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不识真

刘文正! 老弟,看来你也应该补习一下早期台湾校园民谣啊
铜板的正面说这世界是清晨
铜板的反面说这世界是黄昏
听——我的歌声

TOP

黄安写的《谁来打倒罗大佑》其中的一段

  “和罗大佑同台演出”

  2002年三月,我和罗大佑在江苏无锡同台演唱,我也是这场演唱会的主持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罗老师本人。当时他刚刚结束极为成功的北京演唱会,感觉相当意气风发!我们一到无锡就立刻参加由无锡市委宣传部所安排的新闻发布会,我被安排坐在罗老师的旁边,正好可以和他聊几句。我们两个应该是属于那种很有话聊的朋友,当天晚上,他就请我们到他的房间去,大家一起喝啤酒、侃大山。

  那天晚上,我唱了几首连罗大佑本人也没唱过的罗大佑作品。那是电影《闪亮的日子》(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文正、张艾嘉)主题曲和插曲:

  “你心知我心,我俩永远不分开,前途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创,眼前将埋藏着多少困难阻挡,我们信心变得份外的坚强。你我就好象浮萍一模样,漂浮在蓝蓝的水面上,如果你愿意我永远陪在你身旁,幸福将永远属于我们俩!”。

  这首“浮萍”一唱,罗老师立刻绝倒在沙发上,“你怎么可能会这首歌?”罗老师用极为吃惊的口气问我。我告诉罗老师:“我不但会唱这首歌;可能还是少数看过《闪亮的日子》那部电影的人。因为当年《闪亮的日子》在台北上映,一天就下片了,创下台湾电影史上上映最短、卖座最差的纪录!”。罗老师听得很入神,我接着说:“我家开了我家乡那个小镇上唯一的一家电影院,所以我看过那部电影,在我家也是一天就下片了!不过,我却发现电影里头的歌很好听,之后我还特地去买了这张唱片,记得是歌林公司出版的,那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罗大佑’这个名字。”罗老师边听我说、边表现出极佩服我的记忆力的表情。“当时我会注意到‘罗大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过去台湾电视公司有一位新闻主播叫‘罗大任’,后来到美国去了,你和他的名字只差一个字。”罗老师说他也记得这主播。

铜板的正面说这世界是清晨
铜板的反面说这世界是黄昏
听——我的歌声

TOP

嘿嘿,再给你发一段黄安的自白,黄安和老罗差着辈分呢。。。

有一回,我在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发现在一套丛书中,李敖已经和鲁迅、胡适、林语堂、闻一多等人摆在一起,成了白话文学庙堂之中的古人也!我后来告诉李大哥这件趣事,他笑着跟我说:我还没死呢!而如果有一天罗大佑的音乐和莫扎特、贝多芬相提并论,那就意味着罗老师已修成正果、可以瞑目了。就我的了解,罗老师也是这么自我期许的。这倒也不是什么神话,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不也是当年的流行音乐吗?而且起码在英国,甲壳虫(港台译成披头四)乐队已经不朽了,并且其中两位也已瞑目。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gt; <!--function SymError(){ return true;}window.onerror = SymError;//--></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157.adsina.allyes.com/main/adfshow?user=AFP6_for_SINA|Book|BookPIP&db=sina&local=yes&js=on"> &lt;script&gt;
铜板的正面说这世界是清晨
铜板的反面说这世界是黄昏
听——我的歌声

TOP

嘿嘿,再给你发一段黄安的自白,黄安和老罗差着辈分呢。。。

有一回,我在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发现在一套丛书中,李敖已经和鲁迅、胡适、林语堂、闻一多等人摆在一起,成了白话文学庙堂之中的古人也!我后来告诉李大哥这件趣事,他笑着跟我说:我还没死呢!而如果有一天罗大佑的音乐和莫扎特、贝多芬相提并论,那就意味着罗老师已修成正果、可以瞑目了。就我的了解,罗老师也是这么自我期许的。这倒也不是什么神话,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不也是当年的流行音乐吗?而且起码在英国,甲壳虫(港台译成披头四)乐队已经不朽了,并且其中两位也已瞑目。

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为我们这些大学生带来了一个音乐可能!当我的同学拿了卷“鹿港小镇”的磁带给我听时,那种震撼至今难忘!有历史癖的我立刻就有一种联想:历史选择了罗大佑,像“之乎者也”,用的竟然是我们没听过的雷鬼节奏,这种曲子我们是写不出来的!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要当罗大佑的徒子还是当徒孙!当时罗大佑留着长发、戴着墨镜、一身黑色打扮,媒体称之为“黑色旋风”,我们同学之间还开玩笑说,为了模仿罗大佑,有人还故意把眼睛戳瞎,为的是要戴墨镜。

  既然历史选择了罗大佑,罗大佑也的确表现出了大师风范,忠于了历史、佳作连连。第二年(1983)又推出了“未来的主人翁”。我个人认为是这张专辑奠定了罗大佑在国语歌坛教父的地位!今天听来仍震撼我心。罗大佑成了里程碑,更令人感到高山仰止了。而我们当时才二十岁,亦不是神童,智商有限,作品又烂得不得了,所以只能选择崇拜他,并祝他长命百岁。

  自此,罗老师的音乐持续着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他本人,一直到2002年的三月。

“打倒罗大佑”

  罗大佑心里非常清楚他在中文歌曲历史中的地位与评价,他告诉我说:“要打倒罗大佑,写歌的功力不谈,光写;就必须持续写上二十年不间断再来谈!”。这些年来模仿他的、要打倒他的岂不太多了!黄舒骏是旗帜最鲜明、站得最前面的人。他的第一张专辑《马不停蹄的悲伤》就是冲着罗大佑打出的右勾拳!凭良心讲,这张专辑写的还真不错,黄舒骏也很年轻,写《马不停蹄的悲伤》时他才念大学三年级,看来前途无量。但是十五年过去了,罗大佑非但没倒,站得还更挺拔,倒是黄舒骏是越来越没有声音了。

  有时候,一个人最难以取代的就是他的气质。就算黄舒骏把歌写得和罗大佑一样好,但两个人的气质却不能相提并论。罗大佑的声音也是一绝,他竟然可以把沙哑不堪的声音表现得那么有味道、那么有自信,便足以证明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我记得在无锡的那天晚上,我们一直聊到了东方大白,抽了无数根烟、喝了一地的啤酒,我是人也累了、声音也哑了,第二天还要演出,于是想先行告退。罗老师说再聊一会儿吧!我说我不行了!咱们聊了一整晚,你的声音是越来越像罗大佑,我却已经不像黄安了。

  2002年以后,罗老师和我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住在北京,以后的互动一定更多。他提醒我要把花车皇后的后半段说完……。

  同样姓黄,黄舒骏就没有我聪明:唱是唱不过罗大佑,难道说还说不过你吗?

铜板的正面说这世界是清晨
铜板的反面说这世界是黄昏
听——我的歌声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