次獲得金鐘獎及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的殷正洋,將演唱情深緣淺、你讓我孤孤單單、守著陽光守著你、天水流長、曠野寄情的膾炙人口的歌曲。

曾有近千場國內外演唱記錄,多次獲邀「金馬獎」、「金曲獎」「金鼎獎」頒獎典禮演出,而且是第一位在國家音樂廳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手許景淳,將帶給大家動人心弦的橄欖樹、天頂的月娘啊、一條日光大道、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睡吧我的愛、月琴。

音域爆發力十足、現場演唱功力強的團體「動力火車」,將以高亢嘹亮的音質,為大家獻唱海裡來的沙、無情的情書、忠孝東路走九遍、何年何月再相逢、再會吧心上人。

TOP

蔡琴等歌手 台中唱民歌
【聯合報╱記者王祖壽、唐福春/台北—台中報導】
2007.07.03

本周五、六兩晚,台中市長胡志強邀請羅大佑、蔡琴超強卡斯,進駐台中市圓滿戶外劇場,免費請大家聽好歌。

「清音台中民歌會」點亮暑假的夜空,為了勾起四、五年級生當年校園民歌時期的美麗回憶,主辦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特別舉辦了「民歌票選TOP10」活動,以今次邀請的歌手相關曲目進行網路票選,結果出爐,以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拔得頭籌,蔡琴將在本周六現場演唱。雖然蔡琴昨天未到記者會,胡志強市長打包票:「蔡琴7月7日絕對準時出席演唱會。」

「民歌票選TOP10」其他依序是:木棉道、新不了情、外婆的澎湖灣、秋蟬、橄欖樹、月琴、戀曲1980、讀你、忘了我是誰。本周五晚將邀請萬芳、周治平、動力火車、許景淳、殷正洋、羅大佑演唱,本周六晚將邀請葉佳修、南方二重唱、李明德、王海玲、娃娃、蔡琴演唱。

「清音台中民歌會」兩晚的演唱會,本周五、六均於晚間6點30分至10點舉行,台中市圓滿戶外劇場地點在台中市文心路一段與向上路二段交叉口。

曾任新聞局長、與楊德昌私交甚篤的台中市長胡志強昨天難過地說,楊德昌才華洋溢,對台灣電影貢獻很多,去年楊德昌回台時,曾打電話給他,他沒接到,楊請友人代轉訊息,表示很欣賞胡婷婷,希望有機會能和婷婷合作。

等他回電時,楊德昌已回美國,兩人在電話裡約定,下次回台時再聊合作細節,「沒想到這是最後一次連絡,失去好好聊一聊的機會」。

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及「麻將」,是胡志強擔任新聞局長期間拍攝,當時新聞局給這些新銳導演相當多協助,但國內後來沒有提供他們更好的電影環境,這些才子、國際級導演曾經對政府、台灣電影有很多期待,國內電影環境卻讓他們失望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