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天涯转帖]《华语流行音乐之刨坟行动――民歌嘉年华会》

[天涯转帖]《华语流行音乐之刨坟行动――民歌嘉年华会》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music/1/139978.shtml

[杂谈随感][冲浪笔记]《华语流行音乐之刨坟行动――民歌嘉年华会》
作者:zhyzhr2001 回复日期:2007-10-25

  『前言』

  总体来说,人的才能可以分为“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指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能力。“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这种在MBA课程中讲烂了的学术定义既空洞又玄乎,不妨将它们简单的理解为“办事”与“谋事”,“务实”与“务虚”,或者“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几句话就将王朗骂死,异曲同工。
  每个行业在刚入行时,“智商”通常起主导作用,越往高端发展,“情商”的份量会越重,“智商”相对会越轻。

  “关公战秦琼”谁更历害?在我看来他们都很“菜”,二颗子弹全搞定了。
  在音乐帖中讨论非音乐问题,看似很“八卦”,然而我一直以为,抛开历史背景,抛开前因后果,就音乐说音乐意义不大。最多,这只看得到“智商”那一部分。

  人们在结婚前通常需要一个恋爱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越“八卦”看得越清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淘到一套《民歌嘉年华会》原版光盘,这是为了纪念台湾民歌运动诞生三十周年而举办的专场演唱会,声音、画质极好,还附带有一个多小时难得一见的幕后纪实,绝对物超所值。

  看到了久违的侯德建,在与李建复合唱《龙的传人》时,双手摇啊摇的。演出开场时,施孝荣鼓动观众全体起立,合唱一首《中华之爱》“要努力奋起复我河山,让青天白日普照大地”。伴着歌声,还真有二面“青天白日旗”摇啊摇的。看来此光盘不适合正式引进大陆了,收藏价值很高哦。


  2005年,在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主办的“民歌三十年” 系列纪念活动中,先后举办了二十多场纪念歌会。马英九、宋楚瑜等诸多知名人士观看了演出。

  2005年7月2日,在民歌运动的诞生地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了最后一场压轴大戏《民歌嘉年华会--永远的未央歌》大型歌会,将本次纪念活动推向高潮,演出现场盛况空前。

  后来,这场压轴演唱会的实况录像在台湾公共电视台多次重播,反响热烈,很多观众要求购买。但因为牵涉版权等原因,此事一拖再拖,直到2007年7月才得以正式发行。

  我错过了上个世纪的台湾民歌运动,也错过了2005年在台湾举办的现场纪念演出,但至少,我赶上了这张纪念光盘。

  虽然罗大佑、郑华娟、齐豫、郑怡、王梦麟、赵树海、童安格等人因故缺席,本次演出还是汇集了民歌时期大多数知名的歌手、词曲作家和音乐制作人。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多年来陪伴我一路成长,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得见真容。他们中多数人都早已远离歌坛,即使在台湾也难得一见。叶佳修、包美圣、杨芳仪以及“民歌之父”杨弦等人更是专程从国外回来参演。这是一次难得积聚的民歌全英会。

  民歌纪念活动每隔十年举行一次,1995年举办过一届“民歌二十年”。回头望去,有些人已经永远的作古了,剩下的也已经人老灯枯、青春不再,2015年的“民歌四十年”是否还可期待,实在不容乐观,有些人也许今生难再相逢。

  人生得意需尽欢,安能将杯空对月。
  就让我抓住这一丝转瞬即逝的亮光,用音乐抚慰我躁动的灵魂。


  本场演唱会,由“民歌之母”陶晓清女士担任节目主持人。
  演出门票在预售第一天就销售一空,创造了台湾流行音乐会门票销售速度的新纪录。演出现场国父纪念馆座无虚席,馆外还有冒雨等候的一万多观众在观看大屏幕。

  台上星光灿烂,台下嘉宾云集。观众席中有很多重量级人物:风云人物侯德建,病魔缠身的乐坛泰斗李泰祥,滚石公司创始人段钟沂,资深音乐人李子恒,著名时事评论人赵少康等等。

  整场演出精彩纷呈,不但结构紧凑、曲目众多,而且又不失轻松、活泼。每位歌手尽显招牌作品,台风极佳,风趣、幽默又彰显真诚。岁月可以催人老,但改变不了他们对音乐的一片赤诚。

  虽然多数演员都容颜已老,有些歌手已声带萎缩,但他们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可以让观众席上的那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双手拍啊拍的,泪光闪啊闪的,扯着嗓子唱啊唱的,也可以让场外的歌迷流连忘返,冒着雨等啊等的。
  谁说“追星”是年轻人的专利,小样儿!

  叔叔级的观众(平均年龄40至45岁),爷爷级的演员(潘安邦、周治平在其中只算“小弟”),每隔十年“恐龙”一次,每次都吸引着众多目光。这种特殊的演唱会在华语歌坛中绝无仅有。

  年龄不是问题,谁都会老,谁都曾年轻过。如果到暮年时回首往昔,还能自豪地说:“我没有虚度时光,我也曾辉煌过(至今余威尚存)”,此生足矣。


  此次演出,邀请到了“消失”已久的杨弦、胡德夫、杨祖君这几位民歌运动的缔造者,也首次聚集了四组女声二重唱:〔施碧梧、邰肇玫〕+〔杨芳仪、徐晓菁〕+〔林佳蓉、许淑绢〕+〔南方二重唱〕。这四组八女声共同演唱了一曲《就要挥别》,这是最齐全的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了。

  “演唱组”是本次演出的一大特色。有些“失散”多年的搭挡再度聚首,悲喜交加,场面感人。除了四组女声二重唱之外,本次演出还有三个男声组合。“乡音四重唱”演唱了一首头次听到的《秋天的野菊花》,满深情的,可惜只来了兄弟二人,如果阵容整齐,和声一定会更优美。此外,还有谭荃中、吴明华带来了《来唱家乡的歌》。最有名的当然是木吉他合唱团,他们总共演唱了三首歌曲,在本次演出中是最多的,受此优待主要是李宗盛的原因。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组合没有到齐,童安格的“旅行者三重唱”,MIB,丘丘合唱团等都缺席了本次演出。

  因为“政治错误”,李建复二十年来一直拒绝演唱《龙的传人》这首歌。本次演出中,原唱人李建复邀请原创人侯德建,共同演绎了这首久违的经典作品,并且将歌词改回到最初版本“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终于还侯德建一个公道(参见附录二)。侯德建其实是一个极有天份的音乐人,只是当年太过“愤青”。


  齐豫未能参演,其代表作品《走在雨中》和《橄榄树》分别交由李泰祥的另外二位女弟子万芳、许景淳演绎。

  万芳真的陶醉了,闭着眼睛演唱时,仿佛淡忘了周围的一切。唱到尾声处,光着脚的她忘情地张开双臂旋转着。那一刻,李泰祥眼中闪动着泪光,时间凝固了。

  许景淳当年参加金韵奖比赛时,尚不满十六岁的最小参赛年龄,她是篡改了履历表才幸运地搭上了民歌这班车。或许是因为年龄小,许景淳在整场演出中“上蹿下跳”,就数她活跃了。

  可能是原唱听多了,总觉得这二位小师妹比齐豫要差一些。

  随后出场的王城演唱的也是李泰祥的作品《告别》。王城是个典型的流浪歌手,当初以一曲《蜗牛与黄鹂鸟》走红,后来销声匿迹,不知道上哪里流浪去了。

  最后二个节目是献给演出前不久过世的梁弘志。先出场的是一个完全由FANS组成的Friends合唱团,都不是民歌手,属于业余性质,不知道什么原因曾淑勤也混里边。纵观整场演出,王城和Friends最无看点。

  蔡琴是演唱梁弘志作品最多的歌手,由她压轴最合适不过了,依旧是那首《恰是你的温柔》,依旧那么煽情。


  所有演唱曲目中,多数我都听过,只是久违了。观看原唱人的现场演绎,即使隔着电脑,隔着时空,感动依然强烈。歌声中,仿佛又回到了读书时那段白衣飘飘的青涩时光。

  此次演出又长又精彩,用黄大城的话说,去趟WC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五十三位歌手,四十八首歌曲,无法一一流水细述(《节目单》参见附录一)。况且,与现场精彩、火爆、风趣、诚挚、感动……的场面相比,任何形容词都显苍白。
  精彩的节目总是很短暂,四个多小时的演唱会一晃而过,感动之余,留下浮想翩翩。

  不同的人,看待音乐视角不同。

  有些人随大流,流行什么跟什么,“与时俱进”。
  有些人无视歌曲只关心歌手,杨丽娟之流,与音乐无关。
  有些人对绯闻更感兴趣,莫非生活太过单调,需要找些“噱头”充实充实。
  更有甚者,唱歌都变成“唱匠”了。

  音乐本来是抒发情怀的载体,可在“唱匠”眼里,音乐成了卖弄技巧的工具。比谁的KEY更高,比谁的音拖得更长(莫非为了表达愉快的心情?)。每次唱到高潮时,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起一身鸡皮疙瘩,就等着飙高音、拖长音了。

  阿宝就是此类“唱匠”的代表,KEY的确高,可那声音单薄得很,咋听都“荒凉”,越听越冷。就像一座荒山,确实很高,可寸草不生,死气沉沉。

  与蔡琴作个比照,不辩自明。蔡琴的歌声,醇厚、深情、回味幽幽,听起来舒筋活血,仿佛按摩一般。就像一座秀山,也许不算伟岸,但也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听蔡琴唱歌,从未感觉她很吃力,也从未感觉自己有压力,踏实得很。

