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罗大佑的情怀

本主题由 追梦人 于 2024-6-14 18:57 审核通过

罗大佑的情怀

https://mp.weixin.qq.com/s/u7YlIekj5CfdtPo33UdQCA
原创 梦田守望 梦田的旧时光 2024-06-12 19:24 安徽

2024年罗大佑春龙交响音乐会已经在上海等地拉开序幕。在华语流行乐坛的历史上,罗大佑就像一个标杆,其成就无人能企及,这么说绝不为过。

初识罗大佑,是从《童年》和《光阴的故事》开始,那是1884和1985年。那时成方圆抱着吉他唱《童年》,只三段歌词,就已征服年少的我们,惊叹童年还能这么写。后来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还有一段写“初恋”的童年。罗大佑的《童年》与写给我们童年唱的歌太不同了,太像“童年”了!

《光阴的故事》起句就是“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第一句就把人情绪带到了顶点。86年夏高中毕业后第二年回到班级,当时我与其他三位女孩手拉手唱《光阴的故事》,那时应该还是等待的青春吧。

台湾歌手就这么一点一点打破了大陆词作某种套路和局限。从第一盒磁带专辑《之乎者也》开始,此后只要遇到罗大佑的磁带、碟片,几乎悉数购入。

罗大佑写尽了人生各年龄段的感情感悟,充满了强烈的现实批判与反思,创作题材十分丰富广博,其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哲学性无人能出其右,可谓当之无愧的华语乐坛流行音乐教父。如果对罗大佑的歌进行分类,对其创作内容力求析分,我以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一、少年情怀

少年可谓人生的起步,像《小小少年》歌中所唱出的、像《少年维特之烦恼》所写的那样,聪明、敏感的孩子,烦恼和忧郁总是如影随形。如果说《童年》还是懵懂的,初恋更是模糊的,到《思念》这首歌则将年少的烦恼青春期的忧郁写得无人能及。歌曲的前奏一起,我就深深沦陷。“萧瑟的风雨中,凝视我的双眼,看我昨日的忧愁飘去越来越远,挥洒你的笑容回身一转,别了我年少的烦恼寂寞与过眼云烟。”每次聆听都会陷落在词曲里无法自已。我以为没经历过年少时的孤独和忧郁,是很难体会生命的蝶变与绽放。

《闪亮的日子》是1977年罗大佑为刘文正创作的同名电影主题曲,唱出青春年少的美好,又令人无比的怀念追忆。“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是否你还记得,过去的梦想,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青春的美好在于当时的不自知,正如李商隐所谓的“此情可待成追忆”。

罗大佑写年少写青春,不仅是追忆美好,更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在《你的样子》歌中写道:“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追问“不明白的是为何人世间总不能融解你的样子?”让人对聪明孤独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与关怀。罗大佑擅写长句,歌词起句“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像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我看到远去的谁的步伐遮住告别时哀伤的眼神”,这种写法在中文歌词中是罕见的,特别适合连续与深情的传达。

1983年发行的《未来的主人翁》则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反思,对游戏和电脑对儿童侵蚀的深刻的担忧,对儿童未来乃至于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忧思。歌中以婴孩的口吻呐喊:“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这首歌充分彰显了罗大佑人文主义的精神和情怀,具有十分震撼人心的力量。可是罗大佑担忧的未来正成为现实。现实与理想的张力让这首歌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意义。


二、恋人情怀

罗大佑写恋曲,既深情又洒脱,深情不是那种苦情、怨情,而是纯真又刻骨铭心的那种深,洒脱不是那种轻飘、油滑,而是那种洞悉人心人情的通脱旷达。

罗大佑的恋曲三部曲,传唱最广的是《恋曲1990》,我最喜欢的是《恋曲1980》,更青春更感性更浑然天成。“你曾经对我说,你永远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春天刮着风秋天下着雨,春风秋雨多少海誓山盟随风远去”。

差不多是高中毕业那一年吧,听他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歌名就是一首诗。“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穿过你的心情的我的眼,如此这般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我再不需要他们说的诺言,我再不相信他们编的谎言,我再不介意人们要的流言”,歌词将青春期的深情与叛逆写得淋漓尽致,一度成为那个年龄段我最爱的歌。而《是否》唱到最后一句“情到深处人孤独”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爱的箴言》,“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却将自己给了你”。听此曲时正处在那个自我感动的年龄,不知是否加深了对我们那一代的爱的教育。

九零年代初听他的专辑《爱人同志》,“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学习保护自己,让我相信你的忠贞,爱人同志”。“同志”“口号”“斗争”我们大陆曾经熟悉的词,有一种旧词新用的别致。当然台湾在六七十年代政治环境也充满了严峻性,这首歌让爱情也赋予了一层政治考验的色彩。

