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歌之父杨弦内地首唱 谈背井离乡的日子
2007年10月2日 南方都市报 黄锐海
谈起三十年前的台湾民歌运动,你或许会想起胡德夫,甚至是胡德夫口中经常提起的李双泽,但其实在这次运动中,还有一位更重要的人物,他叫杨弦。上周六下午,这位被尊称为“台湾民歌之父”的老人,在北京举行了他三十多年来的首场内地演唱会。当日,数百名乐迷慕名而来,把演出的酒吧挤得水泄不通,但在这爆满的现场里,真正了解杨弦音乐及其过往的,并不多。
在这场演出的前一个礼拜,杨弦曾以公差的性质提前来了趟内地,并在经过广州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谈起三十年来关于民歌运动背后的故事,他描述得很平淡,并歉然地说,自己真正的歌手生涯并不长,在八十年代初他就移居美国,并在那边从事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次来内地开唱,也是他继2005年参加了“民歌三十年纪念演唱会”后的首次正式演出。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十年前,他是第一个在台上唱自己的歌的人
1975年6月6日,举行“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这成为“台湾民歌运动”的起点。
杨弦这名字很陌生,但他背后的名号却很吓人——“台湾民歌之父”!杨弦之所以能撑得起这个伟大的尊称,是因为三十年前做了一件伟大的事。当年,他以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里的诗作谱写的八首歌曲,可以说是台湾现代民歌的一个雏形,甚至之后二十年里台湾流行乐的蓬勃发展,也是从这八首歌开始。写这些歌的时候,杨弦还在台大念书。
启蒙于内地主旋律《我的祖国》
那时候,杨弦、李双泽等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有一次,李双泽对杨弦等人说,他最近很喜欢一首歌,就是当时内地很流行的主旋律歌曲《我的祖国》。并强调,这就应该是我们要唱的歌。从此,李双泽和杨弦、胡德夫一起摸索着写歌,并从1973年开始举行了多次演唱会,可惜没有获得多大的影响。
为余光中作品谱曲
直到1975年,由杨弦发起的一场“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在台北中山堂举行,才真正开启了台湾民歌运动的序幕。在这场演唱会上,杨弦和一群热血青年一起,演唱了他用诗人余光中作品谱写的歌曲,也就是改编自《白玉苦瓜》的那八首歌。杨弦说:“当时是想以歌词的形式来表达诗的感觉,有些歌词接近艺术歌曲,有些接近民谣风,有些比较中国式,有些也很接近西方民谣。其实更多是根据我自己的音乐背景,自己的感觉写出来,有很多个人的东西在里面。”
当时,杨弦用新颖的唱法,把这八首诗唱了出来,立即引起全场轰动。而紧接着演唱会之后出版的杨弦第一张唱片《中国现代民歌集》,也在当时的台湾引起了极大反响。
杨弦创作的这八首歌,不仅让他成为第一个在台上唱自己的歌的人,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后来台湾流行乐的发展,包括罗大佑、李泰祥、侯德建、李宗盛在内的音乐人。关于自己的创作行为对后来者所起到的影响,杨弦显得相当歉然,他说:“我当时还不认识罗大佑,因为我是出国了之后,他才开始起来的。侯德建我还是认识,偶尔聊聊,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受到我的影响,我觉得他相当有才气,我对他可能更多是一种鼓励作用吧。”
现场
连过道上也挤满了人
左边的一溜图片,是以前的杨弦和他的歌,右边的大图,则是上周六在北京MAO LIVEHOUSE唱歌的杨弦。三十年来,岁月增添皱纹,也为那些熟悉的歌曲增添了韵味。这次,杨弦以自弹自唱的方式唱完整场,返场两次,唱了15首歌曲。
当日下午两点,到场人数过多,大大超过预期,连过道上也挤满了人。音乐唱起,杨弦带来的第一首歌是谱自余光中同名诗作《乡愁四季》。
按照杨弦的习惯,演出现场没有乐队伴奏,乐器也仅是一把古典吉他和一把钢弦吉他,分别来自音乐人周迪和好友苏来。但杨弦并没有空手而来,他带来了《乡愁四季》、《一样的》、《乡愁》、《回旋曲》、《民歌》、《渡口》、《岁月》、《闹区走过》、《怀别》、《伞下》、《带你回花莲》、《两相情》、《民歌手》、《一棵开花的树》、《聚散》等15首歌曲。其中大多由余光中、席慕容、张晓风、杨牧等人的原诗谱曲而成。
那段背井离乡的日子
——母亲去世后,他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医、佛学
尽管在当时台湾音乐界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和关注,但性格低调的杨弦并没有把这个名分看得太重,“首先,我并不想把音乐当作一份职业来看待,其他人要这么做,我很支持,但觉得这种生活不适合我。我希望人生是有多面性的,而且也希望学的东西可以有所成就,虽然我很热爱音乐,但我的兴趣还不仅仅于此,例如我也想在中医药方面可以取得一些成绩。”
开始要靠帮人做推拿维持生活
杨弦在台大的时候,已经是硕士毕业,后来在学校里做了三年的研究助理,1977年,他去了美国留学。杨弦说,那次出国,纯粹是为了读书和接受一些锻炼,所以在那段时期里,他过得比较艰苦,学费、生活费都是靠帮人做推拿获得,半小时七美元,一天要服务七八个人才能维持生活。
现在已经是健康食品公司的总裁
“后来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我出去两年就回来了,一直到1982年,我母亲去世。那时候我就开始转业,当时对中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1982年我就又去了美国,考了个旧金山针灸大学的‘东方医学’博士,之后就一直在那边定居了。”1987年,杨弦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从台湾进口一些中药,批发给当地一些医生,慢慢形成一种贸易的观念。发展到现在,他已经是一家名为“宝生”的健康食品公司的总裁。
偏好佛学,相信缘分
其实,杨弦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偏好,除了中医学外,还包括佛学。早在台湾的时候,杨弦就经朋友介绍,有缘接触到了多位佛学大师,自己潜心研习,自修自悟。杨弦说,人生很多事情会发生就是缘分,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信仰的密宗给他这样的指引:对生命保持一分明白清醒之心,对生命的未知,不必有那么多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