  听歌本来是一种享受,可如果听一哆嗦,那就无语了。

  此“歪风”古来有之,愈演愈烈,貌似从美声唱法中引入,可实在听不出美在哪里?还好,在民歌中不用担心这个。


  我关注台湾校园民歌,主要有以下原因:

  1.听民歌、唱民歌,就像翻看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
  
  2.很多民歌作品确实非常优秀,清新、朴实、健康、欢快,朗朗上口,即使历经了三十年的岁月侵蚀,依旧光芒不减,依旧感动着很多人,这就是对经典的完美诠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心态也变了,今后很难再蕴育出那么多杰出的音乐人才,很难再创作出那么多的经典作品了。

  3.当今大陆经济腾飞、日新月异,无论哪个行业,最需要的就是民歌运动中那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原创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台湾音乐人前赴后继,开辟出一片三十年的江山,奠定了台湾歌坛在华语流行音乐圈内不可撼动的龙头地位。有些乐评人甚至将他们的功绩上升到民族的高度:“正是这些民歌手的出现,使得华语流行音乐避免了再次成为东洋、西洋流行音乐的殖民地,也使得华语流行音乐跳出了狭隘的民族音乐的范畴,从而有了更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纵观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台湾民歌运动都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也是三十年后,这些老迈的民歌手还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4.我非常欣赏民歌中透露出来的那份纯真,那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一种人性固有的善良,一种在名利面前的淡定,那是一种对世间一切美好事务的感怀。当年的民歌,是一种简单、纯粹、没有任何包装的音乐,写歌、唱歌的初衷都不是为了赚钱,完全没有过多的商业考虑。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再也不会有这份纯真了,即使有,也将深埋心里。

  5.这些民歌手都是在当年台湾经济腾飞过程中造就的精英人物,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对于同处大陆经济变迁中的我等,或许会有一点借鉴意义。


  过去我一直以为,这些民歌手们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应该就像进了保险箱一样,这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实则不然。多数民歌手都在中途改行,能够在音乐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只有罗大佑、李宗盛、蔡琴、齐豫等少数几个,音乐这个行业并不好做(耳边又响起了李宗盛对“好男”的一通狂喷……)。

  整场演唱会那么多歌曲,全都是这些民歌手们三十年前“捣鼓”出来的原创作品,而且这才冰山之一角。其实,每个歌手都可以办个唱,每个创作人都可以搞一个主题专场,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的话。

  “深挖洞,广积粮”,既然是刨坟行动,不妨将那些压坟底多年、曾一度辉煌过的优秀作品翻出来晒晒太阳。被遗忘得太久了,快成文物了。

  反正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如果把这些作品头上“怀旧”的标签摘掉,就当其是新作打榜,和目前那些流行快餐PK一下,很难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时下秀场中,有的选手就是这么干。既唤醒了评委们尘封多年的回忆,又让歌迷大呼过瘾。这是非常讨巧的一招,只是说不清,究竟是人加分,还是歌加分,管它呢,能赢就好。

  优秀的民歌作品实在太多,那些至今仍在广为传唱、耳熟能详的就免了,在此只收录了部分稍微冷门点作品(包括一些非民歌作品)。

  如果以下作品你全都很熟悉(专业人士除外),那我也太失败了,哈!

TOP

  1.蔡琴

  《被遗忘的时光》词曲:陈宏铭 演唱:蔡琴
  http://www.51wma.com/sort/2_441_2186.html
  《想你的时候》词曲:梁弘志 演唱:蔡琴
  http://www.51wma.com/sort/2_441_2131.html
  《怎么能》词曲:梁弘志 演唱:蔡琴
  http://www.51wma.com/sort/2_441_2133.html
  《你的眼神》词曲:苏来 演唱:蔡琴
  http://www.51wma.com/sort/2_441_1575.html
  《我的思念》词:邓禹平 曲:李达涛 演唱:蔡琴
  http://www.51wma.com/sort/2_441_2130.html

  蔡琴口才极佳,曾担任过电台节目主持人。她是从民歌时期一直在歌坛打拼至今、为数极少的常青树之一,留下了众多的经典曲目。

  《被遗忘的时光》这首歌,当初蔡琴首唱时反应平平,的确被遗忘了很多年,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走红起来。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或许当年的优秀作品实在太多,大家都没有顾得上吧。

  近年来,蔡琴的演艺事业向舞台剧发展。


  2.殷正洋、李建复

  《情深缘浅》演唱:殷正洋
  http://www.51wma.com/sort/1_2628_61668.html
  《世界的钟》演唱:殷正洋
  http://www.51wma.com/sort/1_2628_61708.html
  《随风而逝》原唱:殷正洋
  http://www.51wma.com/sort/1_2628_61784.html
  《寒山斜阳》词曲:靳铁章 演唱:李建复
  http://www.51wma.com/sort/1_2292_236902.html
  《踏在归乡的路上》 演唱:李建复
  http://www.51wma.com/sort/1_2292_236918.html

  在台湾的男民歌手中,嗓音条件比较突出的有李建复、费玉清、殷正洋等几个。

  在大陆知道李建复的人不多,其实他才是《龙的传人》的原唱人,当年也是台湾民歌界中的白马王子。其名望与张明敏却差之千里,实属阴错阳差且不可逆转。李建复后来赴美进修IT专业,目前是雅虎台湾的总经理,属于转行较成功的民歌手之一。
  
  费玉清在民歌运动之前就已出道,他也是一直在歌坛上打拼至今的元老之一,在大陆比较红。我觉得此老哥太过“奶油”,连说话都腻味得很,对其很不以为然。

  殷正洋在高中的时候,与其它三名同学一起组成男女混声四重唱,参加了第三界金韵奖,从此步入歌坛。因其歌路太过独特,显得曲高和寡,殷正洋并未完全融入流行歌坛,曾有几年时间随其兄长到美国做生意。
  殷正洋在大陆知名度也不高,但在台湾,他曾经是“金钟奖”、“金鼎奖”、“金曲奖”的三料歌王获得者,当年将张学友都PK掉。其高亢、嘹亮而又清新的嗓音近乎完美,十分耐听,咬字发音极其严格,专业素养相当之高,号称“金嗓。
  殷正洋的演唱风格与张明敏相似,介乎于美声与流行之间,但水准在张明敏之上,演唱时常以一身中山装(或长袍)的五四形象示人。

  殷正洋属于那种正直得近乎刻板之人,宁可无偿为慈善义演,也不为媚俗商演折腰。他一生都与流行无缘,处世低调,自己把自己封杀掉了,多年来一直处于半归隐状态。只可惜了一副金嗓子,也让真正喜欢音乐的歌迷望穿秋水。

  殷正洋非常自律,烟酒不粘,歌喉、身材都保持得相当完好,招之能战。如果说,在当今台湾的男歌手中还存在真正经典的唯美音乐的话,那非殷正洋莫属,只是难得一见了。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殷正洋又开始办个唱了。当然,还是很低调。

  目前,殷正洋供职于电台作主持人。


  3.黄仲昆
  
  《无人的海边》作词:杨立德 作曲:洪光达+马兆骏 演唱:黄仲昆
  http://www.51wma.com/sort/1_6391_224886.html
  《牵挂》演唱:黄仲昆
  http://www.51wma.com/sort/1_6391_224871.html

  本场演唱会中,黄仲昆以一曲R&P版的《牵挂》成为最搞笑的节目,貌似有“恶搞”之嫌。其实,这也反映了本次演出轻松、随意、包容的心态,时髦点说这是“与时俱进”。

  黄仲昆是出道于金韵奖、民谣风之外的民歌手。高大、强健的外形,爽朗的个性,颇显阳刚之气。然而,黄仲昆的歌声却非常的温柔、细腻。

  黄仲昆是我比较喜欢的歌手之一,《无人的海边》伴我多年。
  
  民歌运动之后,黄仲昆主要在影视界发展。


  4.MIB组合(赵树海、王梦麟、黄大城)

  《让我们看云去》词:钟丽莉 曲:黄大城 演唱:刘文正
  http://www.51wma.com/sort/1_231_237850.html
  《晨》作词:赵树海 作曲:王梦麟 演唱:王梦麟
  http://www.51wma.com/sort/2_6574_230652.html
  《子夜徘徊》词曲:赵树海 演唱:黄莺莺
  http://www.51wma.com/sort/2_535_65379.html
  《离开你走近你》词曲:陈升 演唱:王梦麟
  http://www.51wma.com/sort/2_6574_230659.html

  民歌运动时期,赵树海、王梦麟、黄大城曾以黑衣、墨镜的“黑社会”形象,搞过一个“短命”的MIB三人演唱组,王梦麟走红之后,就拍电影、跑单帮去了。

  黄大城近乎美声的唱法,在大陆八十年代听得太多,李双江、蒋大为、郁均剑等人都是此歌路,不太合乎我的口味。黄大城一直在民航工作,唱歌纯属“业余爱好”。《让我们看云去》是我对他的唯一好感。

  王梦麟是民歌手中最为“异类”的一个,他以一曲《雨中即景》享誉华人世界,也曾因为过失杀人而被判入狱。此事成了王梦麟多年的心病,经常自责,认为给民歌手“丢了脸”。

  有时候,会觉得王梦麟在民歌手中是个“滥竽充数”的角色,要模样没模样,要声音没声音,不会吉他又不通乐理(他自己所言,不知真假),就这点“硬实力”还不如我,咋混的!

