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两个半都不到,太短了

忙盲聋龙发在闪亮的帖子(续)有些事情需要承认 (接着补充一些观感)

能够接受新专辑的人还是少数。 昨天我说《时光慢慢地消失》让人昏昏欲睡,那只是一个形容。实际上我觉得这首歌的现场处理已经很难得,第一,合成器出来的音效比较接近专辑里面的那种效果;第二,删了一些冗长的歌词,最后只用了两段咒语就结束,还算到位;第三,昨晚上俺开始睡觉睡不着,满脑子不是别的,就是那滴滴答答的钟表走针和那鬼魅一般的咂舌音,然后就是很暧昧的"时光在慢慢地消失",说明还是印象很深。老罗敢冒大风险唱这首,而且效果中规中矩,已属不易。 《网路》也是同样冒险,这首歌如果安排在后面的话,一定要捱嘘的,幸好是安排在前面。 《倾城之雨》老罗的嗓子发挥一般,唱了两次“忽暗忽明忽晴忽雨”,海蓝色灯光背景和大屏幕的雨点效果的烘托是个不错的亮点,这首歌应该唱得再静、再静一点,唱成余味不绝的感觉才好,可昨天的音响和整场气氛都太喧闹了,失去了平衡。 《伴侣》吉他弹唱的效果应该还是头一回看到,相比钢琴版的效果而言,速度偏快。但“多少付出的解脱,留下的才能够承诺,伴侣有一颗不能怨尤误解的心”反复效果的现场感很强,我从来不认为港版混了《明天会更好》那段是神来之笔,昨天没有用明天会更好,我很满意。 《宁静温泉》如果伴音和声的层次和上升感能够再处理一下就完美了,另外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老罗的“什么样的幸福要你去追逐”有点不太明显的跑调,不过整体来讲,如果将来作碟的话,这首歌应该效果很好。 另外有谁知道说书人1的时候老罗在上面打鼓之后唱的是什么? 我听到了一两句《美丽岛》的歌词,在此之前的似乎是《原乡》? 《恋曲2000》中唯一的一首《就这么样吧》是不是从来没有在内地演唱会唱过?我觉得这首歌的间奏缺少了曼陀林效果后,总是有一种过于仓促的感觉。现场的灯光很值得一提,当唱到“就让这血液如年轻时,一样是红”,灯光果真打的就是血红的颜色;“就让这晴空如年轻时,一样是蓝”,便是海洋般的湛蓝色;每次那悠长的“嘿,就这样吧”的时候,中间的黄灯一定是随之开启的,但不知道为什么,“阔别的脸色,复出的脸色时”,为什么就不能——“一样是黄”?(灯光失误?or 政治因素?) 《诞生》里面老罗的铃圈用得极有水准,我特别喜欢他将铃圈抖落向下,然后划一个大圆,在头顶合十的那个效果。而且他的铃圈拍点都是打在弱拍上,特别提气,很有韵感的节奏,相当不俗。 《鹿港》最后飚吉他的时候有几个小花絮, 老罗先是玩命跟右边吉他手在飚,估计是忘掉了还有另一个,左边的那位撞了他一下他才转过身来。 通常都是老罗在飚的过程中举一次手示意乐队进入尾声的,但昨天举了两次,俺很怀疑第一次是不是举错了,也许马上醒悟过来了,然后接着多飚了几个小节。 进入尾声后,乐队的那个大段连续的前附点节奏处理从来没在其他场合听到过,极具戏剧感,灯光也如电光火石一般,非人间的感觉。俺就是在那个刹那感觉到了极度的兴奋,从来没有过的要死的感觉,扯嗓子拍巴掌都能让自己完全眩晕了,这是我听到的最完美的鹿港!希望将来还能有幸在碟里听到。 --------------------------------- 但总体来说,昨天还是存在几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不明白老罗为什么没有注意。 一个是串场的气氛节奏,以前我们都总责怪老罗说得太多,可是昨天当前三段只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匆匆忙忙过去,中间很少言语串场,也没有能说的嘉宾能够弥补一些静场的气氛的时候,现场的感觉一定是缺了点什么。这时候如果回想围炉里面,说实在的,围炉里面除了读秒那段有点烦之外,整体的老罗绝对是妙语迭出,极好的营造了气氛。而昨天的串场则很不尽人意。 另一个就是快慢歌比例感觉有点失衡,节奏和口感的歌占了绝大多数,很多原有的慢歌也改编成快歌了,这一点上比围炉选曲方面的精致要差一些。再加上音响的问题,我相信影响的确不小(因为报纸上都直接说音响不好了,这在北京媒体上应该算少见)。

