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在香港
香港观察
舒非
《色·戒》引发传媒极大兴趣
9月26日李安的<<色,戒>>上映,整整一个月,全香港的文化界都在争相谈论。文章之多,评论之多,电台电视有关节目之多,排山倒海,令人吃惊。
从报纸框框专栏,到周刊月刊到文化版等,完全被<<色,戒>>占据。这些文化评论员、作家、教授、主编,突然对其他事物都不感兴趣了,一心都在<<色,戒>>上。不少作者,一写再写,欲罢不能,短小精悍有之,长篇累牍有之。一部影片引发这么大的反响,我想近十年来没在香港发生过。
怎么会有无穷无尽的话题呢?显然,这是李安最聪明的地方。那就是"选材"。李安不拍"英雄人物",也不正面拍"抗战历史",他找一个"变节女特务"来展示三十年代的香港和上海,来探讨人性的"脆弱"。当然,最聪明的不止是李安,有一半功劳必须归功于已经去世的女作家张爱玲,没有张爱玲的<<色,戒>>,也就没有李安的<<色,戒>>。
“床戏”=“引爆点”?
评论的"引爆点"是两场逼真的"床戏"。看过无数电影的前制片人,专栏作家蔡澜说:香港电影从没有如此大胆的"床戏"。我想他指的是制作严肃的影片,那种粗制烂造的"小电影"不算在内。虽然演女主角王佳芝的是上海女演员汤惟,也许因名气不很大,为争"出位"、搏"出名",肯脱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男主角梁朝伟却是两岸三地最有名的"影帝",他竟然也义无反顾,"没有底线"地"三级"演出。这叫香港观众震惊而议论纷纷。
老实讲,那两场"三点尽露"的"肉搏"床戏,拍得不但不美不浪漫,而且令人感觉扭曲和压抑,甚至"丑恶"。难怪李安说拍完"床戏",他自己受不了先哭了出来,说"不再拍这样的床戏"了。这种痛苦和压抑,却给了作家们种种灵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香港人一向有上海"情意结"。香港人甚少拿"北京"来作比较,"北京"对香港人来说,远远不如"上海"有感觉。也可以这样说:香港人觉得"北京人"不如"上海人"熟悉亲切。香港人不仅喜欢拿"上海"来比较,还喜欢把"上海"作为经济竞争的"假想敌"。这两个城市是有不少共通点,所以香港作者们提起上海滔滔不绝,读者也有兴趣追着看。
<<色,戒>>是怀旧片,李安拍摄认真,细心搭了旧上海的街景,包括咖啡厅、印度人开的珠宝铺等,这些都是香港人喜欢看的。然后我们也从影片中回味当年香港景色,半山豪宅,尖沙嘴裁缝铺,这些也吸引港人津津乐道。
梁朝伟与汤唯是《色·戒》的男女主角
大受追捧
近几年,华人导演中数李安的成积最骄人。香港文化界、影坛和观众曾经对张艺谋、陈凯歌这两位中国第五代大导演寄予厚望,可惜随着他们作品的一再失败,江郎才尽,人们逐渐失去了信心。从哈佛大学退休后就长住香港的李欧梵教授,在评<<色,戒>>时不忘指出:不能想象,这个题材如果落入张艺谋、陈凯歌手上,不知会变得怎么样?
因为传媒空前拥戴,<<色,戒>>在香港票房爆热可想而知--我自己就试过在售票处买即场票扑了空,只好买几天后的预售票,这在电影票房每况愈下的香港是十分少见的。香港<<色,戒>>票房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即内地和台湾都有观众专程来香港观看,因为大陆和台湾都有删减,公映的是"删减本"。两岸三地只有香港市场播放的是没有任何删减、原汁原味的"足本"。
电影卖座(已达三千万),连带张爱玲的书或评张爱玲的书也畅销:<<惘然记>><<色戒爱玲>>都上了畅销书榜。香港大学举办名为"张爱玲的香港传奇(1939-41)"的展览,其中有<谈色,戒>自辩手稿和个人笔记。张爱玲跟香港最早的渊源始于她只身从上海来香港念港大文学院。张在香港大学的两年,从作家的角度看,的确是她一生很重要的两年,是"绽放一生光华的重要阶段"。
不管如何,<<色,戒>>卖座,李安、张爱玲受港人追捧,在我看来是件好事。证明这个金融都市,人们关心的不止是"恒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