  其实,王梦麟是个“情商”很高的人,无论他是如何“捣鼓”音乐的(即使是梦见的都没辙),那么多流传至今的原创作品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既有雅俗共赏的《阿美阿美》,也有如《晨》这般的清新小品。既然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能上大陆小学的音乐课本,王梦麟的《晨》也应该有资格进入幼儿园。

  王梦麟性格开朗,极富幽默感,多年来转战于影视和传媒界,常以综艺节目主持人或特邀嘉宾的身份见诸媒体。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时,朱军本想拿王梦麟开玩笑,没想到自己却成了笑柄,太小儿科了。在大陆,朱军也算是顶级主持人之一,关着门玩还自我感觉不错,一开门才发现不好玩,差距不是一点点。曾有一度,吴宗宪等港台主持人抢滩大陆市场,无奈遭文化部封杀。这是典型的文化保护主义,干脆把港台流行音乐也一并封杀算了。

  在MIB中,我最欣赏的是赵树海,不吸烟、不喝酒、怕老婆、爱家庭,工作兢兢业业,这是“好男人”的典范。赵树海曾经移民加拿大,因为肝脏手术差点作古,近年来回归台湾。

  作为歌手,赵树海业绩平平,作为词曲作者,他留下的作品也只有《春天》、《子夜徘徊》(也是我的藏品之一)等寥寥几部。赵树海最大的成就是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取得的,二获金钟大奖,使他成为民歌手中仅次于吴宗宪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不同于王梦麟夸张的风格,赵树海是以智慧型的冷幽默见长。几乎不看综艺节目的我,仍然被赵树海、王梦麟的诙谐、幽默和智慧所吸引,也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折服。为了一个十五分钟的电视节目排练二天;为一个感叹词究竟该用“哦”、“嗯”还是“哈”而反复斟酌。看来干哪行都不容易,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

  下面这段综艺访谈节目值得一看(很八卦哦):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gYSw4b7woU/


  5.吴楚楚

  《你的歌》词曲演唱:吴楚楚
  http://www.hmusic.cn/a3/1/5/157DB2A305864E0388D3.html(选择WMA试听)

  在台湾民歌界,吴楚楚是与杨弦、胡德夫一起,最早期的民歌运动创始人之一。

  早期的民歌作品,大多都过于生涩,难以传唱。例如杨弦有些早期作品中,就明显流露出美国西部乡村音乐的曲风,模仿痕迹较重(听说杨博士最近在北京开个唱了)。

  《你的歌》创作于1977年,同时期的许多作品,在如今听来已显得枯燥单薄,而《你的歌》却洗净铅华,流传至今。

  在本次演出中,我第一次听到这首《你的歌》,非常惊讶。

  自始至终,整首歌在主音吉他的伴奏下,连贯、流畅、清新且饱满。简单、质朴的歌词,在吴楚楚极具张力的歌声中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仿佛在向你轻轻地诉说。编曲中大量应用的“半音”,非但不觉得唐突,反而使整首歌错落有致,显得变化多端,极具动感,与吴楚楚淡定的歌声形成强烈对比。
  这的确是一首吉他弹唱的经典作品,看吴楚楚的现场演出,指法很复杂。

  自以为对民歌还算熟悉的我,居然遗漏了如此经典之作,不知道坟底还躺着多少此类作品。

  吴楚楚是一位集词、曲、演奏、演唱于一身的杰出民歌手,吉他弹得极棒,歌也唱得很好,高音清亮,低音浑厚,略带鼻音。与叶佳修一样,吴楚楚的缺点也很突出,那就是外表与“偶象”无关。

  切!谁稀罕“呕像”,咱吴老板若不是日后“务虚”去了,难说也是一代歌王,难说还会留下更多的经典作品。民歌手中真是藏龙卧虎。

  吴楚楚是飞碟唱片公司创始人之一,凭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超强的组织才干,身为董事长的他将公司经营得兴旺发达,飞碟也成为当年在台湾与滚石并驾齐驱的唱片公司。1992年,飞碟被华纳唱片公司并购之后,吴楚楚退居二线。

  与陶晓清一道,吴楚楚也是本次纪念活动的组织者之一。目前,他兼任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理事长,过着衣食无忧的半退休生活。


  6.王芷蕾

  《冷冷的夏》演唱:王芷蕾
  http://www.51wma.com/sort/2_2421_251434.html

  王芷蕾1977年就已出道,她演唱的大多为流行歌曲,也为很多影视作品配唱过主题曲。王芷蕾不属于民歌手系列,在大陆知名度不算高,但当初在飞碟公司内,她是与蔡琴、苏芮、黄莺莺齐名的四大歌后之一。

  《冷冷的夏》是80年代末期的作品,也我一个铁杆哥们每次K歌时的必点曲目。这首歌透露出的那种随意、淡雅、若有若无的忧伤美,在港台流行歌曲中并不多见。

  90年代初,王芷蕾随老公到美国经营IT公司,最近才返回台湾定居,准备环游世界。


  7.包美圣

  《捉泥鳅》词曲:侯德建 演唱:包美圣
  http://www.51wma.com/sort/2_434_34614.html?
  《小茉莉》词曲:丘邱晨 演唱:包美圣
  http://www.51wma.com/sort/2_434_34610.html
  《走向我走向你》演唱:包美圣
  http://www.51wma.com/sort/2_434_243239.html

  包美圣是声音识别度最高的民歌手,她的歌声非常独特,旁人无法效仿,更与学院派的经典唱法无关。

  三十年如一日,包美圣的音色至今都没有岁月的痕迹,依旧是那么清新,充满童趣,与八十年代初期我第一次听到《捉泥鳅》时,几乎一样。

  本场演唱会中,首次得见包美圣尊容,与想象之中差距较大,远没有歌声那样清新、亮丽,用包美圣自己的话说,有种“相见不如怀念”的感觉(笑谈)。

  包美圣退出歌坛已久,目前在其老公创办的IT公司中担任总经理,定居美国。

TOP

  8.叶佳修

  《小村的故事》 词曲演唱:叶佳修
  http://www.51wma.com/sort/1_6642_232751.html
  《踏着夕阳归去》词曲演唱:叶佳修
  http://www.51wma.com/sort/1_6642_232744.html
  《流浪者的独白》词曲演唱:叶佳修
  http://www.51wma.com/sort/1_6642_232738.html

  叶佳修是台湾民歌运动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开创的田园音乐对华语流行音乐有着很大的影响。

  八十年代初,台湾流行音乐开始侵入大陆,类似邓丽君《何日君再来》之类的歌曲,因充满了男欢女爱的资产阶级情调,被冠以“靡靡之音”遭到禁播。而叶佳修的作品只歌唱美好的大自然,不言情爱也无关政治,很合乎当时大陆的政治环境,因而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以至于像《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作品成了数亿人都会唱的影响力最大的华语歌曲之一,叶佳修也因此成了高晓松、老狼等诸多大陆校园歌手的启蒙老师。

  叶佳修有着多重身份:歌手、词曲作家、音乐评论人、音乐顾问、歌唱比赛资深评委、节目主持人等等。

  叶佳修总共发行过三张个人专辑,其中《叶佳修个人专辑》是台湾首张全部由本人作词、作曲、演唱的全能派个人专辑(自编、自导、自演?)。
  虽然才智具佳,有着上千部原创作品,并且很多优秀作品在整个华人世界中广为传唱,但叶佳修的运气一直不算太好,他最辉煌的成就是在民歌运动高峰期,加盟海山唱片公司时取得的。海山倒闭之后,叶佳修写过一段时间的台语歌,他似乎加盟了一个叫“海丽”的小型唱片公司,又似乎很长时间一直都是独立音乐创作人(查无所踪,难道是“东一榔头西一梆”?)。没有强大的唱片公司作后盾,仅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在歌坛登顶的,这也是叶佳修在百佳排名中落后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情形一直维系到90年代末期,也许是觉得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2000年,叶佳修移民加拿大,到一家从事多媒体制作的IT公司担任音乐总监。

  即使如叶佳修这样的大师,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又开始了另一次创业,实在不易!