TOP

忙盲聋龙发在闪亮的帖子(续)有些事情需要承认 (接着补充一些观感)

能够接受新专辑的人还是少数。 昨天我说《时光慢慢地消失》让人昏昏欲睡,那只是一个形容。实际上我觉得这首歌的现场处理已经很难得,第一,合成器出来的音效比较接近专辑里面的那种效果;第二,删了一些冗长的歌词,最后只用了两段咒语就结束,还算到位;第三,昨晚上俺开始睡觉睡不着,满脑子不是别的,就是那滴滴答答的钟表走针和那鬼魅一般的咂舌音,然后就是很暧昧的"时光在慢慢地消失",说明还是印象很深。老罗敢冒大风险唱这首,而且效果中规中矩,已属不易。 《网路》也是同样冒险,这首歌如果安排在后面的话,一定要捱嘘的,幸好是安排在前面。 《倾城之雨》老罗的嗓子发挥一般,唱了两次“忽暗忽明忽晴忽雨”,海蓝色灯光背景和大屏幕的雨点效果的烘托是个不错的亮点,这首歌应该唱得再静、再静一点,唱成余味不绝的感觉才好,可昨天的音响和整场气氛都太喧闹了,失去了平衡。 《伴侣》吉他弹唱的效果应该还是头一回看到,相比钢琴版的效果而言,速度偏快。但“多少付出的解脱,留下的才能够承诺,伴侣有一颗不能怨尤误解的心”反复效果的现场感很强,我从来不认为港版混了《明天会更好》那段是神来之笔,昨天没有用明天会更好,我很满意。 《宁静温泉》如果伴音和声的层次和上升感能够再处理一下就完美了,另外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老罗的“什么样的幸福要你去追逐”有点不太明显的跑调,不过整体来讲,如果将来作碟的话,这首歌应该效果很好。 另外有谁知道说书人1的时候老罗在上面打鼓之后唱的是什么? 我听到了一两句《美丽岛》的歌词,在此之前的似乎是《原乡》? 《恋曲2000》中唯一的一首《就这么样吧》是不是从来没有在内地演唱会唱过?我觉得这首歌的间奏缺少了曼陀林效果后,总是有一种过于仓促的感觉。现场的灯光很值得一提,当唱到“就让这血液如年轻时,一样是红”,灯光果真打的就是血红的颜色;“就让这晴空如年轻时,一样是蓝”,便是海洋般的湛蓝色;每次那悠长的“嘿,就这样吧”的时候,中间的黄灯一定是随之开启的,但不知道为什么,“阔别的脸色,复出的脸色时”,为什么就不能——“一样是黄”?(灯光失误?or 政治因素?) 《诞生》里面老罗的铃圈用得极有水准,我特别喜欢他将铃圈抖落向下,然后划一个大圆,在头顶合十的那个效果。而且他的铃圈拍点都是打在弱拍上,特别提气,很有韵感的节奏,相当不俗。 《鹿港》最后飚吉他的时候有几个小花絮, 老罗先是玩命跟右边吉他手在飚,估计是忘掉了还有另一个,左边的那位撞了他一下他才转过身来。 通常都是老罗在飚的过程中举一次手示意乐队进入尾声的,但昨天举了两次,俺很怀疑第一次是不是举错了,也许马上醒悟过来了,然后接着多飚了几个小节。 进入尾声后,乐队的那个大段连续的前附点节奏处理从来没在其他场合听到过,极具戏剧感,灯光也如电光火石一般,非人间的感觉。俺就是在那个刹那感觉到了极度的兴奋,从来没有过的要死的感觉,扯嗓子拍巴掌都能让自己完全眩晕了,这是我听到的最完美的鹿港!希望将来还能有幸在碟里听到。 --------------------------------- 但总体来说,昨天还是存在几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不明白老罗为什么没有注意。 一个是串场的气氛节奏,以前我们都总责怪老罗说得太多,可是昨天当前三段只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匆匆忙忙过去,中间很少言语串场,也没有能说的嘉宾能够弥补一些静场的气氛的时候,现场的感觉一定是缺了点什么。这时候如果回想围炉里面,说实在的,围炉里面除了读秒那段有点烦之外,整体的老罗绝对是妙语迭出,极好的营造了气氛。而昨天的串场则很不尽人意。 另一个就是快慢歌比例感觉有点失衡,节奏和口感的歌占了绝大多数,很多原有的慢歌也改编成快歌了,这一点上比围炉选曲方面的精致要差一些。再加上音响的问题,我相信影响的确不小(因为报纸上都直接说音响不好了,这在北京媒体上应该算少见)。

