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music/1/139978.shtml
[杂谈随感][冲浪笔记]《华语流行音乐之刨坟行动――民歌嘉年华会》
作者:zhyzhr2001 回复日期:2007-10-25
『前言』
总体来说,人的才能可以分为“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指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能力。“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这种在MBA课程中讲烂了的学术定义既空洞又玄乎,不妨将它们简单的理解为“办事”与“谋事”,“务实”与“务虚”,或者“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几句话就将王朗骂死,异曲同工。
每个行业在刚入行时,“智商”通常起主导作用,越往高端发展,“情商”的份量会越重,“智商”相对会越轻。
“关公战秦琼”谁更历害?在我看来他们都很“菜”,二颗子弹全搞定了。
在音乐帖中讨论非音乐问题,看似很“八卦”,然而我一直以为,抛开历史背景,抛开前因后果,就音乐说音乐意义不大。最多,这只看得到“智商”那一部分。
人们在结婚前通常需要一个恋爱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越“八卦”看得越清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淘到一套《民歌嘉年华会》原版光盘,这是为了纪念台湾民歌运动诞生三十周年而举办的专场演唱会,声音、画质极好,还附带有一个多小时难得一见的幕后纪实,绝对物超所值。
看到了久违的侯德建,在与李建复合唱《龙的传人》时,双手摇啊摇的。演出开场时,施孝荣鼓动观众全体起立,合唱一首《中华之爱》“要努力奋起复我河山,让青天白日普照大地”。伴着歌声,还真有二面“青天白日旗”摇啊摇的。看来此光盘不适合正式引进大陆了,收藏价值很高哦。
2005年,在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主办的“民歌三十年” 系列纪念活动中,先后举办了二十多场纪念歌会。马英九、宋楚瑜等诸多知名人士观看了演出。
2005年7月2日,在民歌运动的诞生地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了最后一场压轴大戏《民歌嘉年华会--永远的未央歌》大型歌会,将本次纪念活动推向高潮,演出现场盛况空前。
后来,这场压轴演唱会的实况录像在台湾公共电视台多次重播,反响热烈,很多观众要求购买。但因为牵涉版权等原因,此事一拖再拖,直到2007年7月才得以正式发行。
我错过了上个世纪的台湾民歌运动,也错过了2005年在台湾举办的现场纪念演出,但至少,我赶上了这张纪念光盘。
虽然罗大佑、郑华娟、齐豫、郑怡、王梦麟、赵树海、童安格等人因故缺席,本次演出还是汇集了民歌时期大多数知名的歌手、词曲作家和音乐制作人。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多年来陪伴我一路成长,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得见真容。他们中多数人都早已远离歌坛,即使在台湾也难得一见。叶佳修、包美圣、杨芳仪以及“民歌之父”杨弦等人更是专程从国外回来参演。这是一次难得积聚的民歌全英会。
民歌纪念活动每隔十年举行一次,1995年举办过一届“民歌二十年”。回头望去,有些人已经永远的作古了,剩下的也已经人老灯枯、青春不再,2015年的“民歌四十年”是否还可期待,实在不容乐观,有些人也许今生难再相逢。
人生得意需尽欢,安能将杯空对月。
就让我抓住这一丝转瞬即逝的亮光,用音乐抚慰我躁动的灵魂。
本场演唱会,由“民歌之母”陶晓清女士担任节目主持人。
演出门票在预售第一天就销售一空,创造了台湾流行音乐会门票销售速度的新纪录。演出现场国父纪念馆座无虚席,馆外还有冒雨等候的一万多观众在观看大屏幕。
台上星光灿烂,台下嘉宾云集。观众席中有很多重量级人物:风云人物侯德建,病魔缠身的乐坛泰斗李泰祥,滚石公司创始人段钟沂,资深音乐人李子恒,著名时事评论人赵少康等等。
整场演出精彩纷呈,不但结构紧凑、曲目众多,而且又不失轻松、活泼。每位歌手尽显招牌作品,台风极佳,风趣、幽默又彰显真诚。岁月可以催人老,但改变不了他们对音乐的一片赤诚。
虽然多数演员都容颜已老,有些歌手已声带萎缩,但他们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可以让观众席上的那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双手拍啊拍的,泪光闪啊闪的,扯着嗓子唱啊唱的,也可以让场外的歌迷流连忘返,冒着雨等啊等的。
谁说“追星”是年轻人的专利,小样儿!