  9.陈淑桦

  《夕阳伴我归》 词曲:罗义荣 演唱:陈淑桦
  http://www.51wma.com/sort/2_440_48122.html

  陈淑桦1978年出道,最初在海山唱片公司,后来转入EMI,这期间她一直延续着民歌演唱风格,反响平平,并无太大的突破。直到加盟滚石唱片公司以后,才逐步走向事业的顶峰。

  在李宗盛的量身打造下,陈淑桦成为一代都市丽人的形象代表,《梦醒时分》更成为首张销售超过百万的华语专辑,也将陈淑桦推到一代流行歌后的宝座。
  这首《夕阳伴我归》是陈淑桦早期的民歌作品。

  陈淑桦有着“恋母”的致命硬伤。多年以来,她的一切事务都交由母亲代为打理,自己倒也落得清闲。1998年,母亲过世之后,陈淑桦的“天”塌了,她无力处理这些杂务,也不善于与外界沟通,加之过于悲哀,就此归隐。

  去年,陈淑桦被狗仔偷拍到一张十分负面的近照,憔悴、呆滞、苍老,好似古稀之人,与歌后、丽人等词汇毫不沾边。李宗盛、罗大佑等老友闻之,十分心痛,却也无可奈何。

  陈淑桦一生未婚,早已远离歌坛,几乎断绝了和所有老朋友的联系,形单影孤,靠版税度日。

  可以说,陈淑桦是一个“智商”很高但“情商”低下的人。


  10.潘安邦

  《年轻人的心声》词曲:叶佳修 演唱:潘安邦
  http://www.51wma.com/sort/1_254_65868.html
  《匆匆别后》词曲:梁弘志 演唱:潘安邦(经常用于片尾曲)
  http://www.51wma.com/sort/1_2305_42010.html
  《故乡》 词曲:刘因国 演唱:潘安邦
  http://www.51wma.com/sort/1_254_65827.html
  《大海边》词曲:赵晓谭 演唱:潘安邦
  http://www.51wma.com/sort/1_254_65848.html
  《纷纷飘坠的音符》词曲:周兴立 演唱:潘安邦
  http://www.51wma.com/sort/1_254_65889.html

  潘安邦出道于1979年,素有“台湾民歌王”之称。

  作为叶佳修的代言人,潘安邦演绎过叶佳修的大多数作品,其歌路游走于民歌与流行之间。

  1989年的大陆春晚上,潘安邦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和《跟着感觉走》而红透大江南北。

  然而,潘安邦的音乐道路并不顺利。90年代之后,潘安邦淡出歌坛,到美国经营服装生意,期间经过一次严重的心脏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

  不知道是听见市场的呼唤,还是觉得经营服装生意并不比音乐来得轻松,近年来,潘安邦又复出歌坛继续打拼。


  11.刘蓝溪、刘文正

  《小雨中的回忆》 词曲:林诗达 演唱:刘蓝溪
  http://www.51wma.com/sort/2_6484_227970.html
  《小雨中的回忆》 词曲:林诗达 演唱:刘文正
  http://www.51wma.com/sort/1_231_237936.html
  《俏姑娘》演唱:刘文正
  http://www.51wma.com/sort/1_231_237840.html

  刘文正在民歌运动之前就已经是成名的歌星,作为民歌的传播者,经他翻唱的很多民歌作品在香港、大陆、东南亚等地广为传唱。刘文正歌路很广,流行、民歌、琼瑶影视歌曲都有涉足。

  忧郁、哀愁的民歌作品本来就少,《小雨中的回忆》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林诗达是台湾早期的创作型女歌手,民歌运动前就已在歌厅驻唱多年,她的作品都散发着一股阴柔之味。
  林诗达参加了第一届“民谣风”比赛,可惜歌红人不红,这首《小雨中的回忆》是被刘蓝溪唱红的。林诗达也出过专辑,后来不知所终。

  八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听到的就是刘蓝溪的版本,后来,刘文正的翻唱版本似乎更加流行。

  说起刘蓝溪,当初也是鼎鼎大名的玉女红歌星,接广告、拍电影、出唱片,什么都干。然而,后来她却从歌坛消失了。与刘文正的失踪不同,刘蓝溪出家了,法号“道融法师”,并且取得了佛学研究生的学历(果真“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那个西藏流亡喇嘛访台时就是由刘蓝溪担任藏经翻译。

  刘蓝溪出家缘由不得而知,真不知道说点什么才好,或许,她和大陆的“林妹妹”有着同样的世界观吧。

  只有回味了,二个版本都帖出来,比较一下,各有各的味道。


  12.黄阿源

  《一支小雨伞》演唱:钱贝妮(找不到黄阿源的版本了)
  http://www.51wma.com/sort/2_6520_229100.html

  黄阿原并非歌手,他是当年步侯德建后尘前往大陆的风云人物。

  《一支小雨伞》改编于闽南歌曲,也非民歌。

  当年在大陆,黄阿原将此歌唱遍了大江南北,与张明敏有得一拼,而现在,无论人和歌都早已被淡忘了。


  13.罗大佑

  《风儿轻轻吹》 词、曲:罗大佑 演唱:张艾嘉
  http://www.51wma.com/sort/2_777_9719.html

  罗大佑的作品多以批判现实的风格示人,这首从坟底刨来出的《风儿轻轻吹》我在八十年代就听过,刚才发现是罗大佑的作品,哈!老罗还会写这么“阴”的歌,翻出来晒晒。

  在本次歌会中,齐豫等人因故未能参演,大屏幕多次播放他们对本次演出的祝福录像,并且还由其他歌手演绎了齐豫和郑怡的招牌作品。
  但有一个明显的例外:罗大佑。

  整场演出没有出现过一次他的名字,更没有演唱过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如此,整个幕后纪实片中,同样没有一次提到罗大佑。

  鉴于罗大佑在华语歌坛中的教父地位,这种“疏忽”显得很“业余”。

  罗大佑与民歌的关系比较尴尬,一方面,其诸如《童年》、《闪亮的日子》等作品在歌迷中广为传唱,几乎成为纪念民歌的代名词,另一方面,正是罗大佑开启的“黑色革命”加速了民歌了消亡,使不少民歌手心存芥蒂。
  
  罗大佑敢爱敢恨的性格有些像侯德建,他俩不少作品早年在台湾都被禁。目前,罗大佑是台湾艺人中知名的反台独斗士,其名言“不问蓝绿只问黑白”成为反台独阵营的标志性口号。
  虽然罗大佑也游走在刀锋边缘,但他总与“红线”保持着一个安全距离,而侯德建跨过了“红线”也就玩完了。

  在本次民歌三十年纪念活动的前面几场演出中,罗大佑和苏芮也曾露过面,只是,在喜气洋洋的最隆重的“祝寿”场合,“送葬人”到场,于人于己都不方便,还是回避的好。

  这种结果应该在罗大佑的意料之中,1995年的“民歌二十年”同样没有他的份。

  (前些天在CCTV3《同一首歌·走进汕头》中看到罗大佑与苏芮在合唱《请跟我来》,罕见哦!哈哈,不要我们玩,我俩自己玩!请跟我来……)


  14.南方二重唱

  《细说往事》词曲:李子恒 演唱:南方二重唱
  http://www.51wma.com/sort/3_917_10335.html
  《不告而别》演唱:南方二重唱
  http://www.51wma.com/sort/3_917_10337.html
  《相知相守》演唱:南方二重唱
  http://www.51wma.com/sort/3_917_10340.html

  南方二重唱于1988年民歌运动结束之后才出道,1992年出版了她们的第一张专辑《细说往事》。因为翻唱过很多民歌作品(整个《回归线》系列都是),她们被认为是民歌的传承者。

  南方二重唱三获“金曲奖”,被认为是台湾最具演唱实力的组合之一。大南方阎宗玉担任主唱,小南方林明桦负责和声及主音吉他。她们在大陆知名度不算高,但在台湾曾经风靡十年。该组合未能入选百佳排行榜,与其所属的瑞星唱片公司实力太弱,不能提供强力支持有很大关系。
  1999年,瑞星唱片公司倒闭,不久小南方出车祸,南方二重唱就此宣告解散。此后,大南方生儿育女,开了个饭馆,小南方伤愈后从事绘画工作。

  近年来,该组合又复出歌坛。


  15.熊美玲、林秋离

  《当兵前的男朋友》作词:林秋离 作曲:熊美玲 演唱:南方二重唱
  http://www.51wma.com/sort/3_917_256299.html
  《心甘情愿》作词:林秋离 作曲:熊美玲 演唱:熊美玲
  http://www.51wma.com/sort/2_6616_232009.html

  《当兵前的男朋友》也是南方二重唱的招牌歌曲,丁丁咚咚的配器,张狂得极具个性。

  在此,要介绍的是这首《当兵前的男朋友》的作者:熊美玲、林秋离,这是台湾歌坛的一对夫妻搭档,他们不属于民歌手序列。

  曾有一度,熊美玲、林秋离夫妇事业失败,无人要他们写的歌,只能靠卖便当为生,不巧又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更是贫困交加。

  有一天,他们看了一部讲述船员爱情故事的日本电影,感动之余,二人写下了《哭砂》这首歌。机缘巧遇,一个好友把此歌交给了黄莺莺,结果被唱成了经典。从此以后,邀歌者多了起来,他们的事业也才步入正轨。

  直至今日,他们都算不上大红大紫,但如果稍加留意,会发现有不少歌曲中都标着他们的名字。例如:张清芳《我还年轻》,曾淑勤的《情深意动》,南方二重唱的《有些话不能说》、《痛不痛谁懂》、《我从南方来》,还有蔡琴的《太阳出来了》、《我听见我的心在哭》、刘德华的《谢谢你的爱》等等。

  近年来,熊美玲尝试着走到台前,亲自演绎自己的原创作品。

TOP

  16.郑怡、苏来

  《结束》词曲:李宗盛 演唱:郑怡、李宗盛
  http://www.51wma.com/sort/5_6158_189675.html
  《小雨来的正是时候》词曲:小虫 演唱:郑怡
  http://www.51wma.com/sort/2_762_44806.html
  《月琴》作词:赖西安 作曲:苏来 演唱:郑怡
  http://www.51wma.com/sort/2_762_254734.html
  《微风往事》作词:马兆骏 作曲:洪光达 演唱:郑怡
  http://www.51wma.com/sort/5_2073_10201.html
  《我居住的地方》词、曲、演唱:苏来
  http://www.520music.com/play/66831.htm