TOP

[转帖]奔跑的将进酒:罗大佑,NB依然(闪亮的日子)

昨晚上让我觉得最NB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最高潮发生在唱“鹿港小镇”时,真给我面子啊,哈哈;二是在70%没退场的观众召唤下他又返回唱了首据说是没有在任何演唱会上唱过的“亚细亚的孤儿”,当时真有想哭的感觉。

从头说起,虽然视罗大佑为我音乐界最偶的偶像最少也有15年了,但从来没想过去看他的演唱会,实际上我没有看过任何一个人的现场演唱,不管是童安格、齐秦,还是BEYOND、苏芮——便宜票效果太差也不好买,贵票又觉得不划算。这次一位朋友帮我搞到了两张赠票才得以成行,真的要好好感谢他,特别是他是冒着XX的危险拿到的票,呵呵。

提前一天请好了假(周五晚上本来有工作的),本来已经踏实了许多,但5点半老板突然宣布开会,我开始心不在焉,还好,6点半会议结束,冲到楼下肯德基买了个汉堡,搭公车10分钟后在白石桥下车,马路对面已经熙熙攘攘了,老远就听到首体高音喇叭的声音,劝诫大家不要从私人手中买票,车上两位女士在猜测这又是谁在开演唱会。

在家乐福门口等到我姐下车,已经7:10左右,赶紧往首体里走,找到座位大约是7:25,没留意到有买歌单的地方,无所谓了,留点悬念好。环顾全场,大约坐了8、9成观众,我们的座位是南台和西台结合处,脖子需要扭成30度才能看到舞台。周围的观众几乎都是三张以上的,太老的倒也没看见。一个花絮时后来坐到我旁边的一对夫妻中的男的长得很像罗大佑,他俩就座时已经开始一会儿了,要不是舞台上罗大佑正在卖力的唱着,我真以为他溜下来了呢^_^

7:33,灯光灭掉,欢呼声起,隐隐约约看到舞台中间的圆屏幕处出现了一个人影(这个圆形屏幕真的是整个舞台设计的亮点,集神秘、冲击、悦目为一体)。灯光亮,鼓点起,大约是以“京城夜”旋律改编的一段配乐,后来据说是虾米“说书人”,反正我没听过,反正是揉在一起的一大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吧,这个开场还不错,气氛一下起来了。

第一首我能听的出旋律的歌是“暗恋”,出自88年“爱人同志”专辑;然后是“思念”,这歌前奏一起大多数人开始兴奋起来,跟着哼唱;接下来是俗的不能再俗的那首“恋曲90”,不喜欢。这三首歌创作的年代差不多,都属于他中后期的作品了,没太多感觉。这时还有很多人刚刚入场,周五晚上7:30对于北京人确实不算一个很合适的时间,如果上班的地方太远的话,很难保证按时赶过来,周六会好一点。我要不是在附近上班,也不能按时到。

接下来大佑第一次开口说话:演唱会现在正式开始。接着献出了第一张专辑的同名主打,也是这次演唱会的名字——“之乎者也”。这跟我的感觉差不多,之前那几首歌确实也就是个暖场的作用。

因为没怎么好好听过那张新专辑,所以新歌一概记不住名字,只是听着耳熟而已。应该是唱完“爱人同志”之后,演唱会进入了慢板阶段。短暂的更衣后,灯光重新亮起,舞台中间多了一架钢琴和一个白衣人(后来知道叫李泉,对这人不熟)。“乡愁四韵”听惯了木吉他版本,不是很接受钢琴版,在现场嘈杂的环境中想唱出那种凄凉思念的韵味也不容易,现在我想通了为什么大佑很少在现场唱“爱的箴言”,那也只适合枯灯寒室的自弹自唱吧——无论对面是否坐着自己喜欢的那位姑娘。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确实现场效果很棒,因为后来流传的最广的版本就是“青春舞曲”里的现场版而非“家”里的录音室版。整个演唱会过程中我经常用余光能看到后排的两个20岁左右的小姑娘,因为她们绝对是整个会场的异类,这首歌能让她俩跟着唱起来,当然还有接下来更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野百合也有春天”,都被无数人唱滥了。加上“东方之珠”,罗大佑把自己流传最广的商业味最浓的几首歌集中一起唱了出来,算第一个小高潮吧,不过肯定不是整场演唱会的精髓啦。

