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LoTaYouOfficial/posts/558184452346100
羅大佑 Lo TaYou
5月20日 19:07
「綠島小夜曲」是台灣第一首國語流行歌曲。
人的頭腦對於音樂的記憶(尤其是歌曲—由人來演唱的歌曲)是一種非常微妙、奇特,而且抽象,甚至於神奇到簡直就是無法解釋的地步,的連結。
我生命裡第一次接觸到的音樂,是電影「桂河大橋」的那個主旋律的口哨聲(Sol-Mi, Mi-Fa-Sol, Mi-Mi-Do…….),那是 三、四歲時在宜蘭,剛剛有了記憶,可能是父母帶我去看的這部電影:夾雜了卡車聲、飛機聲、機關槍聲、轟炸聲等。
再來就是五歲半時回到台北,暫住在開封街28巷內阿忠家裡時,聽到的三首流行歌曲:文夏的「十八姑娘一朵花」、周璇(二十年後才知道這個名字)唱的「天涯歌女」,還有紫薇演唱的這首「綠島小夜曲」。
我相信那應該是父親的一張合輯的黑膠唱片裡面的歌曲,印象都很深刻!
文夏輕快的「十八姑娘一朵花」裡,第二段的那個女聲合唱的「沒錢的少年,伊不愛,伊不愛~~有錢的老人,有錢老人,伊不嫁!」;記得,小小年紀的當時,覺得歌曲非常活潑俏皮動聽,文夏的男聲主唱,加上女聲和聲的輪流對唱,也非常流暢悠揚。但是,心裡還是會一直很嘟囔納悶:「這些女生,怎麼會這個樣子想!」
「天涯歌女」就非常古典了。每一次,當那個女歌手唱完了一段,馬上就會接著一段很長很長的:胡琴!拉呀拉的拉個半天……..高尖細長的女歌手的聲音,才又再繼續的,把歌又唱起來。
這首歌和那個女生的歌聲加上二胡的搭配:「………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我的天!那種傾訴,那種表達…….用現在的話語來說,叫做~掏心掏肺:傾訴、傾訴,再傾訴!你完全相信那個女生對她的「郎呀!」是愛得死心塌地的。
但是「綠島小夜曲」不一樣。
紫薇,四平八穩的把這首「小夜曲」的歌從頭唱到尾唱完。平靜沉穩,溫暖微甜,內蘊視遠,起伏自然。「綠島小夜曲」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是,女歌手的聲音,和歌曲的旋律,會一直的在你的腦海裡盤旋圍繞,一直盤旋的圍繞。
我記得,就是在那個年紀(大概六歲多吧),我扁桃腺發炎,父母親帶我去開刀,開完了刀回家要休息幾天。 不知道是麻醉藥未退,還是止痛藥的作用,我有幾個日夜,整個人昏沉。一片黑暗中只是覺得嘴裡的世界,變得如同宇宙般的,無限的大;那個痛感就在後下方的喉嚨處,又深又遠,想把我往下拖下去。
但是,有一股力量,「姑娘呀,妳也在我的心海裡漂~~呀~漂~~」吞口水的時候喉嚨的疼痛感就會加劇:「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吹開了妳的窗簾;讓我的鍾情~隨那流水………..」; 口水和整列下排的牙齒從左到右,大到像一個海灣般,在無限的疼痛中似乎無止境的,只有等待。再等待。
「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我的情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連吞一口口水,似乎都要用很大很大的力氣,才吞得下去,而終於吞下去以後,下了喉嚨,通過了綁在脖子上那個冰袋的圍繞,漸漸的平息下去,還是痛。
「姑娘~呀!~妳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也不知道黑暗中天地輪迴的旋轉了多少次,睜開了眼睛,只看到白色天花板和木框的窗戶,其實也等於是閉眼狀態……..
「……月夜裡搖~啊搖~~」……….「….心海裡漂~~呀漂………」 。 這綠島的夜,已經這樣沈~~寂~~·姑娘呀!~~妳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就莫名其妙的,默默無語的,逐漸,那疼痛感就慢慢的,慢慢的,消失了;連怎麼恢復正常的過程,都忘得一乾二淨。
只記得:「搖啊搖~~~漂啊漂~~~~~姑娘呀~妳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這首歌和我的扁桃腺開刀的痊癒過程,完全結合在一起。似乎在疼痛中有一段小小、淺淺的感覺,好像我的疼痛就是這首歌引起來的,它們結合的太緊了;我簡直有一點恨它了…….
但是不對! 向我下刀的是許醫師(他很有名,後來做了台大的主任),不是這首歌開的刀;似乎,疼痛中,應該是它來陪伴我,陪我度過了那很難熬過去的幾個日夜。
我要到很後來,很後來,才知道這首「綠島小夜曲」的作曲者,叫做周藍萍。也是後來,使「台北變成了一個瘋人城」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部電影,的全部黃梅調歌曲的作曲和配樂者。
周藍萍,如果你不知道的話,還有好幾首曲子,都非常有名,包括「高山青」、「美麗的寶島」、「在我們小時候」、「一朵小花」、「家在山那邊」………..太多了。
有關於「綠島小夜曲」的傳言非常多,有政治犯的,有監獄島嶼的…….等等;但是,它就非常簡單的,就是一首非常非常優美的 - - 情歌,是周藍萍在1949年跟著大批軍隊撤退到台灣以後,對比於他內陸那遠離海洋的湖南老家,有感於藍色的海洋、陣陣的海浪、栩栩的微風、整片的椰子樹,有了內在的感動而寫的一首情歌。這首歌,幾乎完全代表了那個時代。描述的就是這個島嶼台灣。
周藍萍,一個用歌曲來描繪那個時代的真正的作曲家;他寫的歌,因為彼時環境、市場並不注重創作者,所以他的名字很顯然的過度被忽略。但是,他的歌,他創作的旋律,其實是深深的埋在那個時代活著的,並開始成長的,人們的心靈的深處。
在久遠以前的冷戰戒嚴時期,創作者不被提起,甚至被故意忽略,是有原因的;創作作品被拿來當作抵禦外侮、鼓舞民心士氣、歌功頌德的武器,是普遍的主流意識。但是,事過境遷,物換星移,一些真正能描繪那個時代人們的內心世界的旋律—如果我們還記得,甚至無法忘掉—那我們就應該想到,並提醒自己:
原來在那個時代,我們以為大家都應該忽略,但是原本屬於我們靈魂深處的心靈角落,曾經坐著一個默默無語的創作者,一直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時空裡,描繪著那個我們甚至不自覺的,人,的真實感受與情感。
安可!再安可!!~~~
第一首國語流行歌曲,從1960上下一直到2020.
一甲子以後,如果我們還記得那一些旋律們
那,怎麼可以不對周藍萍呼喚、再大聲呼喚道:
請再給我們一首安可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