  郑怡的首张专辑《小雨来的正是时候》,最初的制作人是侯德建,侯去大陆之后,接手的李寿全、陈志远等人,都阴差阳错地因为档期等原因无法到任。最终,该专辑由郑怡的男朋友,当时毫无经验的李宗盛制作完成,没想到却大获成功,这对郑怡和李宗盛日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此,毫无星相的李宗盛唱着《结束》告别了昔日的“小李”,开启了漫长而璀璨的“音乐教父”生涯。

  《月琴》是郑怡的另一首招牌曲目,也是民歌作品中少有的高难度歌曲,很少有歌手敢于挑战。有趣的是,《月琴》的作者苏来最初是打算将此歌交由李建复演唱,没成想被郑怡半路截杀。最终,《月琴》被郑怡唱成了一代经典,郑怡也因《月琴》步入了歌唱事业的又一个高峰。

  说到此,不妨正经谈点音乐。《月琴》演唱难度大,是因为在毫无热身准备的情况下,一开口就是副歌的最高音,紧接着马上又转入主歌的低音区,一般人适应不了这么陡的音区跨度。将副歌的高潮部分提到开头,这是郑怡的建议并且被苏来所采纳。事实证明,如此编排使《月琴》更具感染力。此外,苏来在编曲中加入了琵琶等民乐伴奏,使整首歌既优美又显示出古朴的怀旧曲风,与哀怨、伤感的歌词更是搭配得天衣无缝(如此就歌论歌,有些无味)。

  本场演唱会郑怡未能到场,《月琴》由其原创人苏来演绎,非常精彩。

  《我居住的地方》是苏来的全能作品,健康、阳光、清新爽朗,八十年代我就听过,没想到一别二十多年了,快翻出来晒晒太阳。

  80年代后期,郑怡转入电台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苏来后来也转行作了电台主持人)。2000年后,郑怡随老公移民加拿大,过着相夫教子生活,还开了个面包房。


  17.马兆骏

  《会有那么一天》词、曲、演唱:马兆骏
  http://www.51wma.com/sort/1_2610_59783.html
  《风中的早晨》作词:洪光达 作曲:马兆骏 演唱:王新莲+马宜中
  http://www.520music.com/play/60369.htm
  《木棉道》作词:洪光达 作曲:马兆骏 演唱:王梦麟
  http://www.51wma.com/sort/2_6574_230662.html

  马兆骏是继王梦麟之后,民歌手中的又一个“异类”。

  马兆骏很有音乐天赋,17岁时就已出道,先在宝丽金,后被滚石公司招入,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音乐制作人。他总共出过六张个人专辑,曾经为邓丽君、刘文正、黄莺莺、凤飞飞、潘越云、张信哲等众多大牌歌手制作过音乐专辑。在台湾歌坛,马兆骏是个响亮的名字,大家都称其为“马爷”。

  马兆骏一生坎坷。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的他,本来应该活得极其滋润,然而,马兆骏却染上了毒瘾。千金散尽,事业跌入谷底,家庭也濒临崩溃。好在马兆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成功戒毒。没成想,重新开始的事业又在台湾大地震中毁于一旦。越挫越勇的他,抖擞精神再次创业,刚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就因心脏病突发撒手西去。
  马兆骏也是近年来继梁弘志、赖西安之后,又一位步入天国的民歌手,其身后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作品。

  在本场演唱会中,马兆骏幽默风趣、激情澎湃、充满活力。在他的带领下,老、中、青三代观众全体起立,同唱一曲《微风往事》,场面令人动容。

  时光如梭,在我观看本次演出光盘时,他却已西去,人生苦短!


  18.潘越云

  《当泪水含在眼里》作词:杨立德 作曲:洪光达、马兆骏 演唱:潘越云
  http://www.51wma.com/sort/2_639_151459.html
  《你的幻影》作词:马兆骏 作曲:洪光达 演唱:潘越云
  http://www.51wma.com/sort/2_639_151425.html
  《我的思念》词:邓禹平 曲:李达涛 演唱:潘越云
  http://www.1ting.com/player/c7/player_167312.html

  虽然,潘越云在出道时赶上了民歌的末班车,但其主要的成就是在流行歌曲中取得的。
  她最得意的专辑《天天天蓝》,由民歌时期众多大牌音乐人制作完成,高居百佳排行榜第四位,其中有不少歌曲传唱至今。我觉得《天天天蓝》这首主打歌其实很平淡,反倒是对马兆骏创作的《当泪水含在眼里》、《你的幻影》映象深刻。

  潘越云的歌路很广,民歌、流行、琼瑶歌曲、爵士、闽南语歌曲、西洋歌曲等等都有涉足,并且十分高产,曾在九年内发行过十五张专辑,令人瞠目。

  虽然,潘越云高音不及齐豫且中音不及蔡琴,然而其高音强于蔡琴且中音强于齐豫,罗大佑对其评价很高。
  凭借埃及艳后般的外形,潘越云获得了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天生丽质,旁人不服也没用。

  歌手与音乐人的关系很微妙,歌手需要借助优秀的歌曲才能走红,音乐人也需要借助唱功深厚、人气兴旺的歌手捧红自己的作品,这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

  潘越云“情商”很高且善于钻营,她几乎与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特别是与那些大牌音乐人和文艺人,例如罗大佑、李宗盛、小虫、李寿全、陈升、李泰祥、马兆骏、三毛、琼瑶等等。她似乎不属于哪一派别,又似乎哪一派别都有她的份。或许正因为如此,她成了百佳排行榜上的又一大赢家。

  值得玩味是,百佳评选大获成功之后,作为滚石公司第一个签约的元老级歌手,潘越云却与滚石分道扬镳。这让我联想到足球俱乐部在夺冠之后,有些贡献颇大且正值当打之年的绝对主力却被扫地出门,一般的套路大多为“膨胀,膨胀,砰!”。

  离开滚石之后的潘越云虽然一直在歌坛打拚,但已趋于平庸,目前处于半归隐状态。

  前面介绍过一个蔡琴演绎的《你的思念》版本,其实潘越云才是此歌的原唱。与深情款款的蔡琴版本相比,潘越云原版最吸引我的是其独特的配器,从头至尾整首歌在一把古典吉他的伴奏下,非但不觉单调,反而更凸显出潘越云的歌声张力十足,整首歌意境幽幽。如果音响较好,听此歌只有一种感觉,爽!


  19.金瑞瑶

  《好想你》演唱:金瑞瑶
  http://www.51wma.com/sort/2_6408_225275.html
  《岁月的眼睛》演唱:金瑞瑶
  http://www.51wma.com/sort/2_6408_225290.html

  金瑞瑶1982年出道时,赶上了民歌末班车。当时,她是歌林唱片的二个玉女歌手之一,被誉为“手势歌后”。其成名作《飞向你,飞向我》,曾经一度在台湾《十大金曲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岁月的眼睛》和《好想你》这二首1984年左右的作品,更使得金瑞瑶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红歌星。

  歌而优则演,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金瑞瑶东渡日本,进军影坛,成了与三浦友和演对手戏的女主角。从此,金瑞瑶在台湾歌坛上消失了。

  这二首歌很久都没有听到了,翻出来晒晒。


  20.周治平、黄大军、陈黎钟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词、曲、演唱:周治平
  http://www.51wma.com/sort/1_412_9530.html
  《玻璃鱼》作词:陈昭仪 作曲:熊美玲 演唱:陈黎钟
  http://www.xici.net/Other/b347466/d58639958.htm

  1982年民歌没落时,各种新兴流派“百家争鸣”,歌林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训练班”也在广招学员,陈黎钟、周治平、黄大军、金瑞瑶等人均毕业于此训练班。

  陈黎钟当过歌手,写过歌词,后来改行从事保险业。

  周治平是他们这期学员中较为成功的一个,作过几年流行歌手,后来转入幕后从事词曲创作和音乐制作,经典作品有《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寂寞的眼》等。周治平现定居北京,常在大陆秀场中担任音乐顾问,曾出任EMI制作部经理,最近离职。

  1982年,黄大军与周治平一起,参加了歌林唱片举办的“新金曲奖”民歌比赛,赶上了民歌运动的尾巴。受梁弘志的影响,黄大军最终走上了音乐制作的道路,先后为刘德华、齐秦、谢霆锋等人制作音乐专辑,被认为是齐秦早期最优秀的合作伙伴,《昨天的太阳》、《花祭》等都是黄大军的作品。

  在本次演出中,周治平、黄大军合唱的《春天你来》平淡无奇,反倒是陈黎钟演唱的《玻璃鱼》是少数我从未听过的歌曲之一,词曲都非常优美,仔细一看,作曲又是熊美玲。

  《玻璃鱼》这首歌清新、优美、充满梦幻,值得推荐,再不晒晒太阳,真成文物了。

TOP

  21.优客李林

  《认错》词曲:李骥 演唱:优客李林
  http://www.51wma.com/sort/3_999_2366.html
  《散了吧》词:姚若龙 曲:J.J.Goldman 演唱:林志炫
  http://www.51wma.com/sort/3_999_256581.html
  《花房姑娘》词曲:崔键 演唱:林志炫
  http://www.51wma.com/sort/1_160_237505.html

  优客李林自1991年出道以来发展迅猛,首张专辑《认错》一经推出就大卖热卖,甚至登上了“百佳排行榜”第二十五名的高位。一对新人能取得如此成绩,令人刮目。在该组合中,林志炫担任主唱,李骥负责创作、伴奏及和声。