钢琴秀结束后是民歌秀。以“吾乡印象”(这个歌名让我想了半天,最终也没想起来,就知道是“家”里的第一首歌)开始,包括青春舞曲、船歌、青珂嫂,还有那位台湾卑南族女歌手。整体感觉很不错,多种乐器轮番上场,声像享受很值,民族化一直是大佑音乐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好听的一部分。

恋曲80的出场不是很亮,没有“青春舞曲”专辑中那么强烈的感觉,也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跟唱的人不多。其实这是很能代表他早期潇洒不羁曲风的一首代表作,不是说这首歌是当年北大草坪上茬琴的保留曲目吗?往往作为最后大家一起合唱的压轴曲,响彻云霄。昨天现场的气氛差太远了。最后大佑也没带大家一起“啦啦啦”。

接下来的段落我觉得比较平淡,几首新歌、“你的样子”、献给三毛的“追梦人”、本应该是最经典的“光阴的故事”,都没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基本就是完成任务般地唱完了。

接下来大佑说了好长一段话,其实昨天他好几段话都离不开“时代”、“我们共同度过”等等,有些重复,我也记不住原话了,不过猜到他应该唱“现象七十二变”了,这歌的现场效果应该很棒,尤其前奏萨克斯风一起,不由得观众不疯狂,这歌如果不唱就可惜了。果然,虽然歌词又长又不好记,但节奏感和旋律感让现场气氛高涨,然后就是整个晚上的最高潮了。。。

“鹿港小镇”是我听过的罗大佑自己演唱的第一首歌,也是他第一张专辑的第一首歌,对它的感情很难用语言所表达。所以在给新的博客起名时,我借用了这个既好听又寄托我感情的名字。果然,大佑没有让我失望,昨晚对这首歌的演绎甚至超过了原版,我是跟着从头唱到尾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的力度非一般靡靡之音能比的,我喜欢愤青罗大佑,小资罗大佑也可以接受,但受不了太圆滑太主旋律的罗大佑。最后的SOLO让人疯狂,配上现场灯光的快速切换,有种梦幻不知身处何处的感觉,摇头丸的感觉?我以为这时演唱会应该结束了,在最强音处嘎然而止最好,意犹未尽最好,从最高峰抛落最好。

但是,最后他还是来了一首“上升火焰”,应该是“京城夜”吧?原来的名字太让人遐思了,当年第一次听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当我从“鹿港小镇”的亢奋感觉平静下来后,突然发现演唱会结束了,着实晃了我一道,太不过瘾了。

许多性急的观众开始退场(之前就有一些人走了,大概都是拿赠票的吧?还是赶回去看超女?)但绝大部分观众还是站起来不愿离去,大声召唤大佑返场,大约5分钟之后,灯光又起,伴着全场的欢呼,大佑垮着吉他回到台上,一番言语最后落在了“孤儿”两字。果然是“亚细亚的孤儿”!这首他从来没有在现场唱过的歌,这首写给半个世纪前的台湾的歌曲,冲这首歌,今天晚上就没白来。相信时光倒退20年,这首歌绝对可以唱得让全体在场的中国人(不仅仅是台湾人)哭出声来,中华民族受过的屈辱是全体中国人的屈辱,但现在人们已经习惯歌舞升平了,已经很少有人跟自己过不去了,我们宁愿相信世界一片美好。

这首歌唱完,罗大佑摘下吉他,大踏步走向后台,任凭人们怎么呼唤,再也没有露面。当乐手开始收拾乐器,大喇叭传出请观众退场的声音,我们才走出大门,并在场外花20元购得“正版”“美丽岛”CD一张。