叔叔级的观众(平均年龄40至45岁),爷爷级的演员(潘安邦、周治平在其中只算“小弟”),每隔十年“恐龙”一次,每次都吸引着众多目光。这种特殊的演唱会在华语歌坛中绝无仅有。
年龄不是问题,谁都会老,谁都曾年轻过。如果到暮年时回首往昔,还能自豪地说:“我没有虚度时光,我也曾辉煌过(至今余威尚存)”,此生足矣。
此次演出,邀请到了“消失”已久的杨弦、胡德夫、杨祖君这几位民歌运动的缔造者,也首次聚集了四组女声二重唱:〔施碧梧、邰肇玫〕+〔杨芳仪、徐晓菁〕+〔林佳蓉、许淑绢〕+〔南方二重唱〕。这四组八女声共同演唱了一曲《就要挥别》,这是最齐全的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了。
“演唱组”是本次演出的一大特色。有些“失散”多年的搭挡再度聚首,悲喜交加,场面感人。除了四组女声二重唱之外,本次演出还有三个男声组合。“乡音四重唱”演唱了一首头次听到的《秋天的野菊花》,满深情的,可惜只来了兄弟二人,如果阵容整齐,和声一定会更优美。此外,还有谭荃中、吴明华带来了《来唱家乡的歌》。最有名的当然是木吉他合唱团,他们总共演唱了三首歌曲,在本次演出中是最多的,受此优待主要是李宗盛的原因。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组合没有到齐,童安格的“旅行者三重唱”,MIB,丘丘合唱团等都缺席了本次演出。
因为“政治错误”,李建复二十年来一直拒绝演唱《龙的传人》这首歌。本次演出中,原唱人李建复邀请原创人侯德建,共同演绎了这首久违的经典作品,并且将歌词改回到最初版本“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终于还侯德建一个公道(参见附录二)。侯德建其实是一个极有天份的音乐人,只是当年太过“愤青”。
齐豫未能参演,其代表作品《走在雨中》和《橄榄树》分别交由李泰祥的另外二位女弟子万芳、许景淳演绎。
万芳真的陶醉了,闭着眼睛演唱时,仿佛淡忘了周围的一切。唱到尾声处,光着脚的她忘情地张开双臂旋转着。那一刻,李泰祥眼中闪动着泪光,时间凝固了。
许景淳当年参加金韵奖比赛时,尚不满十六岁的最小参赛年龄,她是篡改了履历表才幸运地搭上了民歌这班车。或许是因为年龄小,许景淳在整场演出中“上蹿下跳”,就数她活跃了。
可能是原唱听多了,总觉得这二位小师妹比齐豫要差一些。
随后出场的王城演唱的也是李泰祥的作品《告别》。王城是个典型的流浪歌手,当初以一曲《蜗牛与黄鹂鸟》走红,后来销声匿迹,不知道上哪里流浪去了。
最后二个节目是献给演出前不久过世的梁弘志。先出场的是一个完全由FANS组成的Friends合唱团,都不是民歌手,属于业余性质,不知道什么原因曾淑勤也混里边。纵观整场演出,王城和Friends最无看点。
蔡琴是演唱梁弘志作品最多的歌手,由她压轴最合适不过了,依旧是那首《恰是你的温柔》,依旧那么煽情。
所有演唱曲目中,多数我都听过,只是久违了。观看原唱人的现场演绎,即使隔着电脑,隔着时空,感动依然强烈。歌声中,仿佛又回到了读书时那段白衣飘飘的青涩时光。
此次演出又长又精彩,用黄大城的话说,去趟WC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五十三位歌手,四十八首歌曲,无法一一流水细述(《节目单》参见附录一)。况且,与现场精彩、火爆、风趣、诚挚、感动……的场面相比,任何形容词都显苍白。
精彩的节目总是很短暂,四个多小时的演唱会一晃而过,感动之余,留下浮想翩翩。
不同的人,看待音乐视角不同。
有些人随大流,流行什么跟什么,“与时俱进”。
有些人无视歌曲只关心歌手,杨丽娟之流,与音乐无关。
有些人对绯闻更感兴趣,莫非生活太过单调,需要找些“噱头”充实充实。
更有甚者,唱歌都变成“唱匠”了。
音乐本来是抒发情怀的载体,可在“唱匠”眼里,音乐成了卖弄技巧的工具。比谁的KEY更高,比谁的音拖得更长(莫非为了表达愉快的心情?)。每次唱到高潮时,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起一身鸡皮疙瘩,就等着飙高音、拖长音了。
阿宝就是此类“唱匠”的代表,KEY的确高,可那声音单薄得很,咋听都“荒凉”,越听越冷。就像一座荒山,确实很高,可寸草不生,死气沉沉。
与蔡琴作个比照,不辩自明。蔡琴的歌声,醇厚、深情、回味幽幽,听起来舒筋活血,仿佛按摩一般。就像一座秀山,也许不算伟岸,但也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听蔡琴唱歌,从未感觉她很吃力,也从未感觉自己有压力,踏实得很。
听歌本来是一种享受,可如果听一哆嗦,那就无语了。