  正当优客李林事业发展“风调雨顺”的时候,林志炫在父母的压力下,被迫退出歌坛,1996年优客李林宣告解散。

  李骥“单飞”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发展,便退出歌坛,投巨资创办IT公司。结果公司倒闭,李骥也变成了“负翁”。背负二百万元银行债务的他,曾有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是害怕死后被媒体“恶炒”的怪异想法,支撑着李骥在日后打工、求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2006年李骥再次东山再起,与他人共同创办了“就要红”文化传播公司。

  相比李骥,林志炫则要幸运得多。在回到父亲的印刷厂作了一年的业务员之后,林志炫成功说服父母重返歌坛。好在林志炫淡出歌坛尚不太久,没有被歌迷所淡忘,加之其天籁般的歌喉,林志炫很快就恢复了人气。
  然而,这种好运并不常见。想当初,一代歌后陈慧娴就在大红大紫之时脑子进水,选择出国留学,回来后才发现,歌坛早没空间了。

  大陆的原创作品能被港台歌手翻唱者寥寥无几,崔健的《花房姑娘》就是其中之一。听听这曲林志炫演绎的版本与老崔的差别,多了些柔情,少了些怒吼。

  《散了吧》这首歌出自林志炫单飞后的同名专辑,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该歌的词曲,而是林志炫驾驭音符的能力。他那清新、高坑而又不失婉约的歌声充满了激情,仿佛可以在音符之间任意驰骋,没有局限。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听林志炫介绍说,有些高音他虽然可以真唱,但采用假声会更显婉约,更具修饰效果。哈!本菜鸟是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也理解不了那么高深的演唱技巧,只是觉得林志炫的歌声“高”得很丰满,“高”得很踏实。同样是高音,阿宝给我的感觉却差之千里。

  优客李林能在百佳排行榜的“演唱”评比单项中高居第三,林志炫名不虚传。

  台湾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为何会造就出这么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是苗好?还是风水好?


  22.刘家昌

  《我家在哪里》词曲:刘家昌 演唱:李茂山
  http://www.51wma.com/sort/1_179_15752.html
  《初恋的地方》作词:孙仪 作曲:刘家昌 演唱:邓丽君
  http://www.51wma.com/sort/2_476_3828.html
  《在雨中》词曲:刘家昌 演唱:尤雅+刘家昌
  http://www.51wma.com/sort/2_738_253244.html

  有人说台湾流行歌坛十年一个轮回,90年代属于李宗盛,80年代属于罗大佑,那么,70年代无疑就属于刘家昌了。

  刘家昌是台湾早期流行歌坛中的大师级音乐人,经他手创作的流行歌曲、琼瑶歌曲达1300多首,很多经典作品传承至今,有不少大牌歌星都演唱过他的作品,例如邓丽君,刘文正,凤飞飞,黄莺莺,费玉清、甑妮、张艾嘉等等。

  除了写歌之外,刘家昌也担任电影导演。有不少琼瑶电影都是使用刘家昌的歌作为主题曲,并由刘家昌亲自执导,这成为当时票房的保证。林青霞也是由刘家昌一手栽培。
  
  70年代后期,随着民歌运动的兴起,刘家昌的作品逐渐减少,但仍然创作出如《独上西楼》、《在雨中》这样的经典作品。80年代以后,民歌运动衰落,流行歌坛改朝换代,刘家昌也光荣引退。
  
  2006年,失踪多年的刘家昌出席了为庆贺邵逸夫爵士百岁大寿而举办的专场演唱会:《往事只能回味刘家昌音乐会》,并直言这是他的第一次演唱会,也是最后一次了。
  
  论资历和影响力,在台湾歌坛健在的音乐人中,超过刘家昌的没几个。


  23.其它

  《忘了我是谁》作词:李敖 作曲:许瀚君 演唱:王海玲
  http://www.51wma.com/sort/2_6570_230566.html
  这是第二届金韵奖的当红作品。

  《如果》词、曲、演唱:施碧梧+邰肇玫
  http://www.51wma.com/sort/4_5189_165596.html
  这是第一届金韵奖的当红作品。

  《就要挥别》词、曲、演唱:徐晓菁
  http://www.51wma.com/sort/2_6622_232138.html
  《秋蝉》词曲:李子恒 演唱:杨芳仪+徐晓菁
  http://www.51wma.com/sort/5_2073_10193.html
  《秋蝉》是一首出自第二届金韵奖的红得发紫的经典作品,也是校园民谣的形象代言之一。

  《为什么》演唱:银霞
  http://www.51wma.com/sort/2_6649_233081.html

  《朝雾里的小草花》 演唱:黄婷
  http://www.520music.com/play/66799.htm

  《小雨滴》演唱:王萤玲
  http://www.520music.com/play/66804.htm

  《小雨中的思念》词曲:简维政 演唱:王梦麟
  http://www.51wma.com/sort/2_6574_230679.html

  《来唱家乡的歌》作词:陈重荣 作曲:李圣彬 演唱:成方园
  http://www.51wma.com/sort/2_458_243977.html
  这是吴明华、谭荃中男声二重唱的民歌代表作品,也是在八十年代初,我最早听到的台湾校园歌曲之一。原唱找不到了,只好用成方圆的翻唱填坑。

  《再别康桥》作词:徐志摩 作曲:孙沐 演唱:范广惠
  http://www.51wma.com/sort/5_2073_10203.html
  这是在第一届金韵奖中,由孙沐为徐志摩的同名诗谱曲的一首早期民歌作品,在当时较为流行。

  《浮云游子》词曲:苏来 演唱:陈明韶
  http://www.51wma.com/sort/2_6286_221345.html
  这是第一界金韵奖的冠军歌手陈明韶,于1980年灌制的最后一张同名专辑的主打歌曲,之后陈明韶退出歌坛旅居美国。

  《张三的歌》词、曲:张子石 演唱:李寿全
  http://www.51wma.com/sort/1_228_13460.html
  这是李寿全的《八又二分之一》专辑中唯一被人传唱的歌,真不知道该专辑是怎么排到百佳的第二十四位的。

  《叩门的人》词曲:陈云山 演唱:马宜中
  http://www.51wma.com/sort/2_762_254627.html

  《堆积》作词:林雨 作曲:翁孝良 演唱:林琼珑
  http://www.51wma.com/sort/2_6465_227387.html

  《箱子》词曲:郑华娟 演唱:张艾嘉
  http://www.51wma.com/sort/2_777_9716.html
  郑华娟因参加第四界金韵奖从而步入歌坛,她也是民歌手中最成功的女性词曲作者和音乐制作人。

  《踏浪》作词:庄奴 作曲:古月 演唱:沈雁
  http://www.51wma.com/sort/4_4908_166438.html

  《新不了情》作词:黄郁 作曲:鲍比达 演唱:万芳
  http://www.51wma.com/sort/2_689_44224.html
  万芳也曾荣获2004年的金钟奖,这首《新不了情》是她的招牌歌曲。

  《梦中的妈妈》 演唱:甄妮
  http://www.51wma.com/sort/2_2088_150633.html
  此歌翻唱于西洋歌曲,其主旋律后来成了流行一时的迪斯科舞曲。
  在当年大陆“下海”的高峰期间,此乐曲“堕落”成小贩们招揽顾客的地摊音乐,N年没听到了。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演唱:于淑珍
  http://www.520music.com/play/81172.htm
  1979年,在大陆极左的电影市场中,首次出现了一部描写爱情的影片《甜蜜的事业》。故事情节早已遗忘,除了“裙子飘飘的女主角在前面跑,白衬衣绿军裤的男主角在后面追”的慢动作画面,唯一记住的就是影片的主题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这种在今天看起来俗不可耐的爱情创意,当初却是标新立异且大受欢迎,使观众们除了“交党费”的战争片之外又多了另一种选择。记得我那时从电影院出来,似懂非懂地想“大概这就叫浪漫吧”。

  无论影片还是主题曲,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这是大陆文艺市场“拨乱反正”之后迈向流行的一个重要标志,还是有必要晒晒的。

TOP

  24.曹卉娟

  《玻璃杯》词、曲、演唱:曹卉娟
  http://www.99tg.com/htmlplay/104968.htm
  《遗忘》词、曲、演唱:曹卉娟
  http://www.51wma.com/sort/2_2579_56947.html
  《诉说》词、曲、演唱:曹卉娟
  http://www.51wma.com/sort/2_2579_56945.html
  《在一起》词、曲、演唱:曹卉娟
  http://www.51wma.com/sort/2_2579_56944.html

  曹卉娟是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学生,《玻璃杯》是其高三时的原创作品,也是目前大陆难得一见的清新之作。

  曹卉娟的作品,有着明显的校园民谣的痕迹,虽然大多都是描写小女生的小情感,风格稍显单一,但在目前这种把听觉艺术“进化”为视觉行为,连“聋子”都可以听歌的音乐歪风中,其作品仍旧给人以清风拂面,眼前一亮之感。

  特收录于此,与前辈作品作个对照。


  25.林暐哲、杨乃文

  《星星堆满天》词曲:林暐哲 演唱:杨乃文
  http://www.51wma.com/sort/2_731_30706.html
  《你就是吃定我》词曲:林暐哲 演唱:杨乃文
  http://www.51wma.com/sort/2_731_30707.html

