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徐小平:假如明天不再到来……

“奥运会就要开始了——”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已经点燃了:众女祭司手举橄榄枝,站在赫拉(宙斯的妻子和姐姐)神庙通往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的山坡上,最高女祭司娜芙普利都身着乳白色的祭司裙装(chiton ),手捧圣火火种钵,从山坡上缓缓走下,采火前这位最高女祭司抬头望着太阳,大声地祈祷:“太阳神,阿波罗,请将您神圣的光赐予北京奥运会。” 12时许,最高女祭司将希腊设计师为圣火取火特别设计的银质火炬对准火种钵,火苗在瞬间燃烧起来。她高举起火炬,再次向太阳神阿波罗(宙斯的私生子)祈祷。随后,站在祭坛旁边的男童将象征着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递交给她。等候多时的“第一火炬手”尼克拉泽斯,身着标有中国和希腊国旗的火炬接力运动服,手执祥云火炬慢跑入场。娜芙普利都来到单膝跪地的尼克拉泽斯面前,将银质火炬与祥云火炬对接,第一支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点燃!
关于神话、仪式、崇拜、禁忌和祭司,弗雷泽博士的《金枝》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揭示了她的意义。神话不是历史,但是,通过人类学、文化学的解读后它就是人类的历史,是历史的摇篮。尤其是西方的考古学由于缺乏中国那么多的经史子集文化典籍作为依据,所以只好另辟蹊径,通过人类学和文化学的方法来支持考古学,《金枝》的意义就是这样确立和为后人所接受的,王国维、郭沫若等一批大学者很早就采用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考古研究,意义自然十分深远。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给他一位电影同行卡黎送了一大套《金枝》(不是那种两卷的删节本,是全套的。)然后在一年当中每隔两礼拜就问读了没有,有没有什么想法。最后,卡黎忍不住了,说拜托,我哪有时间读什么神话学啊。库布里克回答:“错了,约翰,那不是什么神话学,那就是你的人生!”库布里克每一部电影都是一座丰碑,从反战、科幻、嬉皮、情爱,他像上帝一样,俯视着芸芸众生,凝聚了他对人类的悲悯,最后以一部探索人性的《大开眼戒》永别了他的电影人生。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正如爱伦坡的诗《致海伦》所流露出来的向往和敬仰:“你风信子的头发,古典的脸庞,古希腊的辉煌,古罗马的壮丽。”据说,现代扮演女祭司的人既要长得像海伦这样又典雅又雅典,还要“言必希腊”。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每隔四年的夏天在宙斯神庙举行的,古希腊举行奥运会前,派出特使遍及希腊各地,邀请城邦前来参加这一项敬颂宙斯的盛事,古代奥运会仅限于希腊男运动员参加。1890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开始了他的希腊之行,站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面对碧蓝的大海和古老的山峰,童年对于古代奥林匹克精神的无限向往渐渐苏醒,想到动荡的世界正在走向战争的边缘,顾拜旦萌生了一个想法:古代奥运会可以体现各城邦的共同性与和平理想,为什么不用现代形式复兴奥运会,使它成为世界性的运动会,定期将各国青年聚集起来,让他们在比赛中相互了解,从而促进人们的友好相处达到世界和平呢?从此,创办现代奥运会成为他一生不懈努力的目标。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奥运会在雅典如期举行。熄灭了十五个世纪的奥运圣火,在容纳8万观众的大理石运动场再次点燃,主席台上的顾拜旦和人们一起发出了激动的欢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植于人们这种对古希腊文明的濡慕和颂扬,甚至顾拜旦本人直到了晚年才改变了开放女性参加运动会的看法。
古代奥运会召开的时候,所有城邦之间的战争都会因之停火。但是政治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不应该承受这么多的“轻”,比如有的大媒体机构居然可以放弃他们所信奉和宣扬的新闻价值观伤害新闻的真实性,在几千年的圣火面前,人类应该追求“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的普世价值。当娜芙普利都用古希腊语对第一个火炬手说:“将圣火传递给世界,告诉人们奥运会就要开始了。”场上的男声话外音响起:“告诉人们,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这里充满着友爱与和平,告诉人们奥运会就要开始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