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关于所谓的发烧天碟(国内近年的)

【转帖】关于所谓的发烧天碟(国内近年的)

------




唐蕊、苏云、张芯、婷婷、黄琬婷、杨蔓、汤子星、陈影、梁辉、肖淑平、雨天、金美熙、李雪、张瑜、

可佳、李雨寿、王远、岳薇、彭芳、雪儿、吉培、杨秋、黄韵、师雅、陈洁丽、朱容蝶、唐彪、红英、廖

芳、杜岩、彭柯、刘亮鹭、梦雨、晓艺、彤菲、曾子、秦齐悦、雯靖、李贤、江雪、任雪晨、赵鹏、王量

、童丽、姜苏、张炜、王利滨、张濛、赵蓉、李燕君、恬恬……




请原谅我上来就列了一堆读起来比较农转非或者洋转中的人名,你们都不太清楚这些名字意味着什么吧,

请让我来告诉你,就像告诉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这些人都是歌手,内地的歌手,都出过唱片,

有些出过不止一张。你说这些人怎么没听说过呢?又是你们60年代生人喜欢的那些吧?我们60年代生人起

的名字都是“张立宪”“张小强”这样的风格,一点都不琼瑶。这些人都是眼前的歌手,二十多岁,风华

正茂,似水流年……如果我还有耐心的话,这些名字我可以凑一百个,弄一个百名歌星阵容。



你说中国流行音乐不景气,我看未必,很景气,枝繁叶茂、五谷丰登的。而且我再告诉你,这些歌手出版

的唱片在市场上都挣钱,你信么?爱信不信爱立信。



你知道不知道其实一点也不重要,你想想,你都不知道这些人,人家的唱片都挣钱了,而你知道的那些歌

手,他们的唱片却不挣钱,有点像摄影技术里的“倒易律失效”吧?其实不是失效,是中国的唱片市场都

很变态。



我给这些歌手起一个名字:“发骚歌手。”就是这些人专门出版发烧唱片的。说到发烧唱片,我觉得很有

意思,以我不太擅长的音响发烧常识来判断,我的概念是,没有任何一张唱片是冲着发烧效果录制的,发

烧友为了测试音响效果,可能会拿一些比较特殊的唱片测试硬件器材,来判断器材的优劣,如果能成为试

金石,就是发烧唱片。如果说一张唱片在进棚之前就冲着发烧去的,那是违背音乐本性的。但是,中国这

类发烧唱片非常多,都是冲着发烧去录制的,听起来很滑稽对不?



前面列举的发烧歌手录制的唱片都是在广州地区的发行公司发行,也就是说,在全球唱片业不景气的情况

下,在我国广州,唱片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06年夏天,我去广州采访了几个做发烧唱片的人,当时

想写篇采访,后来没写。采访中我了解到,广州人民之所以发烧,是因为数字化的烧录把他们烧坏了,逼

着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出口,于是选定了发烧唱片。一些唱片公司老板给了我一堆发烧唱片,我回家听了

听,以我的耳朵判断,跟发烧没关系,糊弄一下出租司机还可以。而这些唱片的多数消费者恰恰是开车族

,汽车音响的品质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想想这些唱片能发烧么?



但,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企划,这类打着发烧旗号的唱片,成本不高,但是价位非常高,在市场上的价格

都在30-50元左右,能卖掉1万张就挣钱了。而且,这些歌手名字对盗版商毫无诱惑力,因此没有盗版,卖

一张赚一张,而且他们还特怕宣传,一宣传就有可能有盗版,干脆连宣传推广费用都省下了。在一个数字

化的年代,居然还有这么一片净土,这就是聪明的广东人民。



你又会说,谁会买这些唱片呢?当然,作为有文化、有品位、很文学、很文艺、小资、白领的你,你肯定

不会买这些唱片,当然您可能是个S.H.E.或者“信乐团”另一类垃圾爱好者,并且消费着主流垃圾文化。

但你不知道,还有另一部分人同样在消费者所谓的发烧唱片——比如一些开车族,或者广州海印城里卖水

货发烧器材的小老板以及与之相关的那些有钱不知道怎么听音乐非要鼓捣一套高级发烧音响骚包的人们,

他们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你真让他们听一首卡拉扬指挥的曲子未必能接受,但是听一首貌似很发烧但却

是个无名之辈翻唱的流行歌曲,他们却很享受。对了,这些发烧唱片里面的曲目99%都是翻唱的经典老歌

,从80年代的流行歌曲到样板戏,从美国乡村歌曲到中国传统民歌,只要好听的,拿来就唱,只要到著作

权协会交上几百块钱,就齐活了,几乎没什么词曲创作的成本。而且歌曲很好听,那些没有听过原唱的人

,一听都能喜欢。



这样的企划是不是很牛博网他弟弟——牛博伊?