  林暐哲是台湾歌坛较为前卫的音乐人,天份极高。当初他是“黑名单工作室”的制作人兼歌手,其专辑《抓狂歌》高居百佳排行榜第十(该台语专辑在大陆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后来,林暐哲还搞过一个Baboo演唱组。

  因为风格太过前卫,林暐哲的作品大多叫好不叫座,连《抓狂歌》也只卖了4万张。正当林暐哲心灰意冷打算改行时,被张培仁招入魔岩担任制作统筹。魔岩倒闭后,林暐哲彻底成了独立音乐人,目前他是“苏打禄”的制作人。

  1996年,杨乃文经林暐哲引荐加盟魔岩文化,从而步入歌坛。
  在林暐哲的量身打造下,杨乃文于1997年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ONE》,从此被认定为台湾歌坛中极其另类的性格歌手。
  1999年,杨乃文因其第二张摇滚专辑《SILENCE》荣获金曲奖。

  杨乃文的音乐仍然延续着林暐哲叫好不叫座的传统,好听却不易传唱,而且产量极低。魔岩倒闭之后,杨乃文曾“下岗”多年,去年加盟亚神公司后才又推出《女爵》专辑。

  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日渐世故,或许是受到商业市场的巨大压力,在音乐道路上,杨乃文的胆子越来越小,棱角也被磨得越来越光滑。她拒绝延续林暐哲的风格,日趋向主流靠拢,衣服穿得越来越少,也越发讲求包装了,她身上那种高傲、冷艳、狂野、特立独行的原始气质在慢慢消失。
  《女爵》专辑虽然保持着杨乃文的味道,但风格已大为内敛趋于中庸,毫无放纵可言。

  或许和李宗盛一样,杨乃文再难回到第一张专辑《ONE》时那种天马行空、标新立异、近乎裸体的境界了,其最辉煌的作品或许已在坟底。

  在《ONE》专辑中,无论是主打歌《星星堆满天》诡异的花腔,还是《你就是吃定我》透露出的那种梦幻般阴气十足的抑郁感,都弥漫着一种神秘兮兮的氛围,仿佛幽灵在空中忽隐忽现、捉摸不定。
  这种风格果真前卫,与主流音乐更是绝然不同(林晓培也是走此歌路,只是更为阳光些)。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在一个黑云压城的阴暗黄昏仔细聆听这张《ONE》专辑,也许你会拨开重重迷雾,品味到其中回味幽幽的小女人的浓稠情结,原来音乐不全都是歌舞升平、风花雪月。

  《ONE》确实是一张个性鲜明的优秀专辑,只是太另类、太复杂,多数人还是喜欢诸如“老婆老婆我爱你”那种通“俗”易懂且较为易K的快餐歌曲。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杨乃文最终选择了屈服,绝大多数“凡人”莫都如此。


  26.陈绮贞
  
  《旅行的意义》词、曲、伴奏、演唱:陈绮贞
  http://www.520music.com/play/42810.htm
  《表面的和平》词、曲、伴奏、演唱:陈绮贞
  http://www.51wma.com/sort/2_446_49926.html
  《花的姿态》词、曲、伴奏、演唱:陈绮贞
  http://www.51wma.com/sort/2_446_49923.html
  《九月的咖啡店》词、曲、伴奏、演唱:陈绮贞
  http://www.51wma.com/sort/2_446_19031.html
  《还是会寂寞》词、曲、伴奏、演唱:陈绮贞
  http://www.51wma.com/sort/2_446_45821.html
  《After 17》词、曲、伴奏、演唱:陈绮贞
  http://www.51wma.com/sort/2_446_43930.html

  陈绮贞是目前台湾歌坛中城市民谣的代表人物,也是知名的独立音乐人。

  作为民谣衣钵的继承者,陈绮贞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但词、曲、编配、演奏、演唱一手包办,就连专辑的策划、制作、发行也全权负责,真是“艺多不压身”。

  与前辈民歌手一样,陈绮贞没有包装,没有绯闻,更没有炒作。
  多年来,她一直是特立独行,默默地作着自己的小众音乐,被誉为是歌坛中独立王国的女王。

  女王?嘿嘿!

  我有一同学,十年前因涉及一起特大金融案件当啷入狱。出狱时我为其接风,谈到当初是何等的呼风唤雨时,此哥们冷不丁冒出一句:“再也不搞那种看似风光的大企业了,完全就是员工的大保姆”。也难怪,有几个原来在其手下任职的高管,如今已是别墅、奔驰一应俱全,可我这同学只是“曾经拥有”,值钱之物早就充公了。

  不少人都痛恨“万恶”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的心态。有些事情,非得自己亲历之后才搞得明白,并非“换位思考”这么简单一说就OK了。你从来没坐过那个位子,谈何换位思考,连思维方式都不同。

  正所谓“小工有小工的烦恼,老板有老板的苦衷”。

  “娃娃”金智娟发行专辑时,正赶上滚石公司闹财务危机,李宗盛为此把奔驰都卖了,才帮助公司渡过难关。类似危机还不止一次。

  作为曾经最辉煌的台湾本土唱片公司,现在的滚石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罗大佑走了,李宗盛走了,许多老臣都走了,前段时间,连旗下的一线歌手梁静茹、五月天也走了,只有周华健念及旧情,还陪着老板在苦苦支撑着。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看不到发展前途,饿着肚子谈艺术纯属“装高雅”。

  算来,陈绮贞最初签约的也是滚石旗下的魔岩文化。

  当年的魔岩,正值大肆扩张大陆业务,曾有一度挥金如土。那时,大陆多数摇滚歌手都归其帐下,公司兴旺发达,也正是这个魔岩将大陆的摇滚乐推到了最顶峰。

  后来,摇滚歌手们发现这是一个有钱的主,就都在琢磨怎么多“割肉”了。如果“割”少了,何勇会提着菜刀找魔岩老板张培仁理论,张楚、窦唯等人会为此绑架公司副总。真不愧是玩摇滚的,摇啊摇,等着滚。

  再大的金山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加之后来唱片业大面积滑坡,2002年,魔岩这条大船终于沉了,包括陈绮贞在内,所有人都掉水里,没得玩了,大陆的摇滚乐也从此一落千丈,再无翻身之日。

  公司倒闭,对于员工来说也许就是换个岗位的事,但对于老板,却意味着所有积蓄都扔水里,前半生白混了,后果严重的甚至跳楼都有。生活不是一般的残酷。

  时光不在啊,时光不在!只有自己为自己喝彩,只有自己为自己悲哀。

  魔岩倒闭之后,滚石公司收缩了战线,有些方面的投入自然不足。为此,陈绮贞不再和滚石签约,成立自己的“好小气”音乐工作室,单飞去了。

  终于自由了,终于可以唱那首《我是一支小小鸟》了。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
  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
  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这不,大家都自顾不暇,再也没人告诉陈绮贞今天该做什么,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要不要化妆......万事都得自己亲手打理。从跑银行贷款,专辑封面的设计、印刷,到骑着摩托车给音像店送专辑,所有一切都得事必躬亲,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味。
  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这些Cheer都被问哭了。

  突然想起齐豫说过的话:“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女孩,直到父亲去世时,失去了依靠,突然发现自己在一夜之间不得不长大了”。

  就这样,陈绮贞既当老板又做小工地干了很多年,去年才找了一个学友帮忙打理杂务,目前的音乐工作室就她们二人。

  在唱片业极不景气的今天,所有唱片公司都在为销量发愁,只有陈绮贞敢于每隔几年玩一次限量发行(有些绝版专辑已炒到天价),只有陈绮贞敢于对媒体叫板:“不能摄像,否则就取消本次的歌友会”(多好的免费宣传啊),也只有陈绮贞敢夸下海口:“我想,我有种魔力让我的歌迷只买我正版”。

  陈绮贞的确有一群死忠歌迷,多年来一直在义无反顾地支持着她,否则“好小气”早就“断气”了。

  陈绮贞1996年就已出道,十一年来,她一直顽强地固守着自己的音乐阵地,不媚俗、不迷茫,一路上跌跌撞撞打拼至今,在没有大牌唱片公司支持的背景下,能够荣获“金曲奖”实属不易。即使如此,目前的她依旧只是一个“小众”歌手。
  在当今这个盗版猖獗、个性缺失、连滚石都失魂落魄的年代,这么一个柔软女子竟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着实让人钦佩之至。

  这条路走得实在艰辛,也很寂寞,个中滋味,只有Cheer自己品味。蓦然回首,不知不觉已经31岁了。

  除了唱歌之外,陈绮贞也涉足于舞台音乐剧(不少台湾女歌手都有此嗜好,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心态?)。

  说起台湾的独立音乐人,可以追溯到陈升。此爷们去年跑到丽江寻找灵感,一呆就是一个月,最后弄出一张专辑《丽江的春天》,自认为是其“流浪日记首部曲”,今后还将四处流浪。

  这种独立音乐人在当代的台湾歌坛为数不少,陈珊妮、戴佩妮、苏打禄等等都是如此,他们一直在低调地奉献着许多优秀作品。


  『后记』

  天马行空般胡乱涂鸦了那么多,回头一看,发现这些台湾的音乐人士都有一些共同特点。

  1.出身于音乐科班的极少,多数人最初都是报着“玩”的心态“误入歧途”,只是没想到一玩就玩大了(罗大佑学医学,齐豫学考古,李宗盛学工科,叶佳修学政治,黄舒骏学气象,陈绮贞学哲学,殷正洋学物理等等)。

  2.他们的文化素养都很高,国语居然那么标准,比多数大陆人都要好,香港、东南亚更不值一提。这是为何?

