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支持寒星,我认为就这个专辑来说,罗大佑对政治的介入态度是不适当的。这张专辑也必将和《亚细亚的孤儿》一样,最终归于默然。
很多人会以为罗大佑的此张专辑表现了其反台独的理念,因为其中骂了陈SB。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你看看这张专辑的名字是什么?是《美丽岛》!这个名字已经把罗大佑的政治观点表现了出来。
在许多台湾民众的心目中,如今这所谓的民主时代,最直接的起源便源自于美丽岛。这当年轰动世界的事件,导致了许信良、施明德、吕秀莲、黄信昌等等人物的被捕。然而台湾却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开放党禁开放报禁的路程。其后民主选举、政党轮替都是这一事件的后果。
因此,罗大佑是真的要反对台独吗?不!他是要拿着美丽岛的精神,反对欺骗民众,发扬真正民主之精神。这和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台独党纲就是他起草的)在3.20事件后的表现毫无二致。可以说,我是很钦佩许信良这个人,虽然政治的看法不一样,但许信良是真正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他也确确实实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从这一点上看,罗大佑在政治观点上受许信良的影响很大,在他批判的歌声中,他仍然对这样的社会存在相当大的幻想。
另外,就我个人认为,使用福摩莎这样的殖民语言的人,虽然不是台独,也和台独相差不远了。一个具有民族和国家观念的人是绝对不应该用荷兰殖民者的语言来称谓自己所居住的地方。
罗大佑此次对政治的介入是非常之深,非常之广的。他不是像屈原那样哀民生之多艰,儿时直接表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我们看一看美丽岛的目录,条例是那么清晰,一个个人政治追求和政治批判的轮廓立刻能够显现出来。在岛内人看来,这更像是政治宣言:我要继承美丽岛的志向,反对任何对民众的欺诈!罗大佑这一张专辑,快要脱离了玩政治的范畴,再过一步的话,那就不是让政治为音乐服务,而是走上音乐为政治歌唱的道路,这是谁也不愿意见到的。
最后,我说一下对《亚细亚孤儿》的看法。说实话,我还真喜欢这个旋律。但当我渐渐认清楚89年那些人的真实面目时,每当听起这首歌,我心里总是堵着慌。
罗大佑,为什么不再给我们以往事的回忆,而偏偏要去介入政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