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新京报]罗大佑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点问题

灾难突发于美丽岛发行之后,大佑捐款并说明它的来源,在作者心里竟造成了“一张唱片是不是真的可以背负得起宣扬救扶精神的重任”的恐慌,神经未免太不健全了。既然作者如此解读老罗,那后面的这一句就大有问题了——“比如新作里面,有他因SARS有感而发写下的《伴侣》;有他因“白晓燕案”送给白冰冰的《倾城之雨》,还有对跳舞女孩进行情感探索的《舞女》等,始终伴随着人文精神,充满着他对这个社会许多现象的思考。”从作者前面的观点来看,老罗的这个思考是发于内心还是仅为作秀呢?

罗大佑的声音有缺陷么?他不唱歌剧也不唱样板戏,所以声乐上的大忌〔如所谓的“喊白”〕是永远不适用于流行音乐的。作者是不是认为要弄个歌剧演员或是样板戏式的腔调来唱罗歌呢?牛马相诱,可惜永不会相及。

这个世界是自么了,我又是怎么了?总会看到些莫明其妙的东东。

[em06][em06][em06]
是个未知力量的牵引 使你我迷失或者是找到自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