  3.很少有人一路坦途走到底,即便如李宗盛般的一代宗师,离开滚石之后,也走上了二次创业的艰难历程(刀朗的专辑就卖砸了)。

  4.中途改行的民歌手很多,有些转向电台、电视台作主持人,有些转向影视圈发展,有些转战于IT业,或者相夫教子、经营其它行业等等,但几乎没有人“再回首”从事在校所学本专业的。

  5.很多风趣、幽默的民歌手,都有着影视圈或节目主持人的经历,例如:蔡琴、叶佳修、李宗盛、王梦麟、赵树海、郑怡、苏来、殷正洋、李丽芬、王海玲、黄仲昆等等,他们都着很好的驾驭谈话和展现自我的能力。(陈绮贞玩歌舞剧是否有此原因?)

  6.他们大多都在年轻时就已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正如叶佳修对采访他的大陆记者说的那样:“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了”。

  到这里吧,就到这里。

  Over~

TOP

  『附录一』
  《民歌嘉年华会――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节目表
  01. 岁月-杨弦(VCR)
  02. 归人沙城+中华之爱 -施孝荣
  03. 今山古道 -黄大城
  04. 再别康桥 -范广慧
  05. 风告诉我 -陈明韶
  06. 看我听我+捉泥鳅 -包美圣
  07. 旷野寄情+龙的传人 -李建复
  08. 乡间的小路 -叶佳修
  09. 外婆的澎湖湾 -潘安邦
  10. 玻璃鱼 -陈黎钟
  11. 春风 -王瑞瑜
  12. 春天你来 -黄大军.周治平
  13. 牵挂 -黄仲昆
  14. 江湖上 -杨弦
  15. 回旋曲 -殷正洋
  16. 你的歌 -吴楚楚
  17. 最最遥远的路+匆匆 -胡德夫
  18. 美丽岛 -杨祖珺
  19. 看海 -杨祖珺.胡德夫.吴楚楚
  20. 如果 -施碧梧.邰肇玫
  21. 秋蝉 -杨芳仪.徐晓菁
  22. 爱的真谛 -林佳蓉.许淑绢
  23. 梦田 -南方二重唱
  24. 就要挥别 -四组二重唱
  25. 秋天的野菊花 -乡音四重唱
  26. 来唱家乡的歌 -谭荃中.吴明华
  27. 微风往事 -马兆骏
  28. 风中的早晨 -王新莲.马宜中.马兆骏
  29. 生命的阳光+散场电影+庙会 -木吉他合唱团
  30. 月琴 -苏来
  31. 天天天蓝 -潘越云
  32. 忘了我是谁 -王海玲
  33. 走在雨中 -万芳
  34. 橄榄树 -许景淳
  35. 告别 -王城
  36. 抉择+请跟我来+读你 -Friends合唱团
  37. 恰似你的温柔 -蔡琴
  38. 让我们看云去+小草+奔放奔放 -大合唱

  『附录二』
  《演员自律八不》
  1.不奇装异服
  2.不珠光宝气
  3.不袒胸露背
  4.不蓬头垢面
  5.不唱低俗肉麻的歌
  6.不跳扭腰揽臀的舞
  7.不说荒唐走板的话
  8.不演胡闹无聊的戏。

  在光盘的幕后纪实片字幕中,无意中看到了这个。

  这是三十多年前的台湾戒严期间(也就是民歌运动那段时期),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对演艺界提出的八项要求。看着好搞笑,原来灯红酒绿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如此“严于律己”。

  当初的确如此,《龙的传人》就因歌词过于前卫屡遭拒审,当时台湾的新闻局局长甚至二度邀集众多专家与侯德建一起商榷修改歌词。比侯德建更“前卫”的是杨祖君,她也是民歌运动的元老之一,但由于对政治、人权过于热衷,被台湾当局封杀了一辈子。此外,丘丘合唱团的台柱邱晨也是因为当时作品遭禁,由此走上了民运的道路,现在和民进党搅和在一块。

  当时台湾歌坛“左”的出奇,陶晓清在节目中播放《雨中即景》,就因歌词“无奈何望着天,叹叹气把头摇”也遭到处罚(看不出有何不妥),比文字狱还厉害。

  这个看似荒诞的“八不”,在今天看来实属先知先觉,与“八荣八耻”有得一拼,将它贴在当今大陆秀场的大门口,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又刨出些“古董”,继续贴。

  《我曾经来过》作词:江思源 作曲:杜刊竹 演唱:蔡琴
  http://www.520music.com/play/108132.htm
  《渡口》作词:席慕蓉 作曲:杨弦 演唱:蔡琴
  http://www.51wma.com/sort/2_441_1613.html


  《恋》作词:刘家昌 作曲:易鸣 演唱:陈淑桦
  http://www.1ting.com/player/98/player_93564.html
  《娃娃的故事》作词:庄奴 作曲:古月 演唱:陈淑桦
  http://www.1ting.com/player/98/player_93565.html


  《偈》词:郑愁予 曲:苏来 演唱:王海玲
  http://www.51wma.com/sort/2_6570_230555.html
  《我心似清泉》作词:胡玉衡 作曲:陈扬 演唱:王海玲
  http://www.51wma.com/sort/2_6570_230568.html


  《我踏浪而来》作词:庄奴 作曲:古月 演唱:沈雁
  http://aaa.core2quadro.cn/play/1139379998.htm

  《好好把握》作词:童安格 作曲:马兆骏 演唱:凤飞飞
  http://www.51wma.com/sort/2_499_245117.html
  ---------------------------
  在很多台湾歌迷心中,凤飞飞是排在邓丽君前面的一号女歌手,我保留意见。


  《晚风》词、曲:马宜中 演唱:徐北荷
  http://music.sina.com.cn/yueku/m/280195.html
  -----------------------------
  这首歌出自第二界金韵奖,也是“马导”少数原创作品之一,词曲都很优美。八十年代初,我最早听到的是朱逢博的翻唱版本,这么好听的歌曲,为何唱着唱着就没声了呢?


  《恋歌》作词:许常德、曹丽娟 作曲:陈品 演唱:王新莲
  http://www.xiageba.net/download634145.jsp

  《微光中的歌吟》词曲:苏来 演唱:郑怡
  http://www.1ting.com/player/a3/player_68314.html

  《是谁留下寂寞》词曲:尔英 演唱:张清芳
  http://www.xiageba.net/download634157.jsp
  ------------------------------
  在台湾歌坛,张清芳是继齐豫、郑怡之后的又一个女高音歌手,走红过一段时间,后来也转入电台担任节目主持人。

  《奇妙的女孩》作词:连志弦、林怡榕 作曲:连志弦 演唱:罗吉镇
  http://www.1ting.com/player/98/player_93536.html
  ------------------------------
  蔡琴被认为是演绎梁弘志作品最成功的歌手,然而,梁弘志本人最初的看好的却是罗吉镇。罗吉镇唱功不错,总共出过六张唱片,但似乎运气不佳,却一直都是半红不紫。他演过影视剧,也作过主持人。1990年以后,转入幕后担任飞碟公司的制作人,2004年到北京任职中音国际文化产业公司企宣总监。

  《纯纯的爱》词曲:刘家昌 演唱:李碧华
  http://www.1ting.com/player/98/player_93648.html#
  -----------------------------
  李碧华经常与罗吉镇配对演唱,但似乎与其搭档一样,一直都没火透。

  《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
  作词:陈本瑜 作曲:蔡宗政 演唱:吴宗宪
  http://www.1ting.com/player/a3/player_68287.html
  ------------------------------
  作为台湾主持界的“一哥”,吴宗宪让世人记住的招牌歌曲就是这首《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并非词曲或演唱有什么过人之处,主要是这17个字的歌名,在华语歌坛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独霸着歌名长度的纪录。
  哈!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个第一名。


作者:bravelove 回复日期:2007-12-15

  当今大陆经济腾飞、日新月异,无论哪个行业,最需要的就是民歌运动中那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原创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台湾音乐人前赴后继,开辟出一片三十年的江山,奠定了台湾歌坛在华语流行音乐圈内不可撼动的龙头地位。有些乐评人甚至将他们的功绩上升到民族的高度:“正是这些民歌手的出现,使得华语流行音乐避免了再次成为东洋、西洋流行音乐的殖民地,也使得华语流行音乐跳出了狭隘的民族音乐的范畴,从而有了更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纵观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台湾民歌运动都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也是三十年后,这些老迈的民歌手还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
  同意这段话!
  台湾民歌为后来的台湾流行音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养分和人才储备.
  为什么80年代后的台湾乐坛产生了那么多的创作与演唱并重的音乐人/歌手,多得益于此.
  说到对民歌时代的某种"叛离",发起"黑色革命"的罗大佑有之苏芮,开创"狼"音乐时代的齐秦有之. 罗曾经较多地参与了民歌的创作,而齐秦也最早曾作为民歌手出道. 但无论大佑还是齐秦,在他们后来的音乐创作中都渗透着民歌时代的风格气息.-----好的音乐传统一定会得到传承.

TOP

这个帖子很经典!
建议大家慢慢品读!
谢谢!大枣!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