大佑的好歌太多,无论怎么编排总有遗憾,如果真的可以把新歌都剔除掉,加上“未来的主人翁”、“将进酒”、“爱的箴言”、“告别的年代”、“歌”,该有多么完美。

由于种种原因,远离罗大佑,远离曾经无比喜爱的那些老歌有很长时间了,昨晚又唤起了对那些美好往事、美好时光的回忆。工作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即使现在的工作也跟我另外一个爱好有关,但五彩的人生无论如何比单调的人生要好。感谢大佑,他果然经的住时间的考验(实际上昨晚大屏幕上的他比以前还要年轻,还要精神),他的歌果然能常常把人从低沉的情绪中拉出,意识到生活是这样有趣,这么多好东西值得去喜欢,去关注。

TOP

[转帖]奔跑的将进酒:罗大佑,NB依然(闪亮的日子)

昨晚上让我觉得最NB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最高潮发生在唱“鹿港小镇”时,真给我面子啊,哈哈;二是在70%没退场的观众召唤下他又返回唱了首据说是没有在任何演唱会上唱过的“亚细亚的孤儿”,当时真有想哭的感觉。

从头说起,虽然视罗大佑为我音乐界最偶的偶像最少也有15年了,但从来没想过去看他的演唱会,实际上我没有看过任何一个人的现场演唱,不管是童安格、齐秦,还是BEYOND、苏芮——便宜票效果太差也不好买,贵票又觉得不划算。这次一位朋友帮我搞到了两张赠票才得以成行,真的要好好感谢他,特别是他是冒着XX的危险拿到的票,呵呵。

提前一天请好了假(周五晚上本来有工作的),本来已经踏实了许多,但5点半老板突然宣布开会,我开始心不在焉,还好,6点半会议结束,冲到楼下肯德基买了个汉堡,搭公车10分钟后在白石桥下车,马路对面已经熙熙攘攘了,老远就听到首体高音喇叭的声音,劝诫大家不要从私人手中买票,车上两位女士在猜测这又是谁在开演唱会。

在家乐福门口等到我姐下车,已经7:10左右,赶紧往首体里走,找到座位大约是7:25,没留意到有买歌单的地方,无所谓了,留点悬念好。环顾全场,大约坐了8、9成观众,我们的座位是南台和西台结合处,脖子需要扭成30度才能看到舞台。周围的观众几乎都是三张以上的,太老的倒也没看见。一个花絮时后来坐到我旁边的一对夫妻中的男的长得很像罗大佑,他俩就座时已经开始一会儿了,要不是舞台上罗大佑正在卖力的唱着,我真以为他溜下来了呢^_^

7:33,灯光灭掉,欢呼声起,隐隐约约看到舞台中间的圆屏幕处出现了一个人影(这个圆形屏幕真的是整个舞台设计的亮点,集神秘、冲击、悦目为一体)。灯光亮,鼓点起,大约是以“京城夜”旋律改编的一段配乐,后来据说是虾米“说书人”,反正我没听过,反正是揉在一起的一大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吧,这个开场还不错,气氛一下起来了。

第一首我能听的出旋律的歌是“暗恋”,出自88年“爱人同志”专辑;然后是“思念”,这歌前奏一起大多数人开始兴奋起来,跟着哼唱;接下来是俗的不能再俗的那首“恋曲90”,不喜欢。这三首歌创作的年代差不多,都属于他中后期的作品了,没太多感觉。这时还有很多人刚刚入场,周五晚上7:30对于北京人确实不算一个很合适的时间,如果上班的地方太远的话,很难保证按时赶过来,周六会好一点。我要不是在附近上班,也不能按时到。

接下来大佑第一次开口说话:演唱会现在正式开始。接着献出了第一张专辑的同名主打,也是这次演唱会的名字——“之乎者也”。这跟我的感觉差不多,之前那几首歌确实也就是个暖场的作用。

因为没怎么好好听过那张新专辑,所以新歌一概记不住名字,只是听着耳熟而已。应该是唱完“爱人同志”之后,演唱会进入了慢板阶段。短暂的更衣后,灯光重新亮起,舞台中间多了一架钢琴和一个白衣人(后来知道叫李泉,对这人不熟)。“乡愁四韵”听惯了木吉他版本,不是很接受钢琴版,在现场嘈杂的环境中想唱出那种凄凉思念的韵味也不容易,现在我想通了为什么大佑很少在现场唱“爱的箴言”,那也只适合枯灯寒室的自弹自唱吧——无论对面是否坐着自己喜欢的那位姑娘。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确实现场效果很棒,因为后来流传的最广的版本就是“青春舞曲”里的现场版而非“家”里的录音室版。整个演唱会过程中我经常用余光能看到后排的两个20岁左右的小姑娘,因为她们绝对是整个会场的异类,这首歌能让她俩跟着唱起来,当然还有接下来更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野百合也有春天”,都被无数人唱滥了。加上“东方之珠”,罗大佑把自己流传最广的商业味最浓的几首歌集中一起唱了出来,算第一个小高潮吧,不过肯定不是整场演唱会的精髓啦。