其实我不感兴趣这些唱片里面的内容,能把我的耳朵骗过去的唱片,一般不多,我感兴趣的是弦外之音,

在浏览了众多伪发烧唱片之后,我对企划文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哥们以前做过企划,所以对各种文案说

明都非常好奇,我买一瓶药都会把药品说明书看上好几遍,去药店里不买药总会趴在玻璃柜台上看那些夹

在玻璃板底下的各种药品说明书。我去唱片店浏览唱片的时候也会看唱片封面上的各种蛊惑文字,比如,

几年前没几个中国人知道Chet Baker是谁,盗版商想盗版这个家伙的唱片,怕没人买,可是这个人确实很

牛啊,他就是文化界的余秋雨、骗子界的史玉柱啊。后来村上春树老师拯救了盗版商,村上老师总在小说

里提到这个人的名字,然后盗版商在斑驳的唱片封面上写下这么一句话:“村上春树最喜欢的爵士音乐家

。”然后这唱片就好卖了。我曾经带着一个小资买唱片,其实丫根本不喜欢爵士乐,顶多也就听听理查·

马克斯的《左等右等》(Right Here Waiting,Left Here Waiting)。但是一行字改变了她的品位,让她

认识了Chet Baker。可见,企划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工作,和拯救大兵瑞恩一样。



我对这堆烂发烧唱片感兴趣的也恰恰是企划文字。这篇博客的标题叫“栗子味儿的老倭瓜”,有人要是不

明白的话,去听听侯宝林老师的相声,就是3分钱一斤的老倭瓜,叫卖的时候一定要说是栗子味儿的,因

为栗子好几块钱一斤呢,而且香味扑鼻。我说的这些文案大概就有点像小贩叫卖一样,故意制造人的心理

落差,让你信以为真,在一种文字制造的幻觉状态下,你真的感到自己升华了。



这类企划文案基本上围绕着“发烧”概念作文章,我看了很多之后,发现文案充分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传统——意淫。这里说明一点,我在文中引号里面用的文字皆来自这些唱片的文案,没有半点虚构。



他们是怎么意淫的呢?比如,他们会这么写:“美妙的旋律动人的演绎,在歌声中绵绵的情感如细水般流

淌,温暖感性的嗓音,带你追忆逝去的动人时分,回味沧桑岁月的爱情故事……”当然,这类刚看完半本

琼瑶小说的写作水平根本不值一提,连我家楼下传达室的阿姨写的都比这个好,门口的小黑板就是她的企

划文案,比如“鲍国安,快件”。这种唱片文案跟没说一样,全是废话。在一个商业时代,要学会智慧且

肉麻地说些废话,用来勾引一些无知青年男女来买你的产品。意淫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你看这段:


“中国最好听的声音,经典民谣,发烧真声,苏云充满磁性的女声,演绎天籁般的合唱,乡村民谣节奏元

素,爵士、布鲁斯特色、拉丁、华尔兹等丰韵独特创新风格。《新龙谣》是中、西方文化的结晶,其精髓

在忠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融入西方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色,如爵士、布鲁斯、拉丁和华尔兹等

。天籁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透过音乐这一美的形式与音乐爱好者一起分享,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音

乐制品,更是一种音乐欣赏的方式,由音乐的意境、词曲背景更延伸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本辑融

合了乡村民谣、爵士、布鲁斯、拉丁、华尔兹的节奏元素,独具创新风格。加上苏云充满磁性的女声,演

绎出了天籁般的声音,让人听后回味无穷。”



这段话已经接近胡说八道了,而且还是一个汉语语法没有学好的人胡说八道,明明三行字就可以说明白,

但是啰唆半天越说越糊涂。另外这段文案写的也毫无科学依据,上来就是“中国最好听的声音”,文案里

最忌讳把弓拉满,谁信啊,唱歌好听与否没有科学标准,又不是国标馒头。对了,这些文案里面普遍爱使

用“磁性”这个词。妈的我听了这么多年的音乐,就一直不明白啥叫磁性,老让我想到一块又黑又丑的吸

铁石,还有一个滥用的词叫“天籁”,“天籁”的声音其实就是没有声音,如果把“天籁”的声音转成

MP3,估计都会被消掉。这段文案最好玩的是“发烧真声”,这个偏正词组告诉我们,这张唱片是人唱的

,乐器都是真的,可是这有什么啊,难道别的唱片都是狗唱的?还有“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音乐制品,更

是一种音乐欣赏的方式”,音乐的欣赏方式是什么?文案里面没有交代.




----转贴自王小峰先生的博客

-------------------------------------------
---------------------------------------------


试听一首,赵鹏唱的《船歌》,当然是大佑写的那首《船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