此“歪风”古来有之,愈演愈烈,貌似从美声唱法中引入,可实在听不出美在哪里?还好,在民歌中不用担心这个。
我关注台湾校园民歌,主要有以下原因:
1.听民歌、唱民歌,就像翻看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
2.很多民歌作品确实非常优秀,清新、朴实、健康、欢快,朗朗上口,即使历经了三十年的岁月侵蚀,依旧光芒不减,依旧感动着很多人,这就是对经典的完美诠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心态也变了,今后很难再蕴育出那么多杰出的音乐人才,很难再创作出那么多的经典作品了。
3.当今大陆经济腾飞、日新月异,无论哪个行业,最需要的就是民歌运动中那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原创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台湾音乐人前赴后继,开辟出一片三十年的江山,奠定了台湾歌坛在华语流行音乐圈内不可撼动的龙头地位。有些乐评人甚至将他们的功绩上升到民族的高度:“正是这些民歌手的出现,使得华语流行音乐避免了再次成为东洋、西洋流行音乐的殖民地,也使得华语流行音乐跳出了狭隘的民族音乐的范畴,从而有了更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纵观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台湾民歌运动都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也是三十年后,这些老迈的民歌手还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4.我非常欣赏民歌中透露出来的那份纯真,那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一种人性固有的善良,一种在名利面前的淡定,那是一种对世间一切美好事务的感怀。当年的民歌,是一种简单、纯粹、没有任何包装的音乐,写歌、唱歌的初衷都不是为了赚钱,完全没有过多的商业考虑。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再也不会有这份纯真了,即使有,也将深埋心里。
5.这些民歌手都是在当年台湾经济腾飞过程中造就的精英人物,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对于同处大陆经济变迁中的我等,或许会有一点借鉴意义。
过去我一直以为,这些民歌手们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应该就像进了保险箱一样,这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实则不然。多数民歌手都在中途改行,能够在音乐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只有罗大佑、李宗盛、蔡琴、齐豫等少数几个,音乐这个行业并不好做(耳边又响起了李宗盛对“好男”的一通狂喷……)。
整场演唱会那么多歌曲,全都是这些民歌手们三十年前“捣鼓”出来的原创作品,而且这才冰山之一角。其实,每个歌手都可以办个唱,每个创作人都可以搞一个主题专场,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的话。
“深挖洞,广积粮”,既然是刨坟行动,不妨将那些压坟底多年、曾一度辉煌过的优秀作品翻出来晒晒太阳。被遗忘得太久了,快成文物了。
反正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如果把这些作品头上“怀旧”的标签摘掉,就当其是新作打榜,和目前那些流行快餐PK一下,很难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时下秀场中,有的选手就是这么干。既唤醒了评委们尘封多年的回忆,又让歌迷大呼过瘾。这是非常讨巧的一招,只是说不清,究竟是人加分,还是歌加分,管它呢,能赢就好。
优秀的民歌作品实在太多,那些至今仍在广为传唱、耳熟能详的就免了,在此只收录了部分稍微冷门点作品(包括一些非民歌作品)。
如果以下作品你全都很熟悉(专业人士除外),那我也太失败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