钢琴秀结束后是民歌秀。以“吾乡印象”(这个歌名让我想了半天,最终也没想起来,就知道是“家”里的第一首歌)开始,包括青春舞曲、船歌、青珂嫂,还有那位台湾卑南族女歌手。整体感觉很不错,多种乐器轮番上场,声像享受很值,民族化一直是大佑音乐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好听的一部分。

恋曲80的出场不是很亮,没有“青春舞曲”专辑中那么强烈的感觉,也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跟唱的人不多。其实这是很能代表他早期潇洒不羁曲风的一首代表作,不是说这首歌是当年北大草坪上茬琴的保留曲目吗?往往作为最后大家一起合唱的压轴曲,响彻云霄。昨天现场的气氛差太远了。最后大佑也没带大家一起“啦啦啦”。

接下来的段落我觉得比较平淡,几首新歌、“你的样子”、献给三毛的“追梦人”、本应该是最经典的“光阴的故事”,都没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基本就是完成任务般地唱完了。

接下来大佑说了好长一段话,其实昨天他好几段话都离不开“时代”、“我们共同度过”等等,有些重复,我也记不住原话了,不过猜到他应该唱“现象七十二变”了,这歌的现场效果应该很棒,尤其前奏萨克斯风一起,不由得观众不疯狂,这歌如果不唱就可惜了。果然,虽然歌词又长又不好记,但节奏感和旋律感让现场气氛高涨,然后就是整个晚上的最高潮了。。。

“鹿港小镇”是我听过的罗大佑自己演唱的第一首歌,也是他第一张专辑的第一首歌,对它的感情很难用语言所表达。所以在给新的博客起名时,我借用了这个既好听又寄托我感情的名字。果然,大佑没有让我失望,昨晚对这首歌的演绎甚至超过了原版,我是跟着从头唱到尾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的力度非一般靡靡之音能比的,我喜欢愤青罗大佑,小资罗大佑也可以接受,但受不了太圆滑太主旋律的罗大佑。最后的SOLO让人疯狂,配上现场灯光的快速切换,有种梦幻不知身处何处的感觉,摇头丸的感觉?我以为这时演唱会应该结束了,在最强音处嘎然而止最好,意犹未尽最好,从最高峰抛落最好。

但是,最后他还是来了一首“上升火焰”,应该是“京城夜”吧?原来的名字太让人遐思了,当年第一次听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当我从“鹿港小镇”的亢奋感觉平静下来后,突然发现演唱会结束了,着实晃了我一道,太不过瘾了。

许多性急的观众开始退场(之前就有一些人走了,大概都是拿赠票的吧?还是赶回去看超女?)但绝大部分观众还是站起来不愿离去,大声召唤大佑返场,大约5分钟之后,灯光又起,伴着全场的欢呼,大佑垮着吉他回到台上,一番言语最后落在了“孤儿”两字。果然是“亚细亚的孤儿”!这首他从来没有在现场唱过的歌,这首写给半个世纪前的台湾的歌曲,冲这首歌,今天晚上就没白来。相信时光倒退20年,这首歌绝对可以唱得让全体在场的中国人(不仅仅是台湾人)哭出声来,中华民族受过的屈辱是全体中国人的屈辱,但现在人们已经习惯歌舞升平了,已经很少有人跟自己过不去了,我们宁愿相信世界一片美好。

这首歌唱完,罗大佑摘下吉他,大踏步走向后台,任凭人们怎么呼唤,再也没有露面。当乐手开始收拾乐器,大喇叭传出请观众退场的声音,我们才走出大门,并在场外花20元购得“正版”“美丽岛”CD一张。