《野百合也有春天》是一首十分清新浪漫唯美的爱情经典歌曲,深受文艺青年的喜爱。“从来未曾拥有的总难陷入哀伤和欢愉,从来未曾属于真情的是空幻的物语,而今当你说你将会离去,忽然间我开始失去我自己”。无数歌手翻唱过,记得最早听的是潘越云的演绎,我个人比较偏爱阿桑的版本。

《海上花》是一首非常浪漫奇情的恋曲,是1986年杨凡执导张艾嘉主演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像极了男女主角的爱情。“是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梦想,仿佛像水面泡沫的短暂光亮,是我的一生”。

罗大佑写《伴侣》,“你看序幕战火的开场,突变了世界飞沫里存亡,崭新的世界陌生的旅航”,连争吵都是那么诗性的战斗。伴侣是什么?罗大佑说,“伴侣有一颗不能怨尤的心,伴侣是隔离的踪迹自我的追寻。”守望坚持才能最终成就患难的伴侣。《伴侣》将爱情进一步升华到新的高度,既令人忍俊不禁,又有着深深的感动。


三、家国情怀

罗大佑的很多作品超越了个人情感,体现了对家、家乡和家国的深深的眷念和现代的情怀。

家是最难写的,因为普通又琐碎,而宏大叙事则很难打动人心。在《家》系列里罗大佑用诗意、温暖的语言表达了对家的憧憬和依恋。“给我个温暖的真情和一个燃烧的爱情,让我这漂泊的心灵有个找到了家的心情。”试问,有谁能把家写得那么诗意又温暖,让人无限憧憬和依恋。

《吾乡印象》与其他歌曲有着明显不同的曲调,悠长缓慢,与乡土歌手胡德夫有着相似的民间乡土风格。“古早的古早的古早以前,吾乡的人们就开始懂得向上仰望,吾乡的天空传说就是一片,无所谓的阴天和无所谓的蓝天”,仿佛是乡民亘古以来的生存繁衍和无意识,让人产生有意识的联想与感受。

《一样的月光》《鹿港小镇》都表达了现代化对传统乡民社会的冲击和改变。在传统与现代、情感与理性、迷失与坚守的复杂心情中被带入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如同每一个鹿港小镇一样得到他们想要的又失去他们拥有的。我们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改变的东西比台湾更多更大,拥挤的何止是高楼大厦,俗气的何止是七彩霓虹,可是却鲜少出现如此有感同身受又如此有反思力度的作品。不得不感叹,我们生活的时代,三十年多前罗大佑就已经写出。

1991年重新填词的《东方之珠》体现了对香港历史的回顾和对回归的憧憬,其深沉隽永大气恢弘令无数人为之动容。创作于1983年的《亚细亚的孤儿》则体现了对台湾历史和命运的忧思。“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初听这首歌时那种抗争与悲壮实在是强烈震撼到了我,是怎样的环境能产生这样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又是怎样改变和影响环境?我实在是不能了解不能说出!

罗大佑写歌大多是三段或四段歌词,每一段往往只变动一句或一个词,形成反复吟咏的回旋递进的词曲韵律,非常像《诗经》的手法,其词曲旋律既是传统的古典的又是现代的超前的,既是诗性感性的又是思想的哲理的,所以称他为华语乐坛流行音乐教父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的。鲍勃·迪伦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以为罗大佑也是完全够得上这个级别的奖项。

我们很多人高喊文化自信,可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少年失学先天不足,又对世界优秀文化后天盲目抵制,拿什么自信?我常想,台湾不过是大陆一个省那样大的面积和人口,为什么能产生众多有创造力的各方面人才?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而管得过多过严则很难产生杰出的文化作品是毫无疑问的。70岁的罗大佑仍具有强大的创作力和舞台感召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罗大佑写尽了人生人情,甚至连生命的逝去也写在了《歌》里。2018年夏当我在贝尔-拉雪兹公墓和蒙帕纳斯公墓游荡,在王尔德、莫泊桑、波德莱尔、杜拉斯等人的墓碑前瞻仰,心中涌起的就是《歌》的旋律。

罗大佑在《昨日遗书》一书中说:“歌是语言绽放的花朵;但这样的花朵,即使再妖艳,也并不能保证她不凋零。”但凋零的是腐败的语言,那些虚情的空洞的刻板的浅俗的歌会很快凋零,而罗大佑的歌传唱了半个世纪仍然时唱时新,声声不息。

罗大佑歌曲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远不是上述三类所能归内的,还有许多我喜欢的歌没有列举,限于篇幅和能力难以穷尽。而且所写仅限于词作,作曲编曲是我所不懂的。

谨以此小文致敬罗大佑,并纪念那些听歌的年轻时光。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