大佑的好歌太多,无论怎么编排总有遗憾,如果真的可以把新歌都剔除掉,加上“未来的主人翁”、“将进酒”、“爱的箴言”、“告别的年代”、“歌”,该有多么完美。

由于种种原因,远离罗大佑,远离曾经无比喜爱的那些老歌有很长时间了,昨晚又唤起了对那些美好往事、美好时光的回忆。工作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即使现在的工作也跟我另外一个爱好有关,但五彩的人生无论如何比单调的人生要好。感谢大佑,他果然经的住时间的考验(实际上昨晚大屏幕上的他比以前还要年轻,还要精神),他的歌果然能常常把人从低沉的情绪中拉出,意识到生活是这样有趣,这么多好东西值得去喜欢,去关注。

TOP

[转帖]加菲:是一股不能停止继续上升的火焰(闪亮的日子)

“嗒、嗒。。。。。。”时钟指针的漫步如踏在我的心上,辨不清对罗大佑出场的期待与“廉颇尚能饭否”的担忧,究竟孰轻孰重。舞台庄重而神秘,并不复杂的布局仿若隐含着层层叠叠的猜想。漫长的吉他前奏,简洁的和弦走向,却将猜想与企盼步步推向顶峰。随着那一声霹雳般划破天空、紧接着着地滚来的鼓声,瞬间席卷了全身,《上升火焰》轰然而起,铺天盖地,击碎我全副身心,又倏忽将我聚为一团卷入火中。于是,疑虑尽去,任自己眩晕着激狂着被熔化。

气势磅礴的开场,恰如烈火的激情,震心撼肺的低频,燃烧着陪伴我们多年的深挚曲词。有硬摇滚的单刀直入,有天命之年举重若轻的洒脱。恍惚间只觉得这个人不是罗大佑,竟是那以九个招式挥洒江湖的独孤求败。几至无敌,傲然独立,却又不会遗世独行,硬是用这千年练就的身躯继续试炼江湖的角角落落。剑既出鞘,饮血方归。锋芒不再了吗?硬是用更沙哑的嗓音呼喊着生养他的美丽的岛屿。初生牛犊吗?硬是在吟叹着青春小鸟的逝去时,透出多少看破世情的淡然,唇边甚至隐隐漾起微笑。

身在孔庙中,他喊过:欢迎大家打倒罗大佑。你尚未出招,他先发制人-----年轻人摇滚着嘻哈着电子着,可是他扯起反科技的大旗,却在如此声光绚烂的舞台上,挥起多种科技的武器,告诉你他比你还摇滚还电子还锐气逼人。他曾经不科技就影响了一个时代,而今那独孤九剑已蕴含千招万式,以彼之招还施彼身,告诉你万法归一只为勘透那化境的神髓。我不愿看到他谦虚,宁愿龌龊地把他想象为心口不一。他说这是一次冒险,我宁愿把这次演出看作一次叫板。

他越发老于江湖,用《现象七十二变》《鹿港小镇》结尾,令全场演出绝无冷场。《上升火焰》再度燃起时,我甚至恶毒地想,他就这样熔化了吧,这般“不能停止继续上升”下去,我却如何承载这份震撼?谁料想当我们潮涌上前,不断地“呼你一声唤你一声”终于令他返场时,他竟用《亚细亚的孤儿》把当年的悲天悯人化为祝福,祝愿我们远离悲伤的年代,去“共谐、共享、共和”。祝福化入抗议中,是五十一岁的男人成长的脚步。

他唱了我期盼已久的歌: 要不是有这一个你走过,我的人生将如何浅薄。

几大亮点

舞台设计、视频画面、灯光设计,一流! 巴奈的演唱几乎到了寓技巧于无技巧的境界。 伴唱、乐队身着类似裙子的裤子。 几乎所有编曲都有一些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几乎个个迷人。 大佑的状态越到后面越好,到了《现象七十二变》《鹿港小镇》时,几乎听不出疲态。 用《亚细亚的孤儿》返场。

TOP

[转帖]加菲:是一股不能停止继续上升的火焰(闪亮的日子)

“嗒、嗒。。。。。。”时钟指针的漫步如踏在我的心上,辨不清对罗大佑出场的期待与“廉颇尚能饭否”的担忧,究竟孰轻孰重。舞台庄重而神秘,并不复杂的布局仿若隐含着层层叠叠的猜想。漫长的吉他前奏,简洁的和弦走向,却将猜想与企盼步步推向顶峰。随着那一声霹雳般划破天空、紧接着着地滚来的鼓声,瞬间席卷了全身,《上升火焰》轰然而起,铺天盖地,击碎我全副身心,又倏忽将我聚为一团卷入火中。于是,疑虑尽去,任自己眩晕着激狂着被熔化。

气势磅礴的开场,恰如烈火的激情,震心撼肺的低频,燃烧着陪伴我们多年的深挚曲词。有硬摇滚的单刀直入,有天命之年举重若轻的洒脱。恍惚间只觉得这个人不是罗大佑,竟是那以九个招式挥洒江湖的独孤求败。几至无敌,傲然独立,却又不会遗世独行,硬是用这千年练就的身躯继续试炼江湖的角角落落。剑既出鞘,饮血方归。锋芒不再了吗?硬是用更沙哑的嗓音呼喊着生养他的美丽的岛屿。初生牛犊吗?硬是在吟叹着青春小鸟的逝去时,透出多少看破世情的淡然,唇边甚至隐隐漾起微笑。

身在孔庙中,他喊过:欢迎大家打倒罗大佑。你尚未出招,他先发制人-----年轻人摇滚着嘻哈着电子着,可是他扯起反科技的大旗,却在如此声光绚烂的舞台上,挥起多种科技的武器,告诉你他比你还摇滚还电子还锐气逼人。他曾经不科技就影响了一个时代,而今那独孤九剑已蕴含千招万式,以彼之招还施彼身,告诉你万法归一只为勘透那化境的神髓。我不愿看到他谦虚,宁愿龌龊地把他想象为心口不一。他说这是一次冒险,我宁愿把这次演出看作一次叫板。

他越发老于江湖,用《现象七十二变》《鹿港小镇》结尾,令全场演出绝无冷场。《上升火焰》再度燃起时,我甚至恶毒地想,他就这样熔化了吧,这般“不能停止继续上升”下去,我却如何承载这份震撼?谁料想当我们潮涌上前,不断地“呼你一声唤你一声”终于令他返场时,他竟用《亚细亚的孤儿》把当年的悲天悯人化为祝福,祝愿我们远离悲伤的年代,去“共谐、共享、共和”。祝福化入抗议中,是五十一岁的男人成长的脚步。

他唱了我期盼已久的歌: 要不是有这一个你走过,我的人生将如何浅薄。

几大亮点

舞台设计、视频画面、灯光设计,一流! 巴奈的演唱几乎到了寓技巧于无技巧的境界。 伴唱、乐队身着类似裙子的裤子。 几乎所有编曲都有一些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几乎个个迷人。 大佑的状态越到后面越好,到了《现象七十二变》《鹿港小镇》时,几乎听不出疲态。 用《亚细亚的孤儿》返场。

TOP

是不是那些拿赠票的人说的?

我总觉得赠票这东西对歌手是一种侮辱。

舞者的缘分是上台的拥抱总不是你人生伴侣

TOP

是不是那些拿赠票的人说的?

我总觉得赠票这东西对歌手是一种侮辱。

舞者的缘分是上台的拥抱总不是你人生伴侣

TOP

以下是引用dolphin在2005-8-26 23:55:27的发言:

心里早有准备,可是老罗从《爱人同志》开始就乱唱词了,我和旁边的GG只有无奈的相视而笑 老罗唱现场的经验还是不足,歌都唱完了才介绍乐手和致谢名单,那一段都没音乐了,有人就走了;好在我们坚定地站在山顶拍巴掌,可惜只换回来一首,当然这首《亚细亚的孤儿》唱得还对得起听众

要说应该感到害臊的,是最顶上坐的某些败类,从开始就不断有荧光棒往下扔,老是听见“下去吧”这种屁话

舞者的缘分是上台的拥抱总不是你人生伴侣

TOP

以下是引用dolphin在2005-8-26 23:55:27的发言:

心里早有准备,可是老罗从《爱人同志》开始就乱唱词了,我和旁边的GG只有无奈的相视而笑 老罗唱现场的经验还是不足,歌都唱完了才介绍乐手和致谢名单,那一段都没音乐了,有人就走了;好在我们坚定地站在山顶拍巴掌,可惜只换回来一首,当然这首《亚细亚的孤儿》唱得还对得起听众

要说应该感到害臊的,是最顶上坐的某些败类,从开始就不断有荧光棒往下扔,老是听见“下去吧”这种屁话

舞者的缘分是上台的拥抱总不是你人生伴侣

